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青楼曲八首 其二

青楼曲八首 其二

明代 胡应麟

粉面三千照玉台,期门南去是蓬莱。金鞭暮过张公子,一骑潜呼万乘来。

诗人胡应麟的古诗

履素使君邀集衙斋中嗣君出迓仅五龄风仪韶润而衣裳楚楚如老成人赋 ...

明代 胡应麟

径寸骊珠夜色悬,衣裳楚楚画堂前。抽毫异日兰台坐,会学盈川赋浑天。

子夜变歌

明代 胡应麟

期欢半夜来,忽复月光晓。九月芙蓉花,颜色讵长好。

游仙词十首 其一

明代 胡应麟

玉检金泥柱下藏,书成函谷暂徜徉。流沙一望三千里,遥跨青牛出大荒。

望湖亭亭午小酌空水明媚四山金碧倒浸澄波中芙蓉菡萏流芳吐艳杳然 ...

明代 胡应麟

众山合长堤,空水相映带。平湖漾明镜,秋色照眉黛。

中流赤栏起,亭亭列车盖。琉璃十万顷,倒浸画檐外。

凭虚望寥廓,心赏剧堪快。菡萏馀汀洲,芙蓉匝滩濑。

蛟龙伏空洞,鹳鹤摩远塞。鱼游迥自得,鸥行豁无碍。

美人期不至,岂乏沙棠载。吾将返若耶,夷光久相待。

夏日携尊大云山晚眺并寻白莲池诸迹

明代 胡应麟

落日壶觞兴未回,飘然蓝舆问崔嵬。飞樯夹汉双流下,画槛浮空万堞开。

岸草似留湘客怨,池莲能识谢公来。翩翩白帢俱年少,搦管谁当作赋才。

游仙词十首 其八

明代 胡应麟

缥缈飞梁驾赤城,漫劳司马问初平。金泥玉版长生籍,同向丹台列姓名。

采莲曲四首 其一

明代 胡应麟

采莲复采莲,摇荡木兰船。日暮湖头雨,罗裙色倍鲜。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 其十一 五丈原

明代 胡应麟

五丈原,驻三师。三代以还仅睹兹。滨渭杂耕军无私。

刍粮百万饶馀赀。中原克复功须斯。功须斯,定关洛。

灭魏斩睿枭懿殛。权混一,四海兴礼乐。

富贵曲十二首 其三

明代 胡应麟

腻玉搓成素颈,松云绾就乌丝。乍夜灵光赋就,人人高唱新词。

李本宁廉访以武侯庙八律见贻倚赋排律四首 其三

明代 胡应麟

抱膝南阳下,乾坤入啸吟。犁锄莘野重,畚插傅岩深。

大泽皇图创,中原帝胄临。万年扶汉谊,五月渡泸心。

羽扇驱风电,蒲轮挟雨霖。遗书穹峡外,藏甲故崖阴。

部伍年宁辑,酋豪入纵擒。南人惭数叛,北孽戒重侵。

六出先声壮,三言后虑谌。锦官祠柏在,黛色尚森森。

骢马驱

明代 胡应麟

骢马千金装,日夕过平康。寸心重衡岱,片诺回沧桑。

白屋笑原季,青云轻赵张。明朝砍文吏,竟夜赤丸光。

郭方伯以三诗见赠赋此奉答 其二 秋日张使君招饮湖上作

明代 胡应麟

绿杨红蓼半斜曛,锦缆牙旗荡瀫纹。水面楼台千刹绕,波心城郭万家分。

洞当灵隐偏藏雪,峰到飞来尽入云。无限画船秋色里,归途风雨湿罗裙。

大中丞万公伯修以出塞百咏湟中经略诸牍见贻卒业寄怀十六韵时万公 ...

明代 胡应麟

独坐中丞幕,雄飞国士场。双雕白羽箭,万骑绿沉枪。

筹筴金城擅,韬钤玉垒扬。举天依大树,略地到扶桑。

积甲阴山下,投鞭瀚海傍。受降来紫塞,归附半青羌。

属国赓酬丽,中军叙致详。邮筒驰百韵,竿牍报千章。

吐握追公旦,吹嘘接孟尝。词流倾陆谢,赋客聚班张。

玉屑霏盈坐,金钗俨作行。南楼谈未彻,北府宴频张。

筚篥驱前部,琵琶醉后堂。珠帘宵坠月,画戟昼凝霜。

相貌图高阁,勋庸勒太常。煌煌三锡命,铁券下明光。

婺七贤诗 其六 吴山长立夫

明代 胡应麟

金华本学薮,渊颖弥锵锵。潜心事大业,奋志游羲皇。

一命讵足荣,千秋在文章。鸱鸢亦奚事,腐鼠矜鸾凰。

安东平 其三

明代 胡应麟

我有绨袍,以遗故人。物薄意厚,贵称君身。

兰江竹枝词十二首 其十二

明代 胡应麟

城南回望告天台,衢婺悠悠二水来。清献前身为时出,萧然琴鹤在蓬莱。

富贵曲十二首 其十一

明代 胡应麟

凤辇晨游绮陌,羊车夕叩纱窗。长信宫中第一,昭阳殿里无双。

安东平 其五

明代 胡应麟

东平刘生,远持遗郎。愿得邀郎,早还故乡。

米南宫误恩帖歌

明代 胡应麟

张颠老死米颠出,好手中原斗狂逸。南唐宝石作研山,三十六峰舞寒碧。

低头拜石石不语,袍笏蹒跚笑儿女。一朝把换薛公鹤,泣向蟾蜍泪如雨。

兴来刷笔扫孤石,十万材官破坚阵。青城侠客挥剑锋,夜叉飞天云雾中。

宣尼常笑由也谚,颠也淋漓逞豪健。此帖数字亦怒张,儿驹泛驾不可当。

五百年来米颠子,绝倒当年颠长史,钟王节制安事此。

题画四首 其四 渔

明代 胡应麟

隔岸远山色,苍茫生暮愁。孤舟烟雨际,独占楚江秋。

胡应麟

胡应麟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59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