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刘卿材十咏·耕者

和刘卿材十咏·耕者

宋代 黄庶

四海兵今息,耕夫未得知。
黄梁不敢吃,碗尚半蒿藜。

诗人黄庶的古诗

和百塔寺四首·芳亭

宋代 黄庶

峨峨佛屋瘦四海,志士叹息伤容颜。
高僧淳拙有深意,独自结茅山水间。

和白云庵七首·白云庵

宋代 黄庶

白云无种满地生,有时出山为雨露。
老僧惆怅望云归,尽日庵前自来去。

署中新栽竹

宋代 黄庶

移作亭园主,栽培霜雪姿。
不辞桃李笑,只待凤凰知。
少已留风住,疏宜待月筛。
相看时一醉,谁道小官卑。

和陪丞相听蜀僧琴

宋代 黄庶

百年生计一张琴,敝轸枯弦抵万金。
世上几人曾入耳,樽前此日是知音。
清风明月虚无境,白雪阳青寂寞心。
莫讶南薰沉听久,致君基业用功深。

赋辘轳

宋代 黄庶

火云旱风苗欲死,曲木直绠寒泉深。耕夫泪湿原上土,老圃顾盼轻黄金。

次韵和雪霁游西湖

宋代 黄庶

雪会游人意,元朝变物华。
醉乡银作界,诗客玉为家。
鱼影纹冰縠,禽踪篆霰沙。
余英恐销尽,目断夕阳霞。

市得笛竹簟因成诗

宋代 黄庶

八尺枯冰簟肱筒,小轩拂拭趣谁同。樽前声负千杯月,窗下光赢肱枕风。

易向曲肱增旧意,诗因仰看有新功。蠹书围绕高眠处,梦与尘埃路不通。

过建成侯庙

宋代 黄庶

鸣鸱古木末,饥鸟啄腐柯。
下有黄侯宫,清风在藤萝。
公昔为刺史,俗若闺门和。
德铭颍人心,千载不可磨。
至今奉如生,慢侮莫敢过。
破祠望道路,丹檐独峨峨。
春秋赛豚肩,里巫日婆娑。
牛童不知此,来往夕阳歌。

送刘孟卿游天台雁荡二山

宋代 黄庶

治源先生高七十,山水病僻不可瘳。
灶无炊烟不顾计,穷幽极怪如仇雠。
有时清风明月对景,霹雳拔却大树不回头。
四方泉石朝入耳,杖屦百里夕已投。
大笑箕山不敢出,走避轩冕岂自由。
天台雁荡泼上心,暑焦毛发不肯留。
索纡长淮下平席,倒指计日观怒涛。
君诗功刻造化骨,吴越气象当先愁。
古今吟力未到处,好句愿备幽人收。
此行诗是图画画山笔,归日借我目一游。

送元伯西归

宋代 黄庶

饮者为量无大小,要于醉焉而已矣。
乃知一饮一石徒,醉乡欲到无几尔。
我幸俸薄饮不多,酩酊造次有余味。
有时酒伯投客辖,斗筲往往众所鄙。
近得元伯东海滨,饮少好吟性相似。
山青月白得意时,相对觞咏不能已。
直到千古醉者心,名利莫可污其埃。
乘兴弄笔窥造化,混沌窍凿可倒诣。
须臾椽杵成巨轴,更唱迭和若宫徵。
今公官满舍我去,独有姓名碑百里。
踟蹰预恐春风来,青草坐见饮地起。
诗须数寄续百篇,无使尘埃昏纸尾。

次韵元伯初夏南洋河即事

宋代 黄庶

芳菲已去绝音尘,临水踟蹰景又新。
应是溪源来最远,落花流水洞中春。

教绳权学书偶成

宋代 黄庶

文字有缘曾弄墨,见来官小免咨嗟。
喜将笔砚传生计,不失诗书作世家。
字识姓名能指点,写因梨栗不倾斜。
着鞭莫落时人后,三十尘埃监汝爷。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思山斋

宋代 黄庶

吴儿心着吴山深,终南满目不自慰。
有时蝉蜕书几边,梦到五湖千里外。

元伯示清水泊之什因和酬

宋代 黄庶

十年不踏故溪上,有时梦去千里游。
每思鱼行鉴中见,青衫手板如仇雠。
秋风鲈肥美无价,莫怪张翰不可留。
前日诵君清水吟,胸中突起百尺愁。
儿牵女婴走尘土,百年一半如弃投。
清风明月无界畔,白首愿作山中侯。
君诗写出渔者意,老景一片在目眸。
清泉钓舟未入手,聊可观诵忘吾忧。

和象之雨后望少室山白云

宋代 黄庶

尘埃奔趋插手板,十年已卖山中闲。
相逢少室若交旧,白云与我开容颜。
风驱烟气云敝幕,天覆碧玉无瑕瘢。
我疑岳神宴天上,扫洒伊洛为图看。
又疑山鬼有寒税,纩絮万叠输阴官。
色如可餐无厌饱,颇梨为甑炊琅玕。
去去不观不能已,一里回首百据鞍。
长安许生以画名,闲暇拂拭新素纨。
能求山高水深趣,常恐造化在笔端。
每观云泉得意处,拟写男女家其间。
今对异景惭首鼠,愚若犬彘编槽栏。
君诗托我有深意,明月一杯心往还。

和刘卿材十咏·牧竖

宋代 黄庶

逐处随青草,生来不识愁。
旱田乾欲死,拍手也须讴。

下棋

宋代 黄庶

古人欲写得丧形,万事画在方罫内。
黑白胜负无已时,目送孤鸿出云外。

登扶风王宗元山亭

宋代 黄庶

云收南山头,太白青崔嵬。
我有泉石梦,坐对怀抱开。
小池数斛水,涉鸟来毡毸。
遗翎与行迹,纵横在苍苔。
忆得钓矶上,到家如一回。
蔬畦参差绿,采掇助酒杯。
痛饮翎能去,绕竹犹徘徊。
主人林岩癖,笑傲苍烟堆。
心忧百里病,良田正黄埃。
欲知主人喜,雨抱山脚来。

谢赵太傅遗聚米图经

宋代 黄庶

文武生贤子,羌图帝所多。
始欣知马援,终叹失廉颇。
苍鼠巢遗稿,黄埃锁旧戈。
远人犹偃蹇,掩帙泪滂沱。

饮张承制园亭

宋代 黄庶

小园岂是春来晚,四月花飞入酒杯。
都为主人尤如事,风光留住不教回。
黄庶

黄庶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11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