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卜算子·薄宦各东西

卜算子·薄宦各东西

宋代 黄公度

薄宦各东西,往事随风雨。先自离歌不忍闻,又何况,春将暮。
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鸿去。君向潇湘我向秦,后会知何处。

黄公度卜算子·薄宦各东西译文

薄宦各东西,往事随风雨。先自离歌不忍闻,又何况,春将暮。
为了这个小官,兄弟们不得不各奔东西。知烟的往事随着岁月的风雨渐渐逝去,别的歌曲已经不忍再听,何况又遇上百花猾谢的暮春天气?
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鸿去。君向潇湘我向秦,后会知何处。
愁情啊,就像纷纷凋零的落花那样多。兄弟们啊,就要追随着鸿雁远去。您向南方霉向覃北就要出发,谁知以后相会在哪里?

黄公度卜算子·薄宦各东西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薄宦(huàn):谓官职卑微,仕途不甚得意。
征鸿:远行的大雁。
潇湘:即潇水和湘水,均在湖南境内。这里是代指湖南一带。
秦:今陕西一带。

黄公度卜算子·薄宦各东西创作背景

  词人于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举进士第一,其弟黄童亦以同榜乙科及第。兄弟同时释褐,本来是喜事,但入仕后便身不由己,即将各奔前程,再不能相濡以沫、鸡窗共晓了,因而词人感到心情沮丧,便写下这首词。创作背景

黄公度卜算子·薄宦各东西赏析

  上片以“薄宦各东西”句开篇,交代了兄弟分离的情况。“薄宦”在这里非谦词,更多的是一种解嘲。朝廷软弱无力,官职空有其名。纵有鸿鹄之志,终也壮志难酬。自己宏图难展,只有“薄宦”小衔而已,虚幻如烟。“各东西”表示他们虽满腹不平,却也要为官出世,颠沛辗转,远行天际。这次分别,他们从此天各一方,纵使亲情再深,也徒有念牵而已。“往事随风雨”句写得比较隐晦,大有往事堪哀不可回首之意。“往事”既有他们相处的时光,更包含他们宦海沉浮的遭际以及北宋倾覆、南宋偏安的全部心酸历史。无论如何,这些都已随雨打风吹去,现实依旧如此。“先自离歌不忍闻”承接黄童的“别泪多于雨”一句而来,季弟的和章写得荡气回肠,直入词人心扉。其中有分别的泪水,有肺腑“四十秋”的情深,有西出阳关的凄凉,有处处思兄的伤心。如此离歌,难怪词人不忍再听。词人与从弟分别却这般凄怆,毫无男子的爽朗、豪迈是时代给他们内心划下的伤痕。身逢乱世,太多坎坷,他们所有的不满、所有的怨怼都无可排遣,只有两兄弟心有灵犀,倾吐高山流水之音,任世事变迁,有兄弟的鼓励安慰就是仅剩的温存。而现在连这亲情之梦部归于破碎,心中所剩的也只有伤感悲愤了。从此以往,他们只能独自承担生活的压抑,怨受着时间无情的流逝。“又何况,春将暮。”再次给这凄楚的氛围平添伤感的色彩。
  下片承春暮而抒离愁。”愁共落花多”一语双关,既是分离的忧愁,又是人生的困顿。无论哪般,都已是郁结绵长,比落红还要多几分。“人逐征鸿去”,在孤单中渐行渐远,唯余词人一人承受着悲凉,生发“君向潇湘我向秦,后会知何处”的感喟。这句化用了唐代诗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的“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句,“潇湘”在南方,而秦属北地。这犹言兄弟南北分离,天地相隔,再相会不知其期。全词在低婉徘徊中收笔,其中浓浓的愁思依旧飘摇不断。
  这首词不同于一般送别词之写景抒情,而以情带景,景物全是由离愁引出,又为离愁所包容。词人以浑厚的笔力将手足之情和分离之谊刻画得深沉、浓重,其字里行间也镌刻上时代的痕迹。既是送别的离曲,也是乱世的挽歌。全词抒情真率深切,笔力也清劲挺拔,语言质朴,格凋幽婉。

