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拟古宫词二十首 其十五

拟古宫词二十首 其十五

明代 黄省曾

汤泉莲下涌为池,绣雁纨凫片刻嬉。浴罢金沟看退水,珠缨拾却不教知。

诗人黄省曾的古诗

同钟贰守赵别驾樊郡推宴何别驾官衙得阳字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淑候启黄堂,嘉筵命绿觞。人瞻五马贵,河润四星光。

玉树攀才妙,兰风挹政芳。幸同吴国草,于此沐春阳。

入齐地阿城闻蝉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朱夏玄蝉响,微风翠柳斜。禀应神府露,餐以帝孙霞。

果荫陈王宅,桐疏虞子家。应为齐女唳,此地自清嗟。

予慕游五岳久矣程子乃先我登嵩华高篇寄及感而赋之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结发思寻岳,君先嵩华游。凤笙曾几听,莲壁向何留。

日得高天照,云看万里流。霞篇一披诵,恍倚二峰头。

洗公方丈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双树开香域,诸空涌梵霞。上贤谈有麈,高衲演成车。

法里无人我,门中绝悟遮。道安欣与对,羲日近河沙。

送皇甫礼部子安使中都省亲还京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眷阙肃輶轩,辞家怅祖筵。云霄搏九万,礼乐职三千。

奉使劳方展,宁亲孝复全。予怀重情旧,驰送学流川。

除日言怀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大地已春转,今朝岁为除。绿酒樽屡空,清霜镜何馀。

自隐吴宫前,十载芳萝居。节抱齐鲁连,辞探楚三闾。

千金赋不买,当垆困相如。囊无一文钱,徒诵万卷书。

萧条扬雄宅,颇有问字车。昨解学士雁,今剖英王鱼。

四海雄豪人,投劄问草芦。凤览不可缚,鸿情讵能羁。

九州一何隘,丈夫气安舒。叹息成烟虹,浩荡横高虚。

时著白纶巾,远驾蓝田舆。明月来青山,流辉特欢予。

手持七斗剑,身披紫霞裾。人生不得意,去去渭川渔。

哭友生吕孝廉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可叹蓬庐士,衰迟尚一经。德贫心自守,穷逝气难平。

短日啼慈母,秋云泣友生。当时激昂意,抱取岱山征。

送闽中谢佥宪庭桂赴湖广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西北生浮云,尔卧三山阳。捧檄镇雄藩,云卷苍天张。

綵鹢浮新河,苏台玩莲芳。黄生江海士,斐然孔门狂。

高车一以过,白衣忽相忘。挥手自兹去,锦袍耀三湘。

持衡生江夏,皞然黎元康。苍梧见鸿没,黄陵听歌伤。

金铖秀竹月,赤壁松萝霜。安陆九井深,衡山五峰长。

夙昔慕此地,何时理行装。来寻桃花嵓,醉倚桃花傍。

幽索凤眼绣,笑持虎盘囊。倘遇鹤上人,玉台以徜徉。

赠冯隐君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历苦遘真诠,求山养大年。未成栖福地,常自挈壶天。

迹市心惟白,龄衰鬓且玄。尘嚣吾所厌,对尔意超然。

筝咏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赵女弄秦筝,霞纨烂结束。丹弦悽且清,玉柱一何促。

芳意托宫徵,阳春宣妙曲。娇凤跱金堂,鲜云驻华屋。

红颜况可餐,窈窕若琼玉。歌转兰气流,声断有巧续。

纤指乱悲音,蛾眉向我蹙。深情虽未言,逸响展衷腹。

千金不足酬,碧萝悬乔木。

吴歌七首 其六

明代 黄省曾

孙子谈兵天下无,并驱黄石与阴符。鸾姬凤女残星剑,水火堪教红粉趋。

七夕池上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季月逢占火,佳辰迨曝经。竹间还七客,河际复双星。

接露欢衔酒,看云懒乞灵。苑虫秋韵切,催候警予听。

甲申春正月嫁女感述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弱息待良耦,及笄归丈夫。早能闲内则,今已习刘图。

祗益春愁阔,将令老眼孤。婚期渐来逼,难割凤凰雏。

阻风二首 其一

明代 黄省曾

长安旅夕隔芳帏,千里思教一日归。柰尔天风不相念,南舟争似北帆飞。

登金刚宝座一首

明代 黄省曾

金座参差表,言开中印图。五区空界出,千劫帝轮扶。

籁入层铃度,云含众象敷。凤城归路晚,偏系客心孤。

当弩渝新福歌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光华舜日,烂熳尧云。照帝紫极,覆帝彤庭。左之礼造,右之乐兴。

神武龙飞,海内康宁。

闻吕生琵琶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琵琶萧瑟动华轩,春草遥悲青冢魂。当日明君心里事,千歌百调岂能言。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三十七 王斗

明代 黄省曾

卓荦王斗,抗节齐门。衮衣奔走,至训希闻。方聆

题中允孙公草堂二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海畔清华地,高贤卜胜居。林为野王旧,山乃士衡馀。

神奥探刘略,情澜发鲁书。昆明天上客,时拟赋灵鱼。

悼室人苏氏五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诀泪写长河,思心耿奈何。嘱音珠比惬,闺美玉方多。

芳草愁香黛,春风怨绮罗。十年桃李态,回首作东波。

黄省曾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63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