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黄廷用
三月花开十里香,千红万紫弄春光。不知午雨来何急,出郭看花转觉忙。
中丞刘带川招福州西楼观竞渡 其二
汀蒲漠漠水盈盈,复有江花相映明。夹岸旌旗摇日色,太平箫鼓泛春声。
丰乐亭 其二
羡此民风何太古,邦人相见每从容。田中滞穗堪遗寡,廪衷多稌合庆农。
酒熟漫寻芳草地,诗成偏在白云峰。紫薇泉畔栖霞客,秪有神交一梦逢。
绍兴谒相公李渠师少渠中翰作主 其二
此邦山水闻绝奇,今日始登越望台。纵使□工图不得,天风万顷海涛来。
赠徐蒙泉主教慈溪
湖光山色名天下,文彩风流尽俊人。共羡高轩从赤汉,遥将飞旆出红尘。
珠玑万斛谁相识,桃李盈门总是春。从此传经虚半榻,江南秋雨梦魂新。
游东林用韵二首 其一
拥衣步屧到东林,云覆茆斋曲径深。昼静苔侵茶灶冷,地偏竹绕树屏阴。
蝉吟古树风声细,鱼跃方塘日影沉。醉卧藤床忘去路,麻姑樽酒故人心。
秋夜同沈省斋玉河看月口占赠之入济 其一
步月河梁喜及秋,相看月色照东流。无情最是城头月,流水何心管别愁。
寿图 其三
万朵芙蓉削不成,秋来苍翠更分明。瑶台坐看天心冷,閒数飞云过太清。
春日送陈主教 其一
春日春杯春色晓,春衫策马动春云。燕山春树眇何许,一路春风日送君。
衡守蔡白石月夜见过赋此别之
东京词藻爱中郎,乍见论心喜夜长。清院风声传玉漏,寒阶月色听琼章。
明朝少别成千里,经岁相思各一方。郡国汀洲兰芷满,春来归雁自衡阳。
柏子漂 其一
丰山迤逦来何许,山下一潭广且深。中有五龙能作雨,旱时三日洒为霖。
当年驻跸多神贶,昭□祠宫出帝心。宸笔奎文光汉碣,共传柏子是桑林。
谒武穆庙次壁间韵 其一
书生早计识权臣,事主肝肠越与秦。南渡已随流水去,空怜祠下吊忠人。
赠尚仰山巡察苏吴 其二
□□□□□□□,□□□□□□□。□□□何秋草没,荒原枯骨晚鸦多。
舟中仍习青龙战,车外曾闻白苧歌。恩重秪留孤剑在,生平壮志易蹉跎。
赠祝九山以户部尚书郎为德府长史 其二
羡尔黄金台上客,悠悠扬旆下兰台。曳裾暂远红尘苦,授简偏怜边雪才。
回首花边新酒伴,同声天上少诗媒。那堪秋日遥相送,蓟北云飞两半来。
寅卿赵柱野督牧江南中秋有怀
八月潮应大,江平月正明。知君不能寐,何处独含情。
击楫波千顷,倚楼笛一声。永阳山上盻,天气逼人清。
登醒心亭
夕阳人渡小桥东,隐隐云屏入尽中。醉里同游谁独醒,半轮明月挂前峰。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其三
八月边城秋色阑,壮士酣歌谁苦寒。争欲开关击胡虏,生擒酋长入狼山。
乙丑冬重过古囊 其五
飞锡从初地,布金种福田。兽蹲承跌座,鸟喜结花毡。
芝产灵池润,松滋甘露偏。禅心明皎月,兹事已千年。
赠茅见沧太史册封
九重册拜召陵王,玉帙金符下建章。天遣词臣临瀚海,人传圣帝重宗潢。
使舟东泛吴门水,宫服遥分汉署香。白发相看春自好,西湖时映紫云光。
赠太史裴内山册封省觐
宫函春日下龙城,珍重君王遣使情。汉室金枝初就暖,故园芳草亦含荣。
古稀袍彩翔云丽,上节灯花带月明。正是銮坡新赐宠,玉堂词曲奏长生。
招隐 其二
六朝宫殿没苍苔,往事江流去不回。惟有龙光犹未歇,夜深偏照读书台。
黄廷用
(1500—156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347篇诗文
题月洲
题方洲
总制胡梅林西湖作主
榕城春日
癸亥正月既望先大夫思轩公忌辰志感 其一
龙冈张年兄分别德州赋二律 其二
赠东谷之南归 其一
游东林用韵二首 其二
赠太史李石鹿奉诏省觐 其一
庚子腊上祈雪西苑越明年元日不受贺从祠曹请令朝官金水桥南行礼雪 ...
赠分守沐任斋入贺万寿 其二
袅袅旌
寄适 其四
东村兄观灯赏莲酌月种麦四时吟惠教漫兴次答 其四
赠陈龙溪同年守通安
南岳纪游 其九
秋夜同沈省斋玉河看月口占赠之入济 其四
春日偕友人登崇文楼 其三
赠友人游太学归东广
门士俞应和出守处州道由滁阳留之信宿志喜 其一
丁巳中元过济上同友人户部主政袁民悦饮南池次鹅湖公壁间韵 其一
南岳纪游 其八
中秋雨约不遂
游九鲤湖纪兴 其三
秋夜同沈省斋玉河看月口占赠之入济 其三
乙丑冬重过古囊 其一
题棕庵 其二
次龚云冈宫谕赏莲韵 其二
题棕庵 其一
饮成国朱公南庄 其一
赠张严亭兵宪建宁
寄适 其一
对莲 其二
东村兄观灯赏莲酌月种麦四时吟惠教漫兴次答 其三
过分水关
小至雪次韵 其二
马院蒋督牧江南中秋有怀
蒋侍御毅所尊公以大尹致政寿日寄贺
赠一山邹宪长之任河南
紫霄用韵
赠刘鄂驾古冈之任夔州兼省觐 其一
古囊
南岳纪游 其七
赠会稽尉
冬至院中斋宿次张学士水南韵
元日试笔 其二
赠矢田王谏议归养
招隐 其一
赠太史亢水阳册封
驾往西陵 其二
丁巳九日同寅卿卢涞西戴晋庵登高四首 其三
过吕梁洪 其二
丁未除夕次郑谏议于野韵
龙潭 其三
赠郭锦衣跃泉 其一
赠文选许石城升南太常少卿之任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