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度栖霞岭戾止乌石峰禅居一首

度栖霞岭戾止乌石峰禅居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灵扉瞻五覆,纡岭迈三沓。既瞩远川绕,亦盼近山合。

泄霭尽幽泛,度鸟举清荅。闻此绝世岑,栖有息心衲。

即耸搆弥楼,于奥缔香榻。惠日清照临,慈云■吐纳。

巑巑玉林映,岩岩翠屏匝。烦想静流涤,朗咏自摛发。

诗人黄省曾的古诗

读泰山王质云韬堂绍陶录其间以草木羽物为山水之友且慕贞白渊明之 ...

明代 黄省曾

泰山王处士,霞月自幽情。宇宙无知己,花禽当友生。

华阳风并远,栗里意同清。高士吾将纪,还须写令名。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明代 黄省曾

帝俊仙丘外,青青开竹林。阿那三桑好,灏溔封渊深。

鸾凰河水舞,青鸟卫山吟。焉得赢粮往,宿留一披襟。

效陆士衡百年歌十首 其四

明代 黄省曾

四十时,履方砥节名誉扬。二府九列共翱翔,龙楼佳宴飞玉觞。

归来意气何洋洋,艳妻爱子牵锦裳。高堂朱户奈乐何,高堂朱户柰乐何。

送仲兄会试北上二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岐路始千里,悬帆早欲分。弟如南峙岳,兄似北流云。

投翰将临□,弹冠想策勋。寒江夜孤雁,可以比慇勤。

襄阳曲六首 其一

明代 黄省曾

渍粉萧夫人,换却房山水。不信此流清,试看汉江里。

读襄阳耆旧传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宋玉阳春富,庞公隐德深。犹存楚国调,尚见白云心。

蹑迹人何处,遗安我所钦。昔贤成片纸,叹息倚花林。

周子雨夕谈对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子兴在云海,招游惟竹林。燃灯淹夕语,滴雨动秋心。

白雪怜清调,明珠悦好衿。来朝山水霁,同作孟嘉寻。

拟古宫词二十首 其九

明代 黄省曾

寒食今朝杨柳边,綵绳排缚竖鞦韆。纤腰两两云中耸,嬴得君王呼半仙。

閒适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吴王宫南一亩居,中林日与高贤俱。相逢不惜解貂饮,春风共倒花前壶。

鹤客频嫌紫霞晚,山妻却笑青钱无。仲尼有玉且不售,何必营营求尔沽。

池上室左小儿栽有新竹社中诸君数数过之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池上栽成竹一区,凉云不断荫相俱。人逢子敬停花屐,客胜公荣生酒壶。

自喜平生嘉迹似,共誇终日鄙言无。挥毫拂素休辞酩,近有南邻足典沽。

吴歌七首 其七

明代 黄省曾

滕玉兰宫化綵云,珠襦金鼎国西坟。青山机发黄泉闭,白鹤苍生不忍闻。

咏四皓一首

明代 黄省曾

黄公偶园公,绮里并角里。一出秦庭中,共入商山里。

白云卧丘壑,紫芝歌川汜。汉氏求羽翼,冥鸿复来止。

前寿皓发翁,转移赤帝子。

北极庙逢汾州禅师德舟谈玄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芳殿高桐入,青郊秀麦过。弥天逢释子,大地语山河。

花氏王城悟,鹏耆法辨多。一灯明石室,金界自为歌。

咏扇上花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名芳新染赤城霞,月下灯前尽可誇。莫怪飞飞来粉蝶,春风今日正吹花。

游槜李城赞

明代 黄省曾

禹枝稷裔,密为邻奠。王泽替夷,师革乃擅。宗隳七七,霸成一战。

往业俱销,遗墟慨见。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三十 壶丘子林

明代 黄省曾

至哉壶子,列老下趋。龙藏郑圃,真与道俱。侧闻玄语,宣发希微。

载陈生化,继述黄书。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六十四 □霸

明代 黄省曾

儒仲处英,放独新世。光武中兴,守礼不试。草覆野耕,甘于沈翳。

贤室高明,济成遁事。

送惠生之太和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春色饶江舸,仙山觅太和。翠台孤日动,金殿五云多。

汉水桃花泛,襄城燕子过。习家池尚在,为我寄清歌。

送闽中谢佥宪庭桂赴湖广一首

明代 黄省曾

西北生浮云,尔卧三山阳。捧檄镇雄藩,云卷苍天张。

綵鹢浮新河,苏台玩莲芳。黄生江海士,斐然孔门狂。

高车一以过,白衣忽相忘。挥手自兹去,锦袍耀三湘。

持衡生江夏,皞然黎元康。苍梧见鸿没,黄陵听歌伤。

金铖秀竹月,赤壁松萝霜。安陆九井深,衡山五峰长。

夙昔慕此地,何时理行装。来寻桃花嵓,醉倚桃花傍。

幽索凤眼绣,笑持虎盘囊。倘遇鹤上人,玉台以徜徉。

临病咏怀九首 其五

明代 黄省曾

穷达皆偶然,智巧非所期。世人经营之,谓可取而携。

蜂图蚕搆茧,迨死竟沉迷。举国皆若狂,安分抑何稀。

君子履其常,恒以天命持。所遇即成欢,晏然在閒居。

铢毫岂能益,蹈之不复疑。飞蓬与流萍,随飙顺所栖。

朱博踰台鼎,郗生有愧辞。翰音实不从,妖孽自来欺。

所贵从吾好,此训心耿如。

黄省曾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63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