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元伯西归

送元伯西归

宋代 黄庶

饮者为量无大小,要于醉焉而已矣。
乃知一饮一石徒,醉乡欲到无几尔。
我幸俸薄饮不多,酩酊造次有余味。
有时酒伯投客辖,斗筲往往众所鄙。
近得元伯东海滨,饮少好吟性相似。
山青月白得意时,相对觞咏不能已。
直到千古醉者心,名利莫可污其埃。
乘兴弄笔窥造化,混沌窍凿可倒诣。
须臾椽杵成巨轴,更唱迭和若宫徵。
今公官满舍我去,独有姓名碑百里。
踟蹰预恐春风来,青草坐见饮地起。
诗须数寄续百篇,无使尘埃昏纸尾。

诗人黄庶的古诗

樊侯庙

宋代 黄庶

阴森樊侯庙,古木澧水傍。
兹民畏如生,奔走豕与羊。
家家奉侯讳,若在父母堂。
我来憩行役,再拜奠公觞。
缅思英豪姿,名与此水长。
风偃众树枝,拟若怒鬣张。
阴官有兵师,想在贲育行。
今兹戎虏骄,内为府库疮。
安得七尺躯,长戟再激昂。
横行匈奴中,庶以康肺肠。

游石池潭

宋代 黄庶

吾家溪潭动百尺,坐见游鱼可倒指。
月明无风水不动,钩丝鉴中出朱鲤。
乘閒具酒席草岸,呼网一举常百尾。
鱠霜炙玉眠鸱夷,树挂落日醉不起。
几年手板负青山,趁鱼舷声不入耳。
凉秋九月役吏事,瘦马奔走黄叶里。
有酒不得好景饮,访古或问刍牧子。
指我石池十里近,苍苔畏崖碧无底。
楚王北游叹寂寞,创奇造幽有遗址。
我来徘徊知是否,废兴尽可付流水。
仿佛故溪在吾目,濯手漱齿有余思。
开樽喜与风景遇,芦花入杯劝人醉。
渔翁有意助酒卮,青竹尽日垂空饵。
我疑溪灵靳异景,不遣红鳞满人意。
人生天地未归客,计较贵贱羞犬彘。
当须醉倒载月归,不信乡梦留下止。

赋闻角

宋代 黄庶

角本金鼓俦,独主昏晓色。日收云气黄,月斜霜露白。

征夫朝夕闻,泪落甲铠黑。时平腐櫜鞬,白首眼不识。

严城重启闭,不废角人职。老农鼓腹听,安识天子德。

看春牓偶成

宋代 黄庶

每看春牓独嗟咨,蹭蹬尘埃已十期。
韩老有知应笑我,归时无计只凝儿。

中秋夜月

宋代 黄庶

人间共赏中秋月,酒社诗家意味长。
天上必应霜露早,桂丛凋尽饱青光。

和白云庵七首·醒石

宋代 黄庶

老僧拂拭待游者,云骨一片莓苔青。
尘埃万事心若醉,到此不觉令人醒。

赋小桐

宋代 黄庶

小桐才几尺,气压百岁樗。雨露意未饱,风月韵已孤。

凤凰肯寂寞,燕雀空踟地。天地有和气,想为桐之腴。

我愿刳作琴,献上九重居。坐使薰风还,虽死骨不枯。

暑轩夜坐

宋代 黄庶

夜气入庭树,小轩坐前檐。
清风动巨箑,浮云卷重帘。
月迟待交旧,蚊噪憎谀谗。
轻凉若可买,金愿量谷岩。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怪石

宋代 黄庶

山阿有人着薜荔,廷下缚虎眠莓苔。
手磨心语知许事,曾见汉唐池馆来。

和刘卿材十咏·耕者

宋代 黄庶

四海兵今息,耕夫未得知。
黄梁不敢吃,碗尚半蒿藜。

谢崔象之示诗稿

宋代 黄庶

古乐治情性,故使风俗完。
郑卫入人耳,雅正声日殚。
教化走薄恶,靡靡如转丸。
全音不可见,来往寂寞间。
我疑至和意,独落诗人肝。
或以鸣道德,或以伤忧患。
存者三百篇,兴寄青与丹。
至今如清风,留在乔木端。
敦厚久衰落,坐见王泽乾。
后世其得者,或谒道之门。
失者抱大羹,竞下咸与酸。
最晚李杜出,遂将风雅坛。
内以康心脾,睥睨万物根。
予早酷爱慕,强把屈瓠鑽。
当食对藜藿,诵之若熊蹯。
崔子我同好,韵字嗟璞浑。
其诗长於适,意趣犹捭豚。
巨轴逾百篇,抵我轻欤璠。
得之忘睡眠,夜拭瞳膜昏。
若游金貂市,时见太古冠。
淡泊路久茀,共约锄榛菅。
当结明月期,与君酌醇源。

依韵和无阳杨令九日羊川乡同小饮之把

宋代 黄庶

青帘白屋得新醅,坐待村童买果回。
旋撚野花为泛菊,更寻山路把登台。
世途已把灰已死,樽酒聊同笑口开。
多谢晚禽知客意,歌吟来往劝余杯。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 其二 思山斋

宋代 黄庶

吴儿心著吴山深,终南满目不自慰。有时蝉蜕书几边,梦到五湖千里外。

市得笛竹簟因成诗

宋代 黄庶

八尺枯冰簟肱筒,小轩拂拭趣谁同。樽前声负千杯月,窗下光赢肱枕风。

易向曲肱增旧意,诗因仰看有新功。蠹书围绕高眠处,梦与尘埃路不通。

和白云庵七首·明月台

宋代 黄庶

老僧山中嫌月窄,夜夜独上高高台。
四边不肯着闲树,故要满坐清光来。

伊川喜雨

宋代 黄庶

尺雨乘春尉望深,家家仓廪一年心。
伊川父老还知否,此是随车傅说霖。

和白云庵七首·宴坐台

宋代 黄庶

老僧坐见万物空,往往终日居此台。
破衣兀坐若枯木,山鸟不怕行莓苔。

和白云庵七首·白石涧

宋代 黄庶

林间旋叠石为路,日日自汲涧底泉。
老僧意趣似童子,洗手濯足听潺湲。

饮张承制园亭

宋代 黄庶

小园岂是春来晚,四月花飞入酒杯。
都为主人尤如事,风光留住不教回。

隐真斋庭多怪石小诗求数株

宋代 黄庶

曾经禹贡清泉骨,今是莓苔几世孙。
知君突兀满庭下,乞我雨中云数根。
黄庶

黄庶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