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史八首 其六

咏史八首 其六

明代 胡应麟

伯夷饿空谷,务光沈清泠。汤武首征诛,白公徇其名。

嗟哉古贤达,举足罹天刑。茫茫大造间,遗迹若蟭螟。

升高望宇宙,摄衣御云軿。追随广成子,乘化入瑶京。

九州一抔土,何以劳我精。五岳一拳石,聊以栖吾形。

诗人胡应麟的古诗

白纻四时词四首 其一

明代 胡应麟

东园桃李争春阳,美人如花簇华堂。弯弓舞袖搴罗裳,沈香亭北春茫茫。

东风吹歌绕画梁,回眸一盼神飞扬,我醉欲眠黄金床。

少年行五首 其三

明代 胡应麟

五陵楼殿雪初消,玉勒翩翩意气骄。落日万家春草外,呼鹰遥过灞陵桥。

六公篇 其二 李观察献吉

明代 胡应麟

河洛钟人龙,图书倏辉映。文起八代衰,诗还四始盛。

坎壈虽当时,灵光独晚境。突兀空同颠,犹怀广成问。

秦笙曲

明代 胡应麟

呼卢一掷百万强,妖姬如花出咸阳,筝声嘹呖夜何长。

夜何长,管弦列,遏流云,弄华月。

长夏闭关散发高卧吟诵之暇时或焚香鼓琴殊有羲皇之适信笔六首 其 ...

明代 胡应麟

开卷小酬岁月,出门便畏风尘。十洲三岛游客,万壑千峰主人。

富贵曲十二首 其二

明代 胡应麟

妙舞谁同静婉,清歌莫辨娇娆。绮阁珠帘半捲,画堂银烛高烧。

横江词二首 其二

明代 胡应麟

扬子江头风色狂,白波如山五丈强。自是吴姬惯迎客,来来去去木兰航。

拟古二十首 其九

明代 胡应麟

灼灼芳树枝,敷荣一何早。绿条被繁英,初日何杲杲。

感此芳春时,采掇寄远道。馨香不终夕,零落随百草。

盛年处空闺,颜色为谁好。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 其八 天地

明代 胡应麟

维天维地,协尊并巨。嘏余一人,六合和豫。皇皇斋宫,穆与神通。

臣邻景从,肃肃雍雍。报圜丘兮祀后土。千童罗列讴且舞。

曳击笙镛鸣琳球。神如有知俨来游。大小诸秩,咸敬厥职。

整齐服章,骏奔翼翼。群公秉德,毋怠毋忽。大君恭默,式于列辟。

降天神兮下地祗。朱雀为驾苍龙旗。勾陈前导屏翳驰。

长剑幼艾纷陆离。流商刻羽歌咸池。神飙击毂河宿移。

箫韶九成凤来仪。皇人万寿登维祺。

富贵曲十二首 其三

明代 胡应麟

腻玉搓成素颈,松云绾就乌丝。乍夜灵光赋就,人人高唱新词。

题大隐园芭蕉二首 其二

明代 胡应麟

六翮何飞扬,含苞翳深树。朝来觅羽人,共跨青鸾去。

广三妇艳四首 其一

明代 胡应麟

大妇出姬姜,族望不可加。中妇出燕赵,容色鲜如花。

小妇出吴越,盈盈娇浣纱。丈人但安坐,四海方为家。

王长公两寄余书不值乍次公之江右始得之时公雅慕长生将以八月闭关 ...

明代 胡应麟

郢曲徒劳望海天,吴丝真愧玉堂传。频年客梦青绫外,一代神交白苧前。

大药蚤闻飞姹女,灵图曾否下真仙。西行莫谓秋期近,紫气关门日夜悬。

寓怀三韵七首 其六

明代 胡应麟

齐王本好瑟,东郭仍滥竽。与世苦枘凿,独处恒嗟吁。

九州不足居,何况五亩庐。

两头纤纤诗二首 其一

明代 胡应麟

两头纤纤少妇眉,半白半黑枰中棋。逼逼膊膊仓鼠驰,磊磊落落道傍梨。

拟古二十首 其一

明代 胡应麟

严霜结重阴,岁序忽已暮。念子当远游,抗手即行路。

路行常苦远,客归尝苦晚。浮云蔽关塞,白日不可挽。

昔为婚与姻,今为越与秦。落叶随飘风,飞鸿辞故群。

君心云难保,妾颜匪长好。登高望平原,四顾尽衰草。

相思无朝夕,沈忧令人老。愿为双车轮,随君万里道。

谒关忠义祠十八韵

明代 胡应麟

凛烈贞元气,时危属异人。河山留壮节,海岳降高真。

北陆扶皇胄,南阳协帝臣。从龙嘘赤伏,跃马践黄巾。

夏口单刀驻,荆门万甲巡。精忠馀报效,大义绝连姻。

画界龙权忌,迁都猾操颦。吴师魂半逝,魏卒阵全湮。

斧锧威屠德,艨

斋头春草和相国赵公

明代 胡应麟

径草积如裀,萧疏断俗尘。不随金谷艳,长占玉堂春。

绕砌青疑滴,当窗绿渐匀。霏霏烟色丽,烨烨露华新。

细雨留征旆,斜阳逐画轮。西堂偕梦弟,南陌伴携宾。

静对谈玄客,幽逢觅句人。荣枯凭乐育,生发荷陶甄。

太液皇仁布,平津相泽沦。为将庭卉意,九域播洪钧。

袁履善过访余报谒秋湘馆则先一日避暑入虎跑矣泚笔题此章芭蕉茎上 ...

明代 胡应麟

野外玄亭翳白茅,朱门犹带夕阳敲。寻僧何处开龙藏,避客经旬住虎跑。

掩径寒松飞雨集,当檐脩竹乱云交。从知叔夜疏狂甚,片刺无劳续解嘲。

寿阳乐

明代 胡应麟

妆楼百馀尺,寿阳开,白马从东来。

胡应麟

胡应麟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59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