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扇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扇

宋代 黄庭坚

团扇如明月,动摇微风兴。
屏去坐上热,袪逐盘中蝇。
有用何提挈,无心分爱憎。
炎炎虽可贵,弃置奈寒冰。

诗人黄庭坚的古诗

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

宋代 黄庭坚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後山。

戏赠米元章二首

宋代 黄庭坚

万里风帆水著天,麝煤鼠尾过年年。
沧江静夜虹贯月,定是米家书画船。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宋代 黄庭坚

司马丞相昔登庸,诏用元老超群公。
杨绾当朝天下喜,断碑零落卧秋风。

补陀岩颂

宋代 黄庭坚

脩罗身量等须弥,入藕丝孔逃追北。补陀岩下不战人,八万魔军皆解甲。

赠刘静翁颂四首 其四

宋代 黄庭坚

净名庞老总垂须,君幸元无免破除。心若出家身若住,何须更觅剃头书。

和蒲泰亨四首

宋代 黄庭坚

东坡海上无消息,想见惊帆出浪花。
三十年来世三变,几人能不变鹑蛙。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石枕

宋代 黄庭坚

沈埋寒泉骨,成器世乃重。
贤於曲肱乐,辗转不倾动。
六月尘埃闲。
头为涔涔痛。
一卧洗烦劳,华胥直通梦。

隐梅福处

宋代 黄庭坚

吴门不作南昌尉,上疏归来朝市空。
笑拂岩花问尘世,故人子是国师公。

洞仙歌 其二 茶

宋代 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动。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心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题归去来图二首

宋代 黄庭坚

人间处处犹崔子,岂忍更令三径荒。
谁与老翁同避世,桃花源里捕鱼郎。

题子瞻墨竹

宋代 黄庭坚

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斲轮。

鹊桥仙(席上赋七夕)

宋代 黄庭坚

朱楼彩舫,浮瓜沈李,报答风光有处。一年尊酒暂时同,别泪作、人间晓雨。
鸳鸯机综,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騃女。

薄薄酒二章

宋代 黄庭坚

薄酒可与忘忧,丑妇可与白头。
徐行不必驷马,称身不必狐裘。
无祸不必受福,甘餐不必食肉。
富贵于我如浮云,小者谴诃大戮辱。
一身畏首复畏尾,门多宾客饱僮仆。
美物必甚恶,厚味生五兵。
匹夫怀璧死,百鬼瞰高明。
丑妇千秋万岁同室,万金良药不如无疾。
薄酒一谈一笑胜茶,万里封侯不如还家。

清凉国师真赞

宋代 黄庭坚

宝月清凉,寂照法界。
以沙门相,藏世间解。
谷响入耳,性不可为。
青莲出水,深不可窥。
万象纷披,花开古锦。
启迫群氓,与甘露饮。
哲人去矣,资何所参。
即事之理,塔锁终南。

次韵叔父圣谟咏莺迁谷

宋代 黄庭坚

鸦舅颇强聒,仆姑常勃溪。
黄鸟怀好音,秋菊染春衣。
嘤嘤求朋友,忧患同一枝。
提壶要酤我,杜宇赋式微。
黄鸟在幽谷,韬光养羽仪。
晴风曜桃李,言语自知时。
先生丘中隐,乔木见雄雌。
引子迁绿阴,相戒防祸机。
李杜死刀锯,陈张怨弃遗。
不如听黄鸟,永昼客争棋。

再次韵四首

宋代 黄庭坚

隆儒殿阁对横经,咫尺清都雨露零。
见说文星环北极,人间无路仰天庭。

河舟晚饮呈陈说道

宋代 黄庭坚

西风脱叶静林柯,浅水扁舟阁半河。
落日游鱼穿镜面,中秋明月涨金波。
由来白发生无种,岂似青山保不磨。
胜事只愁樽酒尽,莫言争奈醉人何。

宿黄山

宋代 黄庭坚

平时游此每雍容,掩袂今来对晚风。
白首同归人不见,黄山依旧月明中。

喜知命弟自青原归

宋代 黄庭坚

为吏困米盐,曲肱梦灵泉。
谅非调鼎手,正觉荷锄便。
在公虽勤苦,归喜叔山禅。
去我忽数日,草虫傍床煎。
屋角鸟乌乐,行舆响担肩。
包解分柿栗,儿女闹樽前。
白紵绕祖塔,香携青原烟。
玄珠一百八,夜纫湘缕穿。
高林风落子,老僧选霜坚。
袖中出新诗,山水含碧鲜。
五言吾老矣,佳句付惠连。

赋陈季张北轩杏花

宋代 黄庭坚

青春不拣势薄厚,春到人家尽花柳。
杏园主人殊未来,岂谓一枝先入手。
天晴日暖笼紫烟,镜里红妆犹带酒。
江梅已尽桃李迟,此时此花即吾友。
栏边渐满枝上空,叹息踌躇为之久。
荣衰何异人一生,少壮蹔时成老丑。
狂痴未解惜光阴,不饮十人常八九。
岂如大醉升糟邱,太古乾坤随处有。
更当种子如董仙,抟米谁能问升斗。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92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