诗人黄公度的古诗

挽张直讲圣行二首 其一

宋代 黄公度

末学知归㝢,先生有典刑。家贫甘半菽,身后只群经。

尊俎言犹在,琼瑰梦已灵。林宗负全节,无愧冢中铭。

和余子美 其二

宋代 黄公度

黉堂归去葛衣轻,怪底形容太瘦生。抖擞悭囊偿酒债,安排崄韵老诗盟。

妖韶梅老自馀态,滋味韩休薄大羹。强策驽骀追逸驾,不堪才力但平平。

赠弟稚圭别

宋代 黄公度

行色动高盖,题诗寄短笺。
离亭春草外,吉水暮云边。
鵰鹗抟霜翅,骅骝受玉鞭。
槐黄须努力,好语及秋天。

次韵余子侯游石泉

宋代 黄公度

竹杖棕鞋意自便,藓墙莎径色相鲜。平畴涨麦云连海,绝壁蟠松盖倚天。

竟日虎岩延眺瞩,何时蟹井费攀缘。归来幽独不成寝,山月侵廊钟韵圆。

宿齐云寺

宋代 黄公度

行李秋将老,停鞭日已西。
深村见人少,孤寺与云齐。
试问沾微禄,何如返故栖。
鸡鸣不成寝,乘月下清溪。

黄宪生朝三首 其二

宋代 黄公度

经术贤关望,吁谟帝席前。词场声掷地,宪府力回天。

金鉴风流在,炎陬雨露偏。慇勤理归揖,早觐日华边。

谢傅参议彦济

宋代 黄公度

北方九月霜,宾盘无生菜。岭南信地暖,穷冬竹萌卖。

君念庾郎贫,茧栗供庖宰。中有岁寒姿,真时久不坏。

前身渭川侯,千亩偿宿债。珍可配天花,贱不数石芥。

早薤与晚菘,奴仆望宾介。文园酒渴馀,想不厌姑嘬。

预恐吹作竹,明日东风噫。急须驱儿童,倾筐携采采。

方帅务德生朝三首

宋代 黄公度

一别帝城今几秋,忧时不复为身谋。
枌榆故国三千里,桃李新阴冲十州。
谈笑折冲无鼠辈,平生推毂尽清流。
急面整顿乾坤了,鸣玉槐庭要黑头。

白沙夜闻滩声

宋代 黄公度

错认松风万壑传,又如急雨碎池莲。青灯孤馆元无寐,况复溪声到枕边。

眼儿媚·一枝雪里冷光浮

宋代 黄公度

一枝雪里冷光浮。空自许清流。如今憔悴,蛮烟瘴雨,谁肯寻搜。昔年曾共孤芳醉,争插玉钗头。天涯幸有,惜花人在,杯酒相酬。

题大盈驿壁

宋代 黄公度

西风落莫空馆,暮色迷蒙远恋。
家近不妨酒尽,夜寒陡怯衣单。

暮春山间

宋代 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鸟影度寒塘

宋代 黄公度

秋色满潇湘,天寒玄鸟忙。
数声离叠嶂,片影度横塘。
风翮抟寥廊,烟踪入渺茫。
乍随萍荇没,还共水云长。
冷浸千寻碧,斜侵两岸霜。
凝眸西塞远,疏点带残阳。

挽方宋贤四绝

宋代 黄公度

少年挟策上皇都,晚岁论功向石渠。
犹忆微才在天禄,铅丹曾为校遗书。

南来苦热戏作二首

宋代 黄公度

农夫烈日夏畦耕,仙家九转丹灶成。
阿奴投烛婢翻羹,飞蛾赴焰鸡遭烹。
汤为池兮火为城,未如三伏南州行。

会同年共乐台

宋代 黄公度

兰省三千士,莆阳十五人。
此时乡曲会,异日庙堂身。
名塞乾坤隘,恩沾雨露新。
天边三雁远,回首独凝神。

送余子美归淮上

宋代 黄公度

怪底穷途遭白眼,依然别酒对青春。
百年甘旨为贫计,千里羁栖有故人。
道在不妨轻去鲁,功成他日会归秦。
江淮若遇南飞翼,尺素无忘东海滨。

洪景卢赋素馨有遐陬不遇赏拔之叹戏作反之

宋代 黄公度

不入东风桃李群,结恨远在瘴江濆。
眼看南国添春色,天遣馀波疑宝薰。
淡泊直疑梅失素,清幽欲与蕙争芬。
上林托足虽无地,犹有香名万里闻。

陪实之登姜峰绝顶镌石

宋代 黄公度

抱琴历高峰,拂石就晚阴。
空山对摇落,怀哉千古心。

早发延福道间偶作录呈

宋代 黄公度

夜宿姜峰寺,晓投刘店村。
秋光随杖屦,逸兴满郊原。
短句时时得,何人细细论。
凤凰山下约,回首欲飞翻。
黄公度

黄公度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19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