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胡应麟
天际轻阴绕画楼,渌波俄涨大堤头。清秋漫忆乘查去,尽夜何妨秉烛游。
殿闭长生收月影,园荒独乐罢风流。无媒一睹嫦娥面,正为阳台雨色留。
寄吴门四子诗 其三 曹山人子念
曹生滑稽雄,自称子建后。须髯河朔豪,翰墨江左秀。
康伯惟令甥,杨恽实贤舅。为忆两琅琊,哀涕泫清昼。
乌栖曲五首 其三
锦幔银屏张五采,华堂宿雾笼香霭。此时心意两相怜,含娇顾影不自前。
王孙贞吉以手镌印章寄惠走笔奉谢
遥遥双玉佩,赠我意何勤。石鼓周王篆,金泥汉帝文。
蛟螭寒压雾,科斗暗藏云。万古岣嵝碣,何时一对君。
少年行五首 其四
甲第新开上苑边,满堂花色照婵娟。醉携如意阶前舞,七尺珊瑚碎画筵。
寓怀十二首 其二
崇兰处深谷,绿叶凌朝阳。回风一披拂,百里传芬芳。
惜哉丛林下,无人知国香。烨烨桃李树,托根歧路傍。
飞花落闺闼,弄影临华堂。讵以盛衰故,易此贞素常。
不见烨山老,食薇终首阳。
长夏闭关散发高卧吟诵之暇时或焚香鼓琴殊有羲皇之适信笔六首 其 ...
谁言名教乐地,懒著沐猴衣冠。午睡不知日落,晏起欲废朝餐。
艳曲十首 其九
宝帐连金屋,琼筵弄玉箫。娇娆花作髻,静宛柳为腰。
当歌小垂手,烂漫雪花飘。
石城乐四首 其一
欢居石城西,侬住石城东。何愁不相见,一夜秦淮风。
北院词八首 其四
珠帘不动控银钩,内苑春光入画楼。深夜月明弦管沸,露桃花下合梁州。
七夕夜女儿歌四首 其三
一年但一会,一夜一年周。犹胜侬儿郎,十载客巴州。
咏黄叶同区孝廉纯玄太史用孺作 其一
合浦飘仍远,长安落未终。千林俄失翠,一水间流红。
寂寞经秋雨,彷徨后夜风。迷蜂当观阁,伴蝶戏帘栊。
命薄侔隋苑,身轻异汉宫。骚人悲葺芰,赋客叹飞蓬。
桃杏凋元蚤,芙蓉发渐空。妒他篱下菊,增艳向梧桐。
石城乐四首 其四
携手登高台,台荒半野草。殷勤传语郎,莫忘石城好。
读曲歌四首 其一
窗前安石榴,花开正见汝。百舌枝上啼,含情不得语。
赠云涛祝生所狎美人也
翠袖拨箜篌,居邻八咏楼。云偷巫峡曙,涛占曲江秋。
经卷王姬诵,诗笺薛媛留。何妨祝融氏,同赴烂柯游。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 其九 日出入
日出入,旸谷扶桑间,一何迅且疾。百年若电光,四序如风飘。
祝融驱火轮,蓐收乘斗杓。羲和掣神鞭,玄冥扇狂飙。
安得驾六龙,游遨遍八极。长生不复死,永永天地毕。
中秋诸子雨集迟祝生不至赋以示嘲
咏史八首 其八
田巴辨稷下,缓颊摧千人。邹生馆碣石,五德何缤纷。
夸夫乐惊世,小人恒共群。谁明白马喻,徒擅雕龙勤。
岂若鲁连子,笑谈却秦军。成功不受赏,万乘如浮云。
富贵曲十二首 其十
骤见争如易别,相思入骨难禁。南陌花开并蒂,西陵草结同心。
两头纤纤诗二首 其二
两头纤纤麋鹿角,半白半黑檐前鹊。逼逼膊膊林鸦啄,磊磊落落荆山璞。
青楼曲八首 其六
指点平康宿暮鸦,妆台红粉簇明霞。曲江筵上诸先辈,跃马争寻阿润家。
胡应麟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590篇诗文
卫河阻风同张陈两生小饮作
懊憹歌二首 其一
题山房梅花帐
园中四时歌 其四 冬
舟中即景十首再呈永叔并寄李惟寅宋忠父二君 其九
别汪仲淹二首 其二
吴章两门士后先以新作至咸精进迥出余读之勖之以歌
两头纤纤诗二首 其一
又拟古八首 其三
拟古二十首 其八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 其十五 北征
自桐卢至新安杂咏十六首 其二 辛夷馆
赠霓裳十二首 其五
小园杏花烂漫与客携酒酌其下至醉
富贵曲十二首 其二
白纻四时词四首 其四
拔蒲
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 其三
又拟古八首 其六
阿子歌
家君北上半载不得问述怀
汉铙歌十八首 其十六 临高台
拟古二十首 其二
饭惟寅白雪山房话旧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 其七 维泰元
岩镇遇雨宿汪士能斋头檃括唐人绝句作续惆怅诗十二章
兰江竹枝词十二首 其十二
李本宁廉访以武侯庙八律见贻倚赋排律四首 其三
偃卧俞公临榻上戏题
六公篇 其六 李廉访于鳞
七夕夜女儿歌四首 其二
题唐山人莲叶舟二首 其一
别司马汪公八首 其五
八哀诗 其五 大司马西蜀张公佳胤
艳曲十首 其十
汉铙歌十八首 其七 巫山高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 其十一 天门
别司马汪公八首 其六
新估客乐二首 其一
塞上曲八首 其八
效阴铿安乐宫体十首 其十 神运峰
寓怀十二首 其九
侠客行六十四韵
华山畿
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 其七
寄吴门四子诗 其四 王茂才世周
六公篇 其四 徐博士昌谷
严陵晚泊
铜雀伎
五君咏 其三 张中丞助父
秋日泛舟钱塘观潮放歌
明下童
子夜变歌
后采莲曲二首 其二
余在娄江日孙齐之徐孟孺同日先后过访余以行迫不及报谢追忆二君辄 ...
汉铙歌十八首 其四 翁离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 其十 七闽
兰江竹枝词十二首 其十
又六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