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野池

野池

唐代 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王建野池译文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野外的池塘水满的已经连到河堤,菱花已经结了果实,蒲叶茂盛。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河口雨过天晴,风也停止了,蜻蜓上下翩飞,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王建野池注释

堤: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
菱花:菱的花。
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
川口:河口。

王建野池简析

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满溢 ,植物结果、繁茂的景象。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人王建的古诗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十亦尝隐庐山白鹿洞)

唐代 王建

曾住炉峰下,书堂对药台。斩新萝径合,依旧竹窗开。
砌水亲看决,池荷手自栽。五年方暂至,一宿又须回。
纵未长归得,犹胜不到来。君家白鹿洞,闻道亦生苔。

相和歌辞。采桑

唐代 王建

鸟鸣桑叶间,叶绿条复柔。攀看去手近,放下长长钩。
黄花盖野田,白马少年游。所念岂回顾,良人在高楼。

南涧

唐代 王建

野桂香满溪,石莎寒覆水。
爱此南涧头,终日潺湲里。

园果

唐代 王建

雨中梨果病,每树无数个。小儿出入看,一半鸟啄破。

伤邻家鹦鹉词

唐代 王建

东家小女不惜钱,买得鹦鹉独自怜。自从死却家中女,
无人更共鹦鹉语。十日不饮一滴浆,泪渍绿毛头似鼠。
舌关哑咽畜哀怨,开笼放飞离人眼。短声亦绝翠臆翻,
新墓崔嵬旧巢远。此禽有志女有灵,定为连理相并生。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观蛮妓

唐代 王建

欲说昭君敛翠蛾,清声委曲怨于歌。
谁家年少春风里,抛与金钱唱好多。

香印

唐代 王建

闲坐烧印香,满户松柏气。火尽转分明,青苔碑上字。

赠李愬仆射

唐代 王建

唐州将士死生同,尽逐双旌旧镇空。独破淮西功业大,
新旧陇右世家雄。知时每笑论兵法,识势还轻立战功。
次第各分茅土贵,殊勋并在一门中。

上阳宫

唐代 王建

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画阁红楼宫女笑,
玉处金管路人愁。幔城入涧橙花发,玉辇登山桂叶稠。
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

邯郸主人

唐代 王建

远客无主人,夜投邯郸市。飞蛾绕残烛,半夜人醉起。
垆边酒家女,遗我缃绮被。合成双凤花,宛转不相离。
纵令颜色改,勿遣合欢异。一念始为难,万金谁足贵。
门前长安道,去者如流水。晨风群鸟翔,裴回别离此。

华清宫前柳

唐代 王建

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
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

和裴相公道中赠别张相公

唐代 王建

云间双凤鸣,一去一归城。鞍马朝天色,封章恋阙情。
日临宫树高,烟盖沙草平。会当戎事息,联影绕池行。

水精

唐代 王建

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

戏酬卢秘书

唐代 王建

芸香阁里人,采摘御园春。取此和仙药,犹治老病身。

相和歌辞。饮马长来窟行

唐代 王建

长来窟,长来窟边多马骨。古来此地无井泉,
赖得秦家筑来卒。征人饮马愁不回,长来变作望乡堆。
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枕弓睡著待水生,
不见阴山在前阵。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华、若昭、若伦、若宪、若茵)

唐代 王建

五女誓终养,贞孝内自持。兔丝自萦纡,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亲傍,闲则读书诗。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
少年绝音华,贵绝父母词。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
行成闻四方,征诏环珮随。同时入皇宫,联影步玉墀。
乡中尚其风,重为修茅茨。圣朝有良史,将此为女师。

新开望山处

唐代 王建

新开望山处,今朝减病眠。应移千里道,犹自数峰偏。
故欲遮春巷,还来绕暮天。老夫行步弱,免到寺门前。

春意

唐代 王建

虽是杏园主,一株临古岐。从伤春意早,乞取旧开枝。

书赠旧浑二曹长

唐代 王建

二年同在华清下,入县门中最近邻。替饮觥筹知户小,
助成书屋见家贫。夜棋临散停分客,朝浴先回各送人。
僮仆使来传语熟,至今行酒校殷勤。
王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31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