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六十一 李弘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六十一 李弘

明代 黄省曾

仲元所居,俗用拭新。授之百里,非其素情。中途遁绝,卒老高深。

先英评许,未悉玄真。

诗人黄省曾的古诗

处州太守张叔载访予西湖山中走笔荅此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经始中丘隐,三春在竹林。云朝供桂酒,风夕助兰吟。

佩服搴湖上,糇粮采涧阴。殷勤逢五马,宛是昔年心。

山僧以枸杞椒芽初笋为肴饭我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芳椒采自青岩细,神杞求之紫洞新。谓道郤超斋一五,竞将山蔌供山人。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六十一 李弘

明代 黄省曾

仲元所居,俗用拭新。授之百里,非其素情。中途遁绝,卒老高深。

先英评许,未悉玄真。

拟古宫词二十首 其十四

明代 黄省曾

贵妃花汗煖津津,侍女交来鼓扇频。日午临窗常拂拭,红香染透白罗巾。

山姬行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山姬二八来我家,鬓有青云脸有霞。身上曾无片罗绮,空令颜色娇如花。

竹间蓬户未尝厌,宝镜蛾眉时自誇。向平若觅仙丘去,载尔青山黄鹿车。

咏芦花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缀宅俯芳洲,蒹葭带艳流。学蘋宜吐月,为絮却飘秋。

悼室人苏氏五首 其五

明代 黄省曾

一梦一悲凉,千思千怆伤。期言百年好,翻逐九春长。

楼寂珠沈绿,台空玉谢香。卿卿沟水意,今日更难忘。

至香山新宁伯谭公邀宴山堂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松峤骖鸾地,青山集翠堂。馔从霞户出,乐以月林张。

下客龙裾贵,娱春凤烛长。兴幽谈午夕,星榻卧花芳。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其五

明代 黄省曾

汤谷水淫鬻,扶桑何陆离。九日居其下,一日悬上枝。

控弦鸟落羽,缅想唐尧时。迭运烛九阴,次第浴咸池。

开元寺礼二佛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双林感传士,七池景刘贤。超最阐王铭,弥穆抒扣篇。

前英昭厉拔,后业警缚绵。沈掉排两情,光朗彻万边。

迷云慧衿开,世网耀目捐。赤晷无迟镜,绿杨有新烟。

言投远公侣,湛意坦址前。高缁集宝树,灵会启上诠。

稽匝殊妙尊,忏谢劫累愆。贲园抗清步,咸舌吐胜宣。

群相不靡怀,金津亮此褰。

送邢君赐还彰德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珠玳王门客,南征自邺台。购图千里至,将雁九秋来。

未解脂车倦,寻开饯祖杯。殷勤报双鲤,附取溯河回。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 其三

明代 黄省曾

治乱天宰之,君臣晤良难。皇皇宣尼叟,车席迄无安。

徒然梦周公,凄恻鼓猗兰。士生而不遇,贤圣靡不叹。

永言有今古,结调俱辛酸。予也偶兹怀,又复扬其澜。

悲来生可已,神至固无端。已附青云翼,何必愧龙盘。

顾生妇灵子颇好仙事诗以嘲之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贤媛古难遘,春闺窈窕来。床头朱瑟挂,镜里玉颜开。

亦好餐霞事,能忘行雨怀。吹箫如不负,还与共秦台。

虞儿池上艺竹一首

明代 黄省曾

东园有清池,开镜凉秋里。时乘五柳风,临流倒香蚁。

右军玉鹅浮,陶朱紫鳞起。日咏衡门诗,人称卫贤水。

吾儿爱嵇林,绕池种苍竹。一朝凤凰枝,潇洒照心目。

不减江宁芳,遥分会稽绿。招彼高阳徒,攀游谢流俗。

腊月十五立春和皇甫子约二首 其一

明代 黄省曾

玄辔犹遵陆,青阳巳动灰。如何一片月,并作两时开。

淑景乘寒御,芳飙借腊回。韶光原自速,何用隔年催。

琼花观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宛转云郊步,探芳问福庭。凤台非旧树,龙箧閟残经。

安得丹如日,虚惭鬓巳星。紫烟乘鹤者,为我接霞軿。

忆华玉顾公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忆昔游京国,秋风逢顾琛。试言青琐客,谁似白云心。

对面松桂气,听歌山水音。不知千里驾,何日访嵇林。

哭友生吕孝廉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可叹蓬庐士,衰迟尚一经。德贫心自守,穷逝气难平。

短日啼慈母,秋云泣友生。当时激昂意,抱取岱山征。

七姬行一首

明代 黄省曾

七姬容华若桃李,秀色明眸世无比。洛阳潘岳买千金,翠阁兰房共花语。

艳舞娇歌经几春,姑苏台上起烽尘。夫君报国提龙剑,秋风啼杀如花人。

辞君别君犹恋君,凤镜鸾裯那忍分。匆匆红粉玉颜尽,一朝化作阳台云。

绿珠堕楼情可怜,湘江二女心巳然。香魂杳杳去何处,空使芳名千载传。

君不见古往今来若朝暮,美人多少凋霜露。清风谁可攀七姬,今日犹悲春草墓。

登天池山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芳序携觞榼,名山洽胜游。鹳巢加翠岫,龙象隐金楼。

眺得尘劳解,来思坐卧留。平生采芝意,愧我未能酬。

黄省曾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63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