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翰林院南新辟三圃

翰林院南新辟三圃

明代 黄仲昭

玉堂有隙地,清旷当南隅。方春旷微雨,草色成荒芜。

今年辟三圃,于以种嘉蔬。开云作畦垄,引水疏沟渠。

纵横数十品,生意盈阶除。朝来零露瀼,绿叶清阴敷。

菜根有真味,颇胜梁肉腴。嚼之苟不厌,百事俱可图。

伟哉信名言,千载当师模。

诗人黄仲昭的古诗

鲤湖纪游十首和先辈龚司训韵 其五

明代 黄仲昭

幽潭百尺众流钟,下瞰深崖一脉通。胜槩应从天地辟,人间风景迥难同。

琴书真趣为三山王用忠赋

明代 黄仲昭

伊人爱文雅,夙志不外慕。琴书日自娱,萧散澄神虑。

宝鸭风微薰,藜灯雨初度。膝上罢丝桐,床头披竹素。

烦襟日以清,至理日以悟。俯仰天地间,悠然有真趣。

予亦契兹怀,苦被微名误。劳劳西复东,流俗共驰鹜。

有琴庋高阁,有书闭深户。红尘汨天真,欲避不能去。

安得谢浮荣,相从竟朝暮。

题周广德翠渠亭次周鹤洲韵

明代 黄仲昭

翠渠绕舍净无埃,渠上孤亭傍竹开。数载各因微禄去,今朝同载小舟来。

闲听啼鸟裁诗句,笑对青山酌酒杯。情景留人归未得,隔林已见晚鸦回。

下皋杂咏 其十一

明代 黄仲昭

残书读罢启房栊,散步东风遣病慵。门巷翛然篱落矮,隔邻遥见夕阳舂。

春风归省送同年刘述宪

明代 黄仲昭

曲江花发春融融,看花踏遍香尘红。九重有诏赐归省,紫骝玉勒摇东风。

堂上萱花荣晚节,献寿瑶觞春酒洌。相期早向五云中,重绍尚书旧勋烈。

送黄石体行任湖广副理问

明代 黄仲昭

君从故乡来,握手长安道。满眼尽交游,何如同姓好。

旅馆幸连床,朝夕资论讨。时复酌金罍,花前共倾倒。

相爱见天真,赖以开怀抱。昨日拜新恩,锦衣炫晴昊。

笑买楚江船,匆匆出蓬岛。离尊怅初尽,烟起河桥草。

扬帆入烟去,沧江空浩浩。感君平日情,忧心惄如捣。

何以慰渴饥,贞白期自保。

鲤湖纪游十首和先辈龚司训韵 其七

明代 黄仲昭

帘捲珠宫月满床,清风细细袅炉香。病躯无计堪调摄,安得还丹一粒尝。

题林君叔孟秀远亭二首 其一

明代 黄仲昭

系马幽亭久未旋,亭前景物各争妍。倚天晴翠千峰出,绕郭苍烟万井连。

花影乱侵徐孺榻,莺声巧和伯牙弦。因君欲买西邻地,风月平分过暮年。

题仙溪张氏一乐堂庆寿图

明代 黄仲昭

灵椿萱草并鲜妍,玉树芝兰复满前。共倚蓬壶看春色,从教沧海变桑田。

三山林教谕先生挽诗

明代 黄仲昭

蚤际风云登月窟,旋承雨露下天除。棘闱多士推衡鉴,芹泮诸生仰范模。

浮世功名归一梦,朝阳文彩见三雏。褒封况有双鸾诰,万丈龙光照故墟。

予到官甫二阅岁顿觉老态日增因赋二绝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忆别乡园岁两徂,当年玄发尚盈颅。故人久别重相见,尽说今吾非故吾。

别东岩偶成三首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世事纷纷役此身,林泉无计日相亲。山灵应笑今归去,依旧胸中万斛尘。

送刘景辉先生教谕万安

明代 黄仲昭

花飘红雨点征鞍,教铎遥持向万安。珠玉一囊吟卷重,虹蜺万大剑光寒。

谈经自识膏粱味,入馔宁嫌苜蓿盘。桃李满门培植久,春风取次进金銮。

赠大田驿丞彭籍三首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大田驿舍偶逢君,问是安成宦族孙。空谷足音心自喜,平生迹异底须论。

赐宴琼林和同年韵

明代 黄仲昭

锡宴琼林集缙绅,风轻帘幕净无尘。紫笙吹彻钧天曲,绿醑分来湛露春。

乌帽花偏恩渥重,锦衣日映宠光新。小臣未效涓埃报,但诵周诗答至仁。

败苇䳺鹑

明代 黄仲昭

天上纪星曾取象,诗中托兴久知名。鹍鹏虽大那能似,空自骞腾上太清。

题山水图送宋汝勤赴安州学正次刘学士韵

明代 黄仲昭

安州我旧游,风景如看画。黉宫清绝隐林塘,别搆茅亭芳树下。

诸生幽抱此倾写,舞雩咏归同雅雅。君拜新恩教此州,官清地僻心境幽。

榱桷栋梁收拾遍,大手还修五凤楼。嗟我别来今几载,披图犹认旧沧洲。

今日题诗送君去,明日空望停云天际头。

题芦雁扇和李君唐英韵

明代 黄仲昭

相呼相唤下回塘,秋水芦花一望长。万里云霄身未达,数声嘹唳送斜阳。

题四景山水图为李生时爵赋 其三 秋景

明代 黄