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省曾
偪阳千古国,泗上起飞龙。帝业黄沙在,山城紫气空。
旧亭迷草绿,新县接霞红。馀迹犹堪访,歌台标大风。
登清凉山一首
古刹石城里,逶迤丹磴攀。殿悬秋霭树,江吐夕阳山。
法食供游馔,林杯悦旅颜。无劳支遁马,碧草步人还。
月咏十五首 其七
爽气秋江霁,微阴暮岭收。玉辉升霭霭,冰质动悠悠。
一桂流千代,清娥共十洲。乾坤悲暂寓,沧海一浮沤。
江南曲三十首 其七
鸟有戢比翼,木有绍缭枝。谁令侬所欢,差池有别离。
赠大司马王公廷相一首
祢生一剌怀中灭,何事龙门却喜攀。艺苑才名应独步,紫庭风节色谁班。
嵩云河色瞻露气,海日江春慰旅颜。客子今朝欢不及,得将鱼目换珠还。
何以问遗君
咏梅一首
芳枝临向玉台春,月蕊云华与岁新。总道金樽开绣户,风前不见咏花人。
赠王敬止侍御一首
上国中林老,先朝法从臣。道虽藏侧翅,名已播批鳞。
闭户文章贵,开园花鸟新。惟邀贲丘者,芳酒共嘉辰。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其十七
洞庭有二女,绰约戏中洲。朝为沅澧行,暮作潇湘游。
亭亭素月夕,袅袅金风秋。怆然江皋望,佩声何处求。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珥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而以三嫔上,窃得九歌来。
清吟动天穆,妙舞独徘徊。遥望大荒内,须摇真可哀。
采莲曲一首
滮滮纳汉吞九江,蒸云敲雾出大荒,澄哉兰沼莲花塘。
莲花塘,漾轻舟,采莲女扬清讴。
月咏十五首 其三
泉冷光含石,烟消影挂松。似知随野杖,疑特赴山钟。
愁恨三千丈,楼台一万重。不分江海阔,处处影虚容。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二 王倪
王倪天士,缺也问道。育艾尔神,一绵虚抱。寒暑何侵,风雷弗眊。
大准玄黄,权舆上教。
沙岸燕窝一首
初谓雕梁贵,何知绿岸多。兽如希兔穴,虫似学蜂窝。
托殿趋繁丽,依筵爱绮罗。莫因金屋处,忘尔拂沙河。
同谢少南徐霖宴魏国东园四首 其三
飞盖成幽烛,骈筵作旷寻。薜萝堪解带,泉石合开琴。
林曲花如隐,池清鸟似临。宛辞陵子贵,高有灌园心。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其四
观彼相柳氏,九首食九山。一有所抵厥,溪泽流潺潺。
贪暴欲难餍,禹诛恶其奸。世有同调客,前圣不复还。
惜日歌一首
今日日巳去,明日日复来。谁将长绳系六龙,使我红颜常不摧。
芳花寂寂委绿苔,吾人难免为黄埃。殂落不问帝王贵,撤瑟岂管圣贤才。
轩辕几杖今安在,汉家陵墓昔巳开。仲尼往时恸颜回,后来亦悲泰山颓。
嗟余生长姑苏台,不惜青钱酿酒杯。携琴把钓五湖上,醉来与日同徘徊。
拟古宫词二十首 其九
寒食今朝杨柳边,綵绳排缚竖鞦韆。纤腰两两云中耸,嬴得君王呼半仙。
秋夜醉起言志七首 其五
海云泛五色,灿灿锦绮张。托辉于高天,流影结中堂。
我醉对之醒,忽然怀羲皇。世远不可睹,昊空犹苍苍。
苍苍何时歇,灵曜递悬光。今日松桂枝,后人玩其芳。
我意过宇宙,形影任短长。
会稽六首 其六
曩时轩辕帝,铸镜澄湖边。镜随飞龙去,湖中开紫莲。
把酒览遗迹,坐啸山阴船。
寄汪给事子宿一首
念尔黄门客,悠然紫峤人。一归双鬓绿,五别百花新。
毛传开多士,曾田养老亲。吾持一片鲤,遥寄若耶津。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630篇诗文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十七 庚桑楚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其十九
送蔡行人子木使楚藩四首 其二
杨柳枝词四首 其一
留城怀古一首
除日言怀一首
桃花词一首
八月八日泛石湖一首
襄阳曲六首 其三
昆崙篇赠张子言一首
朱阳馆步至陶隐居墓傍二首 其二
襄阳曲六首 其一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七十一 韩康
龙笛曲一首
赋得阳台一片云一首
吴歌七首 其二
悼室人苏氏五首 其四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五十 王生
出谷口循涧历三竺寺经神尼舍利塔观飞来峰诸洞一首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其十五
七月六日江燕一首
江南曲三十首 其十七
卧病草堂送客之金陵二首 其二
赠武进士万民望转漕北上一首
山阴郡守南子大吉招饮大观堂一首
毗陵午雪一首
哭岳处士一首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六十八 梁鸿
金陵咏一首
庚辰迎春日金果晚翠楼小集一首
送蔡行人子木使楚藩四首 其四
夜发秣陵一首
悼张氏二孝廉歌一首
送王兵部汝中之中都兼柬苏御史允吉一首
哭祝京兆希哲二首 其二
渡江闻笛一首
哭边尚书贡一首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四十一 渔父
玄武门观市一首
折杨柳行一首
哭李公献吉四首 其四
二泉一首
怀母氏一首
寒芦落雁渔舟图一首
游句曲山最幽处一首
游兰亭觅王右军辈四十君流觞处一首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十一 披裘公
戴公江鹢巳发买舟追送二首 其一
拟古宫词二十首 其十五
初泛五湖二首 其一
会稽六首 其三
同冯明府全邑博诸君宴虞山南轩一首
金陵楼上一首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四十八 鲁二徵士
孟中丞望之觞予于顾华玉息园一首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七十三 矫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