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皇甫汸
看花同在曲江傍,一散天涯二十霜。禹贡导河由泗水,汉家歌瓠以宣房。
才堪作楫川能济,发愧成丝路转长。日暮楼前思贳酒,得逢任令更清狂。
雪日感旧因柬长兄季弟
同君对雪题诗处,直是阳春属和稀。满泛金尊挥丽藻,频烧银烛送清辉。
年来胜事应难再,岁首瑶花不耐飞。为说袁安愁病在,只堪高卧掩柴扉。
简吴子二首 其二
忆昔邯郸郡,同君作吏情。花疑在潘县,月似对宣城。
郭负恒山远,门流滏水清。风尘一以谢,年迹两相惊。
舄向云中举,琴从天外鸣。惟馀赵儿女,歌里报瑶声。
哀弟子约四首 其一
两度悲兄泪,今为痛弟流。棣华翻委露,池草竟成秋。
襁内孤儿泣,帷中少妇愁。独持遗草去,恐有茂陵求。
郡学八景 其一 南园
地本宋相居,宫由素王辟。嘉树既敷荣,澄流复凝碧。
送程惟光之越
黄河冰开春水生,河上春风送远行。蓟北云山堪堕泪,越南烟树亦含情。
牙樯自起中流鹭,粉署空啼二月莺。到日西湖好吟眺,由来水部有诗名。
立夏日至虎丘
郭外青山数里遥,扁舟探赏过溪桥。珠林树色含云缀,香涧泉声杂雨飘。
鸟狎春光啼处尽,僧逢尘想坐来销。共言招隐堪开社,也学翻经懒入朝。
济上访汪中丞同年
早春送太常殷簿考绩还南都
来献虞廷最,归典汉邦仪。玉帛神如在,旂常职所司。
椒花馀别酒,杨柳赠离枝。新水浮征舸,鲜云拂去帷。
繁华六朝地,全盛两都时。遥想汾阴上,犹怜太乙祠。
玄武湖供事三首 其三
别岛藏丹构,中州汇锦陂。台犹习武处,苑即乐游时。
光禄陈诗罢,酂侯旧典垂。仙源看似练,睿榜奉如丝。
覆槛多山霭,交窗悉树枝。悬知皇业远,应共水无涯。
九日邀郡守吴山登高
西历郡峰到上头,诸天下瞰五湖流。韦郎治郡多公暇,白傅耽山萸属秋。
黄菊紫萸开胜会,朱幡皂盖引仙驺。古来风景褰帷处,非是寻常落帽游。
奉赠张补之学士同蔡比部作
生逢明主幸同时,侍从常看列禁墀。赐出秘书延阁校,奏来辞赋掖庭知。
西京旧史聊相访,南国人伦正在兹。更道张华能爱士,席间荀陆最承私。
琴友张子扶病还云间久不相闻寄忆
岁晚萧条最忆君,琴心一片向谁云。啼乌半落亭前月,征雁遥迷泖上云。
白首先惊垂老别,青山恐作断肠分。广陵仙曲从来秘,莫遣人间遂不闻。
施子持册索书近体喜缀二首 其一
汉庭儒术有施雠,终岁谈经了不休。把手青门何以赠,但言笔札欲相留。
沅江
霜落丹枫吹白蘋,沅湘十月暖于春。閒将棋子敲灯夜,可念江千待渡人。
何内翰招宴获闻声伎之盛作三绝句 其一
房中乐自旧京传,促柱轻调慢拂弦。曲罢周郎那得顾,但闻馀响绕灯前。
秋日莫宪副以寄怀之作书扇见贻赋答
经年林卧无芳讯,一雁云间每致书。禾黍总荒新战地,蓬蒿犹满见幽居。
琼枝想见劳颜色,纨扇题将慰穆如。潘岳平生惟用拙,相如谁得似长舆。
送朱生戍滇
行尽黔中万叠山,昆明特秀五华间。漫过铜柱思乡泣,会见金鸡放赦还。
别庆上人
仗剑噫歌出帝京,楚江东去是吾城。僧中净理谙应久,物外浮名本自轻。
阮籍易倾穷处泪,惠休难遣别时情。殷勤记取临溪意,正及长干芳草生。
閒居柬吴二纯叔王二禄之
北山归卧各风烟,西望长安思惘然。直散闻莺兰省畔,朝回饮马道河边。
府中尽道逢时少,阙下争看被服妍。为忆同游双凤侣,衔恩记否十年前。
答施平叔寄示诗刻
解官聊得遂吾初,华省荣名并是虚。遥忆岘山同调客,每从苕水怅离居。
兵戈乱后音书少,零落平生故旧疏。展诵新编怀往事,萍踪一散十年馀。
皇甫汸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618篇诗文
郡学八景 其八 春雨亭
答徐绍卿见怀二首 其一
寄莫宪使
送蔡中丞之大梁二首 其一
梅花水仙
句曲崇明寺寓眺四首 其三
谢王比部惠珠枕
阅马作
九日结客湖山登高怅无欢悰漫不成咏章宪副以诗惠讯赋此解嘲
寄怀王道思三首 其一
赠胡开府
送清甫游京师
新昌吕生见访
自君之出矣二首 其一
还山诗四首 其二
子浚庭中玉兰盛开感赋
夜泊鲁桥胡中丞驰翰至披襟起坐秉烛读之沨沨乐章声中金石口占奉谢
庚寅至日饮郑有度
送儿北征四首 其三
咏司中莲花
雨霁过江
寄张幼于庐所
长安二月雪后歌
题歙苏氏四贤楼
闰七夕病中作
乐清登箫台访洛箫泉
题沈周八景图 其七 桃花坞
默游园歌赠李侍御
戊申除夕
长安行赠陈子克脩
游四祖寺
桃花坞三首 其三
潏彼上善二章 赋也君子滨于水南溯洄而从者赋焉
寓京感事五首 其五
挽张允清二首 其一
端午邀过叟以视药不至
送袁永之戍越
中秋怀旧三首
子约弟校书东閤
立春日同刘侍御集张幼于赤城山房
过潜山寄嘲卜令自无锡迁此
议狱诗 其五
腊月十五夜待月 其二
赠汪子
郡学八景 其五 古桧
晚兴答子安
送王少仪给事罢官还楚
卢龙观和蔡法曹
客京解嘲
寄题宗室芙蓉园
长干行送陆仪曹重补南署
送李太仆还朝
玄武湖供事三首 其二
陆羽泉茶
简周给事祚
议狱诗 其十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