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菊 其一

菊 其一

明代 黄锦

昨见满园丰,今朝尽秃丛。花枯疑带雪,叶老那禁风。

送酒羞陶令,登台恼杜公。何当逢泰运,苗秀日菁葱。

诗人黄锦的古诗

伏日同诸同年送客观鱼池 其二

明代 黄锦

一竿垂钓忆□□,身□时□□此方。泽国蒹葭劳梦寐,金台景物寄行藏。

閒敲棋子真成癖,坐看盆鱼为甚忙。喜有弟昆能载酒,风流不减渡潇湘。

哀桂孙十绝 其二

明代 黄锦

生来如掌珠,死去委泥土。想是再来人,尔去归何处。

哀桂孙十绝 其七

明代 黄锦

世界尚倾仄,大厦谁能支。尔今舍我去,念子泪双垂。

观杏

明代 黄锦

颇解窥墙意,探幽得满枝。溪桃同浅抹,野鸟未全披。

红白相兼笑,纵横强自持。醉中花事后,三日听归迟。

过采石题谪仙楼时门人刘宪石为太平守出饯于此因步青莲韵 其二

明代 黄锦

偶乘彩鹢一登游,仰止高山俯碧流。世事滔滔浑似水,百年鼎鼎几如丘。

却怜地主仝刘宠,为爱清尊泊祖洲。此日相逢须尽醉,明朝分袂不胜愁。

咏菊 其三

明代 黄锦

眼底寻芳歇,清霜烱数株。晶晶天宇澹,落落野篱孤。

幽赏嗟谁工,浊醪吾自呼。柴桑千载后,惆怅几为徒。

贱旦酬诸友 其二

明代 黄锦

倦翮归来庆寿眉,家园斑舞引萸卮。共誇指日腾三凤,不谓颓年老独夔。

万事悠悠成塞马,诸孙碌碌待工倕。茅堂喜有雕龙客,词藻翩翩正陆离。

寄杭城邬老师令孙

明代 黄锦

□步公车久,飞腾上苑迟。自嗟策名暮,无能报所知。

别去存没感,书来铭志垂。兰孙摛泮藻,老母尚含饴。

忆昔会长安,登堂拜寿眉。而今十数年,山海已差池。

俛仰孙衷肠,一芹愧莫施。藉手祝归鸿,绳武在及时。

又集杜二首兼怀石可丈

明代 黄锦

城阙秋生暮角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楚天不断四时雨,重镇还须济世才。

佩剑冲星联暂拔,残花怅望近人开。习池未觉风流尽,莫怪频劝浊酒杯。

庚辰元夕李二何三郎得隽李晓湘姚谷神都中得雄挂灯会馆越夕再会庆 ...

明代 黄锦

高馆张灯倚日边,银花珠树竞飞觞。珠明远浦光摇斗,花发新枝媚近筵。

闻喜正当休酺夜,衔杯共鐻洗儿钱。寄言言漏休频报,此夕欢娱倍昔年。

登鹅林浮光台和韵

明代 黄锦

搔首林园且进卮,羝羊何事触藩篱。但将诗酒酬佳会,莫向风尘漫剧悲。

越石登台乘夜月,鲁阳叱驭转颓曦。浮光幻影须臾事,豪杰千秋未可辞。

五凤楼前拜领诰命和李晓湘韵

明代 黄锦

朝瞻初旭紫云浮,彩凤衔书天际头。文武两班森虎拜,衣冠三世见鸿庥。

可知移孝先庭训,自是承家重祖谋。叨沐君恩深似海,此生图报可能不。

喜同年聂苏门公祖守潮寄赠 其一

明代 黄锦

瀛海春风动地回,儿童争迓使车来。云团皂盖千峰雨,电闪朱旗鱼壑雷。

江上鳄鱼看再徙,岭头韩木喜重栽。无由借得苍龙杖,执兕欢迎彩凤台。

庚辰元夕李二何三郎得隽李晓湘姚谷神都中得雄挂灯会馆越夕再会庆 ...

明代 黄锦

春满皇都灯满堂,言追佳节续瑶觞。藜吹火树明星汉,鳌拥蓬山近苑墙。

自有珠玑光绮席,不劳箫鼓闹青阳。沉吟共说十年事,清兴何如玉署郎。

哀桂孙十绝 其四

明代 黄锦

尔父北归没,尔今省回亡。总为功名误,何如守耕桑。

重阳辞诸亲友登高之约和韵 其二

明代 黄锦

秋来羽檄动惊闻,谁把关河作质文。万户萧条唯壁立,百年潦倒叹丝纷。

鱼龙水冷知霜夜,鸿雁风高乱汉云。每向城头频眺望,不堪迟暮对江濆。

菊 其一

明代 黄锦

昨见满园丰,今朝尽秃丛。花枯疑带雪,叶老那禁风。

送酒羞陶令,登台恼杜公。何当逢泰运,苗秀日菁葱。

送黄石斋年兄谪编户归闽 其一

明代 黄锦

平生负伊吕,此去混樵渔。吾道非耶是,行云卷且舒。

芳兰淹腐井,款段服金车。勿叹升沉隔,庄周一梦蘧。

过采石题谪仙楼时门人刘宪石为太平守出饯于此因步青莲韵 其一

明代 黄锦

谪仙楼上谪仙游,仙去楼空江自流。千古文章波底月,一时峻节水中丘。

乘风几度回天姥,歌凤如将历九洲。总为才高难入俗,思君不见使人愁。

戊辰奉差靖江南海祭告过通衢官梅阁步扁间韵 其一

明代 黄锦

罗浮春梦客中稀,此夕相逢醉落晖。阁上每留馀韵在,衢前且喜抗旌归。

花开岁晏堪玄赏,实可羹调别众菲。景仰遗踪怀往事,高山入望白云飞。

黄锦

黄锦

黄锦(一五七二—一六五四),字孚元,号絅存、絅庵。饶平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由庶常授检讨,与修《神宗实录》,主制诰。时魏忠贤当道,乃乞外任。思宗即位,始以少詹充日讲官。尝任会试考官,所拔皆知名士。升吏、礼二部侍郎,累官礼部尚书。以老乞归,享年八十三。著有《笔耕堂诗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 8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