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世事不中回首看,湖山他日为吾来。草衣木食相陪过,肯把柴门取次开。
拟寒山寺 其一四五
傅大士种瓜,瓜熟人偷窃。以篮热园中,与偷便提挈。
偷儿感此情,再拜心服悦。无争与莫争,尽向慈门摄。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二
隈岩傍水养衰残,不谓虚名落世间。到此更无回避处,只应笑倒石公山。
颂古三十首 其十七
一人会上竿,一人会穿井。伎俩虽不同,总是一般病。
若人识得这般病,衲僧鼻孔都穿尽。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七
宵灯烛斗荧煌,车马纵横彻晓忙。倒底不知灯是火,区区几个解回光。
入定观音
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为彼散乱人,故现如是相。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四
牵率归来口懒开,婆娑重陟旧猊台。孤云本是无心物,又被东风拘管来。
送庆善圭和尚
道人门冷如秋色,竟日曾无俗驾来。近为耽诗成癖好,寒窗夜作老猿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四
寒山痴里放奸,布袋闹中打鬨。众生业识茫茫,几个眼睛定动。
要知祖师妙门,毕竟不离日用。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慈受和尚自赞
因风便作海门居,钓尽波澜未见鱼。水冷云寒归未得,笑看新月上珊瑚。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
有问有答周遮,无言无说话堕。直饶顽石点头,争似归堂向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四
三年住此空花相,今日归欤水月同。去住不须论彼此,人生万事转头空。
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成就梦中佛事。
拟寒山寺 其十二
渔者不能猎,猎者不能渔。贵人钱为网,水陆皆可图。
畜生肉尝遍,诸佛心转疏。黄泉途路滑,失脚恐难扶。
答天宁讷和尚
老来多睡胜春蚕,五蕴山头卓个庵。随分饥餐渴饮过,不知何地见同参。
示小师行脚
古人只蓄两枚针,夏葛冬裘逐旋寻。汝辈盛年脚力健,好携复子历丛林。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六
出家不断荤和酒,枉在伽蓝地上行。到老心田如未净,菩提种草亦难生。
洞庭十二偈 其十二
夜半子,纸帐松床睡方美。翻身不觉念劳生,几个不遭心识使。
拟寒山寺 其六十一
前世食肉多,今报疾病苦。针艾遍支体,呻吟彻朝暮。
变医虽有术,夙业岂能去。愿君祈忏摩,刳心听佛语。
和尧峰泉老 多境岩
聊向苍藤挂六镮,满前嘉致属幽闲。双眸净洗看无厌,欲结遮头草一间。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二
主人公诺听我道,贪名逐利何时了。争如识取自家珍,灵光灼灼无边表。
拟寒山寺 其一一○
人如食檗虫,通身总是苦。吃苦尚不休,抵死钻头做。
古人知此味,念念求退步。乐道山林间,荣枯谁管汝。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拟寒山寺 其三十
拟寒山寺 其二
题孙主簿真庆阁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
送印禅者
寄国清光长老兼示诸衲子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七
拟寒山寺 其一一七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一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十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一
示小师法照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三
拟寒山寺 其五十三
拟寒山寺 其十五
退步 其五
拟寒山寺 其八十四
和尧峰泉老 妙高峰
退步 其九
答高道人二首 其二
和尧峰泉老 宝云井
拟寒山寺 其三十三
诫杀偈十首
升堂颂古二十二首 其十二
示纯禅者
吴保义求偈
拟寒山寺 其三十一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六
退步 其十一
拟寒山寺 其六十五
拟寒山寺 其五
道智更衣参学求偈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九十
拟寒山寺 其八十七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
拟寒山寺 其一四三
乞退慧林寄佛果禅师
洞庭十二偈 其九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佛印禅师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二十
前往焦山历代尊宿真赞 珍禅师
家中四威仪 其一
李都事求偈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三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二
枯髅酒色财气颂 其一
拟寒山寺 其一○八
章学士避地毛公山号隐泉居士因相约作庐山饭携偈赴之
省缘 其四
拟寒山寺 其四十五
拟寒山寺 其七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六
行者下火
示高维那兼简宝华鉴和尚初出世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五
拟寒山寺 其三十二
手植小松
拟寒山寺 其一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