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新城彭元履赈米卷

题新城彭元履赈米卷

元代 黄镇成

君不见东门冠盖如流水,武断称雄跨州里。又不见北里笙竽声沸空,千金结客五陵东。

董家岂无储粟坞,卢家亦有多田翁。京坻倚叠誇红腐,一粒何曾到鱼釜。

漫令馋客长饥涎,寂寂朱门锁烟树。何如旴水彭徵君,发粟尽活饥年民。

相逢相语无德色,况受朝省酬官勋。阴骘冥冥天福善,八十童颜身更健。

只今生子又生孙,举义除残保乡县。彭家世世名义敦,食报定似于公门。

须留铁壁障江表,河润不隔闽山云。

诗人黄镇成的古诗

赠黄汝楫

元代 黄镇成

吾邦文献邦,江夏实著姓。自从唐叶来,忠孝溢郡乘。

天朝跻仕版,先后相辉映。亢宗入省郎,孝友根至性。

乘时起书佐,弱冠师法令。骅骝丰骨奇,雕鹗羽毛劲。

历块云路阔,抟风海天迥。五羊城郭深,八桂云山胜。

归来陟藩阃,晨夕奉温凊。薇垣开省署,咫尺郎星应。

乘遽入乡国,长吏各郊迎。既勤松楸省,亦展桑梓敬。

亲朋慰所望,尊酒更相庆。祝子践华级,勉子崇德行。

他年互扬历,一一树佳政。江空岛石出,霜落天宇净。

驱驰迫使事,水驿舟可榜。去去三神山,相望发孤咏。

独有岁寒花,殷勤为君赠。

麻姑一宿

元代 黄镇成

绝谷寒声浅,阴堂翠色交。拓书摩藓石,炊黍入烟梢。

瀑落投龙洞,云归养鹤巢。谁能招我隐,未用解人嘲。

春雨南田书事 其三

元代 黄镇成

草径交塍畔,花村曲水隈。夜灯邻屋语,晨弩猎人猜。

石阁云低树,溪添雨没苔。已无机事到,终日面崔嵬。

虎溪三笑图

元代 黄镇成

栗里先生不鼓琴,偶携明月到东林。白云满地苍苔湿,流水一东春雨深。

归路已忘言外意,过桥谁识笑时心。人间俯仰成陈迹,传得高风说到今。

南山紫云山居 其一

元代 黄镇成

一宿南山顶,仙凡此地分。河明疑有浪,天近更无云。

月色初秋见,泉声彻夜闻。红尘飞不到,甘与鹿为群。

春日行近山 其二

元代 黄镇成

门外山童扫落霞,问师还只在山家。推窗引客云边坐,自扇风炉煮雪花。

章子渔白云崖

元代 黄镇成

越城高倚白云崖,崖下华堂向水开。千嶂落霞秋树老,一江疏雨暮帆回。

清樽款客称文举,綵服娱亲忆老莱。何日膏车从子去,赋诗因上雨花台。

答陈季权贻新历

元代 黄镇成

山中无历纪流年,不记春深欲种田。正朔又新颁郡国,封题犹及到林泉。

凤声吹律时成岁,龙角回杓斗振天。白日舒长同化国,沧洲閒理钓鱼船。

富沙道中

元代 黄镇成

溪上北风天雨霜,野田高下散牛羊。前村落尽乌桕叶,无数人家在夕阳。

秋日杂兴五首 其三

元代 黄镇成

阴云垂四方,炎谢气将凛。忽听秋霖声,中宵警孤枕。

所忧在田稼,耿耿不能寝。昨日出南郊,喜见粳稻稔。

芃芃冒蹊遂,趋穫得高廪。庶供科役馀,足以劳炊饪。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 其五 庐山

元代 黄镇成

庐阜山阳几胜游,朅来重为虎溪留。千寻瀑布云霞冷,九派江流日月浮。

白鹿盘盘高洞晓,黄花采采故园秋。东南更有名蓝在,莫道诸方讯已周。

春夜听雨有怀 其三

元代 黄镇成

天上仙人玉笋班,殷勤赠我翠琅玕。相逢不复伤迟暮,知己能倾一语难。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五 北桥春舫

元代 黄镇成

北桥桥下春水生,画桡两两蛟龙争。晚风楼畔珠帘捲,倚棹何人听玉笙。

乘凉

元代 黄镇成

借屋依乔木,乘凉惬病身。日回山有影,风远竹无尘。

除地平施榻,攀条侧挂巾。应携庞老宅,真作鹿门人。

杭川八景 其四 七里春涛

元代 黄镇成

滚滚桃花浪拍空,茫茫东去势何雄。禹门三级浑如许,应有潜鳞此化龙。

春日郊行

元代 黄镇成

春郊冉冉散晴晖,芳树频闻一鸟啼。山驿水流花落尽,石田云暖麦抽齐。

禅房凿路当岩半,钓屋维舟近竹西。行过野桥人语近,寻源应到武陵溪。

南山紫云山居 其七

元代 黄镇成

竹露连岩际,松风满坐隅。水舂如有节,山鸟似相呼。

暑雨收崖蜜,晴云斸土酥。月高秋万宇,身世一冰壶。

题牛背醉归图 其二

元代 黄镇成

岁久携家住白云,春风行乐任天真。颓然醉貌衣冠古,应是鹿门山下人。

学稼

元代 黄镇成

学稼存吾事,居山乐有年。地收钟一亩,人籴斗三钱。

晓雨丹林外,清霜白雁前。为谋鸡黍具,邀客共谈玄。

松江欸乃题李复礼松江渔者图卷 其二

元代 黄镇成

钓鱼莫钓斑子肥,榜舟莫近彭郎矶。矶头日日风和雨,彭郎吹浪湿人衣。

黄镇成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 234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