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渚山春暮,会顾丞茗舍,联句效小庾体

渚山春暮,会顾丞茗舍,联句效小庾体

唐代 皎然

谁是惜暮人,相携送春日。因君过茗舍,留客开兰室。 ——陆士修
湿苔滑行屐,柔草低藉瑟。鹊喜语成双,花狂落非一。 ——崔子向
烟浓山焙动,泉破水舂疾。莫抝挂瓢枝,会移阆书帙。 ——皎然
颇容樵与隐,岂闻禅兼律。栏竹不求疏,网藤从更密。 ——陆士修
池添逸少墨,园杂庄生漆。景晏枕犹欹,酒醒头懒栉。 ——崔子向
云教淡机虑,地可遗名实。应待御荈青,幽期踏芳出。 ——皎然

诗人皎然的古诗

与昂上人两字继合四句初字日

唐代 皎然

有一鸟雏,凌寒独宿。若逢云雨,两两相逐。

送薛逢之宣州谒废使(一作谒裴使君)

唐代 皎然

六月鹏尽化,鸿飞独冥冥。秋烽家不定,险路客频经。
牛渚何时到,渔船几处停。遥知咏史夜,谢守月中听。

赠乌程李明府伯宜、沈兵曹仲昌

唐代 皎然

水国苦凋瘵,东皋岂遗黍。云阴无尽时,日出常带雨。
昨夜阴溪涨,扁舟入檐庑。野人同鸟巢,暴客若蜂聚。
岁晏无斗粟,寄身欲何所。空羡鸾鹤姿,翩翩自轻举。

酬秦山人出山见呈

唐代 皎然

手携酒榼共书帏,回语长松我即归。
若是出山机已息,岭云何事背君飞。

酬元主簿子球别赠

唐代 皎然

故人方远适,访我陈别情。此夜偶禅室,一言了无生。
览君缄中宝,如搴清玉瑛。胡为蕴高价,岁晚徒营营。
辞秩贫且病,何人见艰贞。出无黄金橐,空歌白苎行。
威迟策驽马,独望故关树。渺渺千里心,春风起中路。
近闻新拜命,鸾凤犹栖棘。劝君寄一枝,且养冥冥翼。
甘泉多竹花,明年待君食。

杂言重送皇甫侍御曾

唐代 皎然

人独归,日将暮。孤帆带孤屿,远水连远树。
难作别时心,还看别时路。

赠乌程李明府伯宜沈兵曹仲昌

唐代 皎然

水国苦彫瘵,东皋岂遗黍。云阴无尽时,日出常带雨。

昨夜西溪涨,扁舟入檐庑。野人同鸟巢,暴客若蜂聚。

岁晏无斗粟,寄身欲何所。空羡鸾鹤姿,翩翩自轻举。

闻钟

唐代 皎然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声馀月树动,响尽霜天空。
永夜一禅子,泠然心境中。

送辨聪上人还广陵

唐代 皎然

莫学休公学远公,了心须与我心同。
隋家古柳数株在,看取人间万事空。

法华寺上方题江上人禅空

唐代 皎然

路入松声远更奇,山光水色共参差。
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梁朝老桂枝。

酬李司直纵诸公冬日游妙喜寺题照、昱二上人房…述

唐代 皎然

达贤贵贞隐,常惧迹不灭。遂与永公期,遗身坐林樾。
华轩何辚辚,为我到幽绝。心境寒草花,空门青山月。
潘生独不见,清景屡盈缺。林下常寂寥,人间自离别。
何时解轻佩,来税丘中辙。

奉酬陆使君见过,各赋院中一物,得江蓠

唐代 皎然

江蓠生古砌,花每落禅床。嘉客未采掇,空门自馨香。
名因诗目见,色对道心忘。不遇陆内史,谁知殊众芳。

晦日陪颜使君白蘋洲集

唐代 皎然

南朝分古郡,山水似湘东。堤月吴风在,湔裾楚客同。
桂寒初结旆,蘋小欲成丛。时晦佳游促,高歌听未终。

和李舍人使君纾题云明府道室

唐代 皎然

许令如今道姓云,曾经西岳事桐君。流霞手把应怜寿,
黄鹤心期拟作群。金箓时教弟子检,砂床不遣世人闻。
桂阳亦是神仙守,分别无嗟两地分。

重联句一首

唐代 皎然

清高素非宦侣,疏散从来道流。 ——皎然
今日还轻墨绶,知君意在沧洲。 ——皎然
浮云任从飘荡,寄隐也信沈浮。 ——崔逵
不似漳南地僻,道安为我淹留。 ——崔逵

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

唐代 皎然

沧洲误是真,萋萋忽盈视。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
飒然风至草不动,始悟丹青得如此。丹青变化不可寻,
翻空作有移人心。犹言雨色斜拂座,乍似水凉来入襟。
沧洲说近三湘口,谁知卷得在君手。披图拥褐临水时,
翛然不异沧洲叟。

九日同卢使君幼平吴兴郊外送李司仓赴选

唐代 皎然

重阳千骑出,送客为踟蹰。旷野多摇落,寒山满路隅。
晴空悬蒨旆,秋色起菱湖。几日登司会,扬才盛五都。

同裴录事楼上望

唐代 皎然

退食高楼上,湖山向晚晴。桐花落万井,月影出重城。
水竹凉风起,帘帏暑气清。萧萧独无事,因见莅人情。

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

唐代 皎然

门前岘山近,无路可登陟。徒爱岘山高,仰之常叹息。
不如松与桂,生在重岩侧。

赠柳喜得嵩山法门自号嵩山老(一作赠柳先生)

唐代 皎然

一见嵩山老,吾生恨太迟。问君年几许,曾出上皇时。
皎然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449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