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同王胡二总戎登淮安新城一首

同王胡二总戎登淮安新城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淮海登飞观,欢言解客劳。湖含千舸阔,风引二城高。

岁酒殊乡对,春鸿霁雪飘。故人情倍昔,天末慰凄寥。

诗人黄省曾的古诗

江南曲三十首 其十八

明代 黄省曾

夜遥兰缸灭,明月赠我光。不愿照侬闺,愿照君子方。

戴公江鹢巳发买舟追送二首 其一

明代 黄省曾

闻道东旌发,离情浩不收。水知随去鹢,山亦恋行舟。

想像经鸥渚,微茫过虎丘。别颜须一接,乘暮进江流。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六十三 闵贡

明代 黄省曾

仲叔高栖,藏宝迷国。一介弗取,卓然贞白。□牒司徒,寄形安邑。

枯槁当年,风流九域。

丽媚曲一首

明代 黄省曾

佳人年十四,吹气胜兰香。一曲庭花落,馀音绕杏梁。

龙绡缠紫袂,锦帐掩明妆。若非琥珀佩,焉得动君王。

哭祝京兆希哲二首 其一

明代 黄省曾

绝代才华海上居,白头才得谒公车。为文可作千金卖,倚马真誇七纸书。

但使有怀同阮籍,不妨无路荐相如。柴桑人去空开径,愁见新杨绕故庐。

访明慧禅师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幽人巳趁桂萝裳,古刹还求鸳马乡。物外灵花偏谓好,山中红日倍疑长。

仙莺巧和禅琴媚,帝草鲜承客履香。超秀不嫌无世侣,支公开径足游翔。

赠别草陵山人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南方一黄鹄,抗志在蓬昆。举翮青冥上,哂彼鸡鹜樊。

矌览翱四海,择对鸾鸑言。秋飙吹盘游,落我桃花源。

宣歌肺肝粲,展调风雅骞。听之再三羡,可与泗夏论。

不羞阮家贫,芝薇荐壶樽。寻渡越水深,还乡翳文园。

聊鼓高山音,天际送孤翻。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六十五 严光

明代 黄省曾

吁嗟子陵,少与龙潜。飞腾天位,书玉连连。北军亲就,内榻同眠。

富春之滨,客星皎悬。

登尧峰山寺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拂霄陟尧峰,缘崖兴何逸。辉辉翠微上,犹悬尧时日。

湖上七十峰,朝与云相出。逍遥古松下,游行趣非一。

原中阴色殊,潭间鸟飞疾。天籁流梵空,香气暧僧室。

忽生税驾心,顿使殷忧失。

江行早眺言怀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春去夏来常水宿,苍茫万里看朱旭。山色遥开茂草碧,江流半是浮萍绿。

谁辞龙卧傍尘埃,自笑鳌连钓溟曲。焉知足下无青云,不见双双举黄鹄。

宴客园闻乐二首 其二

明代 黄省曾

胜集张名乐,华轩有艳闻。别成单赴节,五合总流文。

柳折全披怨,梅飘半落芬。始知扬妙曲,一奏可停云。

惜别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欲别更淹留,摇摇江上舟。片时杯共把,千里影孤投。

行子若蓬转,居人惟梦求。宜看恋国水,不作背乡流。

新饰斋中作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小构吴宫畔,鲜云绿野披。药苗巳弥蔓,杨柳尽成丝。

凤凰集玄上,鸳鸯加屋垂。于此就贤业,蓬蒿何足悲。

读史记咏屈平一首

明代 黄省曾

上官夺宪令,怀王麾左徒。离骚光日月,其词郁芳敷。

西秦虎狼国,宁肯捐商于。赤子斩八万,血流丹阳波。

大困蓝田战,薄言汉中和。张仪挽郑袖,柰尔蛾眉何。

楚秦虽婚姻,屈平雪涕不可行。鸾旂旆旆武关去,至死空含归郢心。

令尹迁令人,江南吟江滨。芳草对愁颜,渔父见枯形。

溘然甘心葬鱼腹,不以煴蠖摇其贞。因与汨罗水,同垂千载名。

废书叹孤洁,诵言忽沾衿。古来鸡雉翔且舞,独彼凤鸟生无晨。

苍蝇邑犬何营营,霜秋感激怀沙臣。

咏合欢黄葵一首

明代 黄省曾

接叶深为翠,双葩浅作黄。因怜合欢意,纱幕覆鸳鸯。

赋得轻燕逐风斜一首

明代 黄省曾

三月雕梁燕,飞飞弄景韶。采乘花雨度,斜趁柳风飘。

语幕侵歌丽,回帘逐絮娇。赵家魂不散,金屋尚逍遥。

咏贪人一首

明代 黄省曾

绾牒事钱刀,登津萃篚苞。窃缗如盗镪,肥箧乃民膏。

宦鹢成适舸,皇车即市轺。铜陵图食鼎,金穴买簪貂。

出宰争华县,分司夺势曹。讼临陶白胜,荐举郑罗超。

郿邬荣心慕,邪渊奋首翘。辇珠投暗室,舆贿伺昏宵。

噬虎无全窟,搏鹰有破巢。怀青骄丽满,婴赤惨沦漂。

人也贪何极,天乎道本昭。悖来终暴出,潜取必明消。

攘积虽终世,倾颓在一朝。善馀门自庆,恶树户当凋。

不见先王器,为文警墨饕。

江南曲三十首 其二十七

明代 黄省曾

九逵担杂英,朱门竞相买。国花委青郊,零落无人采。

北固一首

明代 黄省曾

北固转南川,丹徒挹紫莲。柳风含画鹢,芳草接长天。

客尽黄金橐,魂消宋玉篇。故乡回首忆,明月送清弦。

黄省曾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63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