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皇甫汸
针楼降灵妃,帐殿引仙娥。待月临鸾镜,行云罢凤梭。
春心渺无限,秋水怅相过。广乐陈银汉,轻车驾玉珂。
金飙回粉席,珠露洒香罗。乍至羞开扇,将归怯渡河。
翻嫌欢晤促,讵减别愁多。花烛人间夜,新知展若何。
梅花水仙
朱生将子游太学
世济由三事,家传自一经。帝京初受馆,客舍尚趋庭。
槐昼春飞雨,花天夜聚星。能令同学羡,太宰旧仪型。
花下赠妓
折取梅花赠丽人,寿阳更觉晚妆新。分明群玉山头见,人面花枝一样春。
岸花临水发三首 其一
止水如瑶镜,繁花似宝妆。为怜影相照,讵是意相忘。
赠董少姬
年才二七美朱颜,家住青楼大道间。曾记少时行乐处,不堪清梦到巫山。
閒居柬吴二纯叔王二禄之
北山归卧各风烟,西望长安思惘然。直散闻莺兰省畔,朝回饮马道河边。
府中尽道逢时少,阙下争看被服妍。为忆同游双凤侣,衔恩记否十年前。
御堤柳
御堤新柳碧毵毵,袅雾垂烟总不堪。借问道傍车马客,几多离思在江南。
陈宪使察入贺万寿节还浙中
使君来献天王寿,亲捧龙章拜衮旒。建节漫誇唐气象,鸣骢曾识为风流。
谢安屐为苍生起,贾谊书应太史收。北极朝廷终右命,西湖山水莫长游。
夏日过文太史问疾
长日因居访碧山,清风如造竹林间。门前不断轩车驻,庭下新滋带草閒。
著作久探金匮秘,陆沈曾是玉堂还。从来妙说能除疾,可引枚乘一解颜。
客京解嘲
承恩二十已馀年,薄命那知屡播迁。曾向郡斋吟处眺,亦从邻客醉中眠。
书藏名岳翻婴网,赋就长门未卖钱。裘马五陵同伴少,白头犹草子云玄。
挽张秉道以入觐客死洪州
闻说朝天事已非,滕王阁畔泪沾衣。空江寂寞秋莼冷,张翰何由更忆归。
秩郊禋
坛畤准圆方,神祗奠南北。夕郎奏既俞,春卿议佥集。
睿想孚筮从,鸿图表景测。膋燎迎初阳,寅威练嘉日。
祼献戾上公,参乘简元戚。八骏夹电驰,六龙戴星出。
天路抗旌旄,云门间琴瑟。殷荐升紫烟,告成瘗苍璧。
齐幄肃华班,旋涂厉清跸。灵贶展斯今,仁孝光自昔。
五日立春庭宴
青旂应律转韶年,綵幄迎祥庆赐筵。五荚蓂敷尧砌日,千条柳拂汉宫烟。
雕盘行菜春光泄,宝鼎调兰淑气传。献节已占阳令改,衔恩偏在物华先。
桃川宫
昔为避世乡,今是朝宗路。桃花春水间,犹是寻源误。
赠龙沙宗藩父子
偶作洪都客,因承清燕私。秋风兰被坂,夜雪竹交池。
授简何能赋,吹竽谢所知。传家自有学,并善楚元诗。
册嫔恭贺
玉册金函降御墀,彩幢华扇引昭仪。赐著翟褕香未散,教乘龙辇月新移。
兰宫梦月瑶光贯,桂殿占星紫气披。正是君王延茂祉,会应仙媛助昌期。
至后子约弟招燕作
同时辞宦伴閒居,却羡连枝鹊绕馀。隙里年华那可驻,林间风物已堪书。
东山丝竹何须废,北海尊罍亦未疏。莫讶日长才一线,春光渐喜到吾庐。
宿茅山道院
逶迤仙径礼神君,缥缈三峰锁白云。丹洞桃花春正发,星坛瑶草药常芬。
山间鍊药人难识,天上吹笙世讵闻。独宿便思成道去,夜深鸾鹤幸来群。
赠黄侍御中北上
君王遥待侍臣回,况御阳春左个开。早为乘骢仙阙去,犹烦罗雀翟门来。
盘餐献岁聊传菜,驿路轻寒已见梅。一自南中持宪后,至今六诏想风裁。
寄严相公
为问东山傅,閒情近若何。汉京红日远,台岭白云多。
高枕临泉石,悬车在涧阿。岁遗中使出,日给县官过。
朝请辞鸡唱,宾从断雀罗。散金无隐赐,取酒似酬歌。
却老身逾健,调元体自和。平津门下望,章水隔烟波。
皇甫汸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618篇诗文
严公解相还豫章追送淞陵作三首 其二
莫宪使补官楚臬继参梁岳奉赠
简陆仪部
送王维桢量移台州
闻报三首 其三
王守游越
秋风叹
子浚庭中玉兰盛开感赋
题高行人使琉球卷
吴江夜泊有感 其二
议狱诗 其十三
甘泉先生宴别席上赋三首 其一
芝田忆殷近夫
谒刘文成祠
同省中诸僚游徐公子凤台园
石崖读书台十韵为林中丞作
中秋怀旧三首
陆羽泉茶
定州过开元寺登塔壁间有武宗宸翰
立夏日至虎丘
送朱生戍滇
花朝叹
五日集子安馆中同赋
感事三首同子约作 其三
舅氏黄汝成悉出所藏秘画视余嗟赏久之因赋三首 其二
寄吴医隐殊胜寺二首 其二
四月晦同吴纯叔憩刘氏园亭各赋以花下一壸酒为韵五首 其二
出门行
闰七夕病中作
登挂剑台
辞邑晚发
题沈周八景图 其七 桃花坞
夜泊鲁桥胡中丞驰翰至披襟起坐秉烛读之沨沨乐章声中金石口占奉谢
议狱诗 其十九
报恩寺浮图
乐府十二首
题魏时苗返犊图
憩四祖寺阅藏经
句曲崇明寺寓眺四首 其四
送张子还广陵
题钱氏悬罄室
范参岳啸园宴集寄赋二首 其一
新秋月宴三绝句 其一
谢王比部惠珠枕
送儿北征四首 其一
初发京口
别彦先舅
送清甫游京师
范参岳啸园宴集寄赋二首 其二
留别定惠院僧
移官越中初返家园奉答伯兄虞山见寄
施子持册索书近体喜缀二首 其一
郡斋秋思
题歙苏氏四贤楼
梦二生行
夜登灵岩
送刘守备兵维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