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寒山三百编,言淡而有味。论心无隐情,警世多逆耳。
下士闻之嗔,上土读之喜。翻笑老闾丘,对面如千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七
祖师妙诀,头头漏泄。众生日用不知,只管强生分别。
岂不见灵云陌上桃花,赵州指出庭前柏。别别,正似红炉一点雪。
送庆善圭和尚
道人门冷如秋色,竟日曾无俗驾来。近为耽诗成癖好,寒窗夜作老猿哀。
送暹禅者出京
毕竟归山是胜游,道人阅世本无求。小舟东下轻如叶,回首红尘一笑休。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八
夜来看上元,一觉到天晓。纸被暖如春,被底呵呵笑。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二
日暖旌旗壮凤城,圣君勤俭古风清。宝刀不染匈奴血,四海从今自太平。
闻平江焚爇
阿呵呵了阿呵呵,聚落都如蝼蚁窠。一弄火销无影迹,几人于此悟南柯。
拟寒山寺 其八十七
因果如影响,毫发无差错。啖炙僧肠穿,指熊樵臂落。
兽面心有仁,人面心有恶。天地终不容,立见身消烁。
拟寒山寺 其九十八
浮生七十岁,二万五千日。睡眠与疾病,光阴强半失。
火急便回头,寸阴诚可惜。嗟吁世人人,班白犹放逸。
枯髅酒色财气颂 其三
生前财货因贪得,死后形骸被物拘。毕竟一文将不去,被人骂作守钱奴。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三
虎穴门前曾宴坐,龙床角畔去谈禅。睹人莫苦生离思,风月从来共一天。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
瞿昙学道时,菩提树下坐。忽尔见明星,漆桶便打破。
才打破始信,从前灯是火。今人学道不悟道,义路推寻外边讨。
更说从来无悟迷,大似团圞吞却枣。
金大翁求偈
礼拜烧香新活计,行船种橘旧家风。欲知自己弥陀佛,便是亢山金大翁。
颂古三十首 其十一
阿谁踏著雪峰踪,三世诸佛火燄中。赖有云门相暖热,火屋吹得满堂红。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一
溪头杨柳未堪折,岭上寒梅已过时。欲赠行人无所有,为君拈出岁寒枝。
示小师行脚
古人只蓄两枚针,夏葛冬裘逐旋寻。汝辈盛年脚力健,好携复子历丛林。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七
赵州庭前柏,何似门外柳。大尽三十日,小尽二十九。
更问事如何,合却□生口。
颂古三十首 其十七
一人会上竿,一人会穿井。伎俩虽不同,总是一般病。
若人识得这般病,衲僧鼻孔都穿尽。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 其一
未见虚空解讲经,个中切忌计工程。蒲团七个坐不破,岂可等闲明死生。
拟寒山寺 其九十一
蚕忙贪作茧,蜂忙贪候蜜。茧成自己寒,蜜就别人食。
世上忧家翁,辛苦无暂息。也似二虫痴,于身无所得。
三四小孩儿,争拈百草嬉。怀中有梨栗,衣上污尘泥。
也似年高者,贪迷声色时。世间无老少,总是一般痴。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二
心猿易纵安教纵,意马难调亦要调。到老情尘扫不尽,出家四事恐难消。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圆照法空禅师
拟寒山寺 其九十五
拟寒山寺 其四十五
示师勤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五
拟寒山寺 其四十二
省缘 其四
睡起戏题
拟寒山寺 其一二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五
和规和尚 其四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六
入定观音
洞庭十二偈 其三
法照大师求偈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二
和信和尚 其二
拟寒山寺 其四十六
拟寒山寺 其一○五
拟寒山寺 其一○四
拟寒山寺 其一四四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八
偈二首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
洞庭十二偈 其十一
省缘 其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
拟寒山寺 其一一五
题杭州西湖可堂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五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
拟寒山寺 其七十三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十
示纯禅者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五
拟寒山寺 其一三四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 其二
退步 其十二
上元升座偈
题孙主簿真庆阁
瞋
和尧峰泉老 宝云井
示敏禅者
拟寒山寺 其二十六
拟寒山寺 其二十
偈三首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三
拟寒山寺 其一三八
示皎禅者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