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张幼于吴山读书

寄张幼于吴山读书

明代 黄姬水

十载东林尘外踪,渔歌樵唱上方钟。
诗成尽染烟霞色,性定应同土木容。
破戒常持社中酒,捐囊曾买路傍松。
重谿回壑犹嫌近,更入吴山第一峰。

诗人黄姬水的古诗

金子坤姚元白陈子野盛仲交余伯祥招饮永宁寺

明代 黄姬水

青郊歇马拂吴钩,萍聚天涯共白头。
久舍新丰唯命酒,长谣故国一登楼。
林残半壑飞寒雨,潮落空江急暮流。
世路风烟悲去住,莫辞西日醉箜篌。

醉起

明代 黄姬水

山中长日卧烟霞,车马无尘静不哗。
石上酒醒天已暮,一帘月色覆桐华。

访文德承摄山耕寓

明代 黄姬水

访尔岩栖者,迢迢披荔从。
闲扉挂层瀑,危路隐千峰。
白首鷞裘客,青山石户农。
浮生能几日,一别十年逢。

正月晦日集市隐园得莺字

明代 黄姬水

水竹为园池馆清,春光婉婉媚新晴。
月逢凋荚今朝尽,人是看花昨日酲。
一望一迷著地柳,半啼半涩出林莺。
追随胜赏堪行乐,把酒番多芳岁情。

送汪太学游江都四首

明代 黄姬水

蔷薇芍乐与茱萸,无数芳菲傍酒墟。
惟有蕃釐仙观里,一株玉蕊世间无。

丙辰除夕

明代 黄姬水

天涯滞客当穷纪,绿酒灯前意不欢。
中岁流年偏觉易,后时行路转教难。
梦惊故国重云远,影伴空山积雪寒。
可叹雄心随白发,向人羞作卧龙看。

虎丘别友人

明代 黄姬水

惜别衔杯过虎丘,行人无奈乱山愁。
澄江一别秋风里,枫叶芦花是客舟。

赠歌者李节

明代 黄姬水

弦上歌珠字字清,乍欢还怨不胜情。
当筵醉杀新丰客,十四楼中第一声。

息园赏杏花得枝字

明代 黄姬水

平津旧辟招贤馆,乘兴来寻惬赏期。
南陌青旗醮甲酒,东风小苑断肠枝。
游丝日暖即横路,舞燕泥香故掠池。
见说醉花宜及昼,可能辜负艳阳时。

金陵寒食

明代 黄姬水

禁烟时节若为情,春草芊芊春水生。
不挽人行唯路柳,惯催花落里宫莺。
秋千影里娇嘶马,醴酪香中白泛饧。
风雨满城愁旅鬓,怕言明日里清明。

天妃宫看西域海棠(此花是永乐间中使郑和手

明代 黄姬水

仙观台荒蔓草中,海棠一树太憎红。
可怜亦是星槎物,不学葡萄入汉宫。

登三山宿听江楼经落星岗李白换酒处二首

明代 黄姬水

空岩香阁叩栖禅,坐见归禽没远天。
钟度寒潮鼍峡外,帆移芳草鹭洲前。
春江半是巴山雪,暮岭全迷楚泽烟。
忽忆仙人换酒处,飘零今古一凄然。

十三日集幼于斋中夜过叔载冰壶馆

明代 黄姬水

才过求仲还羊仲,不惮冲泥野径前。
遇酒每从墟曲饮,怀人即是外溪船。
月沉花外春钟动,雪覆檐间夜烛燃。
良友兰时合欢赏,那能虚掷此芳年。

张太学载酒同刘侍御彭秀才石佛院看芍药因怀龙湾徐太守

明代 黄姬水

山绕吴宫旧馆娃,清江曲曲绿杨斜。偶移画耽同杯酒,不道空门有艳花。

白日帘栊堪幕雾,夕阳栏槛更添霞。美人不见偏惆怅,欲折琼枝感岁华。

听查八十弹琵琶歌

明代 黄姬水

寿州钟郎善琵琶,国工敛手咸咨嗟。
阮朱绝艺那能续,不惜千金传一曲。
八十从师庐子城,五年技尽六弹成。
抑扬按捻擅奇妙,从此人称第一声。
今年客自郢门还,瑶枝手把来萝关。
江湖闻名二十载,相逢两鬓风尘斑。
据床拂袖奋逸响,叩商激羽高梁上。
联线曲折抽芳绪,凄锵蹇劫生孤怆。
欲舒逸气更促柱,切切嘈嘈作人语。
炎天洌洌满屋霜,白日飒飒半窗雨。
云停雾结池波摇,木叶槭槭鸟翔舞。
回飙惊电指下翻,三峡倒注黄河奔。
胡沙黯黯吹落月,千山万骑夜不发。
调本弦鼗太苦酸,相思马上关陇寒。
从来慷慨易成泣,况复秦声向客弹。

同顾仲常访郭次父

明代 黄姬水

问隐白云乡,奇峰度石梁。
花深疑路绝,鸟下觉原长。
门闭青山影,溪流玉树香。
知君不出户,来就管宁床。

沈嘉则过访迟魏季朗不至

明代 黄姬水

吴宫一草堂,萝竹径全荒。
吕驾遥相命,嵇琴静以张。
云移峰驻影,花落树留香。
绿酒怀人处,空除半夕阳。

登三山宿听江楼经落星岗李白换酒处二首 其一

明代 黄姬水

水穷山绝地偏幽,古殿丹青甗一丘。万里奔涛回片石,千年断岸绿孤舟。

吴天草绿春难尽,楚澨烟深客易愁。独树梅花空谷夜,潮声月色宿江楼。

除夕与金子坤郭次父登冶城后集小寓

明代 黄姬水

散步崇冈后,明灯绿酒初。
那堪惜除岁,又复感遗墟。
寒柝严城急,春星短屋疏。
明朝问生计,犹是一床书。

送皇甫百泉兵宪滇南

明代 黄姬水

滇南万里宫游人,此地山川辟自秦。
蜀帝犹啼杜宇血,汉皇空祀碧鸡神。
晴岚雾湿常疑雨,寒涧花开不待春。
君去宣威到夷落,白狼槃木定来宾。
黄姬水

黄姬水

(1509—1574)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淳父。黄省曾子。少有文名,学书于祝允明,传其笔法。中年以避倭寇徙家南京。晚年还乡,诗名益盛。有《贫士传》、《白下集》、《高素斋集》等。 ► 3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