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步赤门旧溪閒咏一首

步赤门旧溪閒咏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溪水偶随步,来看城外山。青青五杨柳,宛似柴桑间。

白日不肯驻,世人无有閒。清鸥正飞下,且莫抱琴还。

诗人黄省曾的古诗

朱阳馆步至陶隐居墓傍二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福地长谣罢,阳春窈窕游。花深朱阳馆,柏古玉晨楼。

石颂今犹在,龙芝何处求。白云持不可,岭上自悠悠。

与姑弟戴嵩戴岳秦安王教授子马景秀游会稽山禹庙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戴逵不易面,同舟五云门。了然明湖色,流水桃花浑。

榜人棹清溪,纡回停会稽。孤翻天际鹤,独啭云中鸡。

千岩隔白日,众壑升朝隮。掇兰步崒嶪,抚松坐崎岖。

神禹封爵处,超然使我迷。白玉著山经,洞天标道书。

攀登有肴酒,壮观生嘻吁。旒冕瞻禹像,峨殿纷穹碑。

紫极命告祀,雄文比璚蕤。仰读嗟圣典,千载垂光辉。

九日五更起坐不寐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檐雨午宵歇,室灯凉焰明。寝兴将百念,蟋蟀听残声。

老态闺人识,新歌候物成。鸡鸣催九日,一感佩萸情。

月夕挈酒湖畔寓日一首

明代 黄省曾

逸体贵行和,閒趾悦佳就。澄舒光始半,华条滋兆茂。

乘睴谢烛秉,颂德引杯奏。寂谧辍空籁,微冥羃朝秀。

际屿雾浩屯,弥湖星朗覆。灵皋写长堞,淡水影群岫。

妙志不遑宁,玄览从兹究。理等古岂遐,神遐今非后。

怀玉聊以娱,委舄讵云谬。载咏前哲言,身圣超宇宙。

除夕读真诰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凌霞孤兴当除夕,缥缈灵芜垆上焚。懒倒山樽浮柏酒,静开真诰诵苔文。

青天凤驾他年事,翠岛龙芝何处分。佩镜悬符游句曲,清宵独坐想茅君。

春日田园言怀三首 其三

明代 黄省曾

玉衡指春暮,鸧鹒鸣以时。此鸟自何来,栖我绿杨枝。

蕙兰华滋发,怆恻朱颜移。海内谁不逝,予衰亦何悲。

虎丘四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春山秀色流氤氲,芙蓉独倚无人群。高竹明含紫空日,瑶花净染青天云。

驻席仙杯翡翠乱,回桡玉笛鱼龙闻。西林新月出何事,澄江为照黄山君。

江南曲(二首)

明代 黄省曾

荷叶何田田,绿房披甫甫。
的的不成双,心心各含苦。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四十一 渔父

明代 黄省曾

楚老垂竿,渔于烟水。族氏无彰,鳞鬐自举。偶觌三闾,开敷数语。

击棹扬歌,冥潜何许。

效陆士衡百年歌十首 其一

明代 黄省曾

一十时,两髦丱兮垂玉颜。嬉戏歌舞常蹁跹,仰视日月不知怜。

绣襦纨裤无忧煎,折花斗草阳春天。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奈乐何。

太白山人卜筑苕溪草堂诗以送之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西塞玄贞子,清风世所希。草堂君卜筑,千载影相依。

乌蜀青山绕,桃花白鹭飞。时时有佳兴,明月啸云扉。

丽媚曲一首

明代 黄省曾

佳人年十四,吹气胜兰香。一曲庭花落,馀音绕杏梁。

龙绡缠紫袂,锦帐掩明妆。若非琥珀佩,焉得动君王。

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陶公卧柴桑,人谓隐者流。尚友予品之,乃是夔龙俦。

生也逢不辰,版筑谢形求。紫凤虽衔书,岂与燕雀游。

出处镜宣尼,圣矩自昭由。洁身远氛世,匪曰斗酒谋。

长抱无风云,梁甫写悲讴。虽云死饥饿,孔乐亦已酬。

玄武门观市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显敞遵彤陛,氤氲度紫房。懋迁荆璧丽,孳货彩文光。

玉貌红章使,金钱绮服郎。为求人世宝,因向九天张。

咏舞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殊伎擢倾城,名娼列绮楹。候歌娇凤止,移扇綵云生。

袅袖增新态,回腰出艳情。盻颜花里笑,折体柳前轻。

疾转含迟顿,欢低杂怨迎。风台纤欲举,雪幄曳多萦。

赵女春偕丽,巴姬月并盈。楚襄称叹数,梁简赋言成。

珠翠参差罢,高堂未解缨。

赠武进士万民望转漕北上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虎帐临沧海,龙韬入大科。禁云留拂麈,天月引鸣珂。

报国孤心急,封侯逸气多。班生今老矣,见尔愧如何。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十八 老莱子

明代 黄省曾

楚莱避纷,蒙阳寄耜。草宫木榻,水菽怡志。驾屈楚君,经纶将贻。

内赞遐谋,相携远逝。

循宗镜阁左登南屏山顶披险西讨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回山肖郛郭,佳秀荡游心。北栖懑不足,南峭引遐寻。

摛云生新彩,响鸟变兰音。涾

送人之汴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别思临宵雨,离樽傍早春。苑舟江外湿,河柳客中新。

列炬催行色,题书间酒巡。梁园三月里,忆汝对花辰。

吴歌七首 其六

明代 黄省曾

孙子谈兵天下无,并驱黄石与阴符。鸾姬凤女残星剑,水火堪教红粉趋。

黄省曾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63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