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宪使蔡公督晋学政十二解 其十

送宪使蔡公督晋学政十二解 其十

明代 皇甫汸

今之使者,怙势作威。民不见德,惟辟是贻。罹以密网,搆以厉阶。

公听惟平,和易以绥。

诗人皇甫汸的古诗

赠汪子

明代 皇甫汸

世事勿复说,与君聊自宽。感时萧序改,行路太行难。

明月流杯畅,清风拂剑寒。并州何处是,且当故乡看。

郡守金城见访时方治水

明代 皇甫汸

自怜汉省为郎久,一谢云霄托薜萝。散帙林中惟有卧,高轩门外枉相过。

西台揽辔清风在,南郡承麾惠政多。早晚白公堤已就,伫听民唱两岐歌。

壮歌行

明代 皇甫汸

君不见男儿生年二十好任侠,落魄何曾问家业。

暂从丧舍给吹箫,肯向侯门坐弹铗。相逢寒士解金装,悲歌同醉酒垆傍。

上蔡总为牵犬地,平津俱是斗鸡场。一朝折节诵诗书,三冬已足五车馀。

落笔言词妙天下,拔剑义气薄云衢。岁中超致大夫位,才高奈取公卿忌。

报主宁须顾一身,使我但不登三事。世情翻覆有波澜,崎岖蜀道未云难。

谗言兴处憎蝇口,峻法持来笑豸冠。误染凝脂身遂枉,徒抱忧心谁为谅。

摺溺犹可干秦君,髡钳却是中郎将。自古成功四序迁,讵知倚伏有时旋。

仲文枯树非全死,长孺寒灰亦复燃。可怜祸福递相因,堪嗟贫贱不相亲。

安用先衔灞陵尉,祇应长谢翟门人。

春江雪泛柬陈广文

明代 皇甫汸

春日江头雪作花,片帆乘雪下东嘉。云深不辨袁安宅,独拥寒衾到日斜。

甘泉先生宴别席上赋三首 其三

明代 皇甫汸

晤言聊一室,寻役顿千里。缅违梁木仰,况谢蓬麻起。

击筑兴长谣,临觞热双耳。匪嗟行路难,寔感年华驶。

树勋幸及时,息学恐虚此。无由慰孔说,何以徵孟喜。

金雘戒遐心,琼枝葆令美。作颂几永怀,敢告同门子。

闰七夕病中作

明代 皇甫汸

花烛人间卜夜难,香车天上结重欢。嗟余抱病移单枕,非爱双星欲卧看。

感事三首同子约作 其三

明代 皇甫汸

妨贤应取咎,履满竟成灾。书上批鳞切,辞陈舐犊哀。

瘴烟蒙万里,风采动三台。独惜平津馆,他时但草莱。

同郑子慈仁寺雨中登阁

明代 皇甫汸

宝阁莲扶出上方,雨台烟径晚苍苍。云霄步识争梯健,海岳怀披倚槛凉。

妆镜凤楼伤异代,戏湖龙舸忆先皇。回檐忽射千门霁,净对西山醉不妨。

议狱诗 其十

明代 皇甫汸

嗣君遘阳九,艳妻煽方处。商辛惨炮烙,旷世绳其武。

丕丕李唐祚,不绝亦如缕。火原伊向迩,持平藉徐杜。

区区麟趾格,何以饬斯蛊。

胥江汎月旋舸登城归咏

明代 皇甫汸

江寒湛澄澈,华月辉相鲜。乘流载尊俎,泻影发楼船。

翠巘合杳霭,兰皋带长烟。万艘杂灯火,千门纷管弦。

飞盖揽崇堞,辍棹回前川。曾经故宫里,为照荒台边。

情非乌栖夜,迹是鹿游年。登高与临水,行乐并悽然。

戏调李子丧内三首 其一

明代 皇甫汸

君家贤内友人知,自是兰芳不待时。莫讶潘生头白尽,祗缘新草悼亡辞。

塞上曲三首 其二

明代 皇甫汸

复有黄花高插天,烽火不动龙庭烟。岂为王公曾设险,亦知将士会忧边。

时钱谣

明代 皇甫汸

先王通货兴民利,遂令圜法相更制。周室曾闻九府开,汉京尽是三官

题陆氏资隐田卷

明代 皇甫汸

卖卜城南今几年,囊中犹自少馀钱。何如宋玉惟题赋,乞得君王云梦田。

客京解嘲

明代 皇甫汸

承恩二十已馀年,薄命那知屡播迁。曾向郡斋吟处眺,亦从邻客醉中眠。

书藏名岳翻婴网,赋就长门未卖钱。裘马五陵同伴少,白头犹草子云玄。

浙闱中秋呈诸同事

明代 皇甫汸

锁院深沈秋气中,德星今夜聚群公。清怜月色能留鉴,香泄花枝欲待风。

静觉涛生枚发就,回惊年少猎心雄。亦知龙颔先探取,不遣骊珠落海东。

十月十五夜月

明代 皇甫汸

清汉月仍满,空山岁欲阑。入林无叶碍,映水觉池寒。

远道心千里,高楼思万端。谁能三五夜,长及盛年看。

悼张聚之二首 其二

明代 皇甫汸

居然花月在,良友竟无存。易下齐山泣,难招湘水魂。

蓬蒿仍旧舍,松柏已新原。扶醉因埋骨,空思听妇言。

边马有归心

明代 皇甫汸

应瑞来宛国,衔恩入汉家。边兵犯燕塞,骠骑出龙沙。

为报千金顾,宁辞万里赊。蹄穿朝踏雪,声断夜嘶笳。

逐北名空在,征南赏未加。讵随班定远,生作玉门嗟。

秋日莫宪副以寄怀之作书扇见贻赋答

明代 皇甫汸

经年林卧无芳讯,一雁云间每致书。禾黍总荒新战地,蓬蒿犹满见幽居。

琼枝想见劳颜色,纨扇题将慰穆如。潘岳平生惟用拙,相如谁得似长舆。

皇甫汸

皇甫汸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61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