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叔父圣谟咏莺迁谷

次韵叔父圣谟咏莺迁谷

宋代 黄庭坚

鸦舅颇强聒,仆姑常勃溪。
黄鸟怀好音,秋菊染春衣。
嘤嘤求朋友,忧患同一枝。
提壶要酤我,杜宇赋式微。
黄鸟在幽谷,韬光养羽仪。
晴风曜桃李,言语自知时。
先生丘中隐,乔木见雄雌。
引子迁绿阴,相戒防祸机。
李杜死刀锯,陈张怨弃遗。
不如听黄鸟,永昼客争棋。

诗人黄庭坚的古诗

洞仙歌 其二 茶

宋代 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动。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心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谢郑闳中惠高丽画扇二首

宋代 黄庭坚

会稽内史三韩扇,分送黄门画省中。
海外人烟来眼界,全胜博物注鱼虫。

和答王世弼

宋代 黄庭坚

文章年少气如虹,肯爱闲曹一秃翁。
弦上深知流水意,鼻端不怯运斤风。
燕堂淡薄无歌舞,鲑菜清贫只韭葱。
惭愧伯鸾留步履,好贤应与孟光同。

奉同子瞻韵寄定国

宋代 黄庭坚

风云开古镜,淮海熨冰纨。
王孙醉短舞,罗袜步微澜。
老骥心虽在,白鸥盟已寒。
斯人气金玉,视世一鼠肝。
南归脱虫蛊,入对随孔鸾。
忽以口语去,鼓船下惊湍。
收身薄冰释,置枕泰山安。
后土花药丽,海门天水宽。
伐木思我友,知人良独难。
遥怜须鬓绿,犹复耐悲欢。

和朱宏夫真妄颂

宋代 黄庭坚

须弥说法大海听,南箕吹折北斗柄。
蟭螟千眼照世间,保君通达真妄竟。

读书呈几复二首

宋代 黄庭坚

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
不随当世师章句,颇识扬雄善读书。

次韵宋懋宗僦居甘泉坊雪後书怀

宋代 黄庭坚

汉家太史宋公孙,漫逐班行谒帝阍。
燕颔封侯空有相,蛾眉倾国自难昏。
家徒四壁书侵坐,马瘦三山叶拥门。
安得风帆随雪水,江南石上对洼尊。

好事近(橄榄)

宋代 黄庭坚

潇洒荐冰盘,满坐暗惊香集。久后一般风味,问几人知得。
画堂饮散已归来,清润转更惜。留取酒醒时候,助茗瓯春色。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蕲蕈

宋代 黄庭坚

吾家笛竹簟,旧物最所惜。
当年楚山秋,林下千金得。
寒光不染著,敻与尘泥隔。
落日照江波,依稀比颜色。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宋代 黄庭坚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一见桃花参学了。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看花特地重年少。今后水云人欲晓。非玄妙,灵云合被桃花笑。

和知命招晁道夫叔侄

宋代 黄庭坚

过我诸公子,寂寥非世娱。
茶须亲碾试,酒可倩行沽。
日永乌皮几,窗寒竹火炉。
不来寻翰墨,僮仆解吴歈。

读书呈几复二首 其一

宋代 黄庭坚

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不随当世师章句,颇识扬雄善读书。

戏答陈季常寄黄州山中连理松枝二首

宋代 黄庭坚

老松连枝亦偶然,红紫事退独参天。
金沙滩头锁子骨,不妨随俗暂婵娟。

赠刘静翁颂四首

宋代 黄庭坚

万缘空处真如佛,八面风中不动尊。
困便横眠饥吃饭,十方无壁又无门。

竹下把酒

宋代 黄庭坚

竹下倾春酒,愁阴为我开。
不知临水语,更得几回来。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宋代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酒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上大蒙笼

宋代 黄庭坚

黄雾冥冥小石门,苔衣草路无人迹。
苦竹参天大石门,虎迒兔蹊聊倚息。
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
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
向来陆梁嫚官府,试呼使前问其故。
衣冠汉仪民父子,吏曹扰之至如此。
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
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听驱使。

学许氏说文赠诸弟

宋代 黄庭坚

六书章句苦支离,非复黄神太古时。
鸟迹虫纹皆有法,犹胜双陆伴儿嬉。

减字木兰花 其八

宋代 黄庭坚

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

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

和师厚接花

宋代 黄庭坚

妙手从心得,接花如有神。
根株穰下土,颜色洛阳春。
雍也本犁子,仲由元鄙人。
升堂与入室,只在一挥斤。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92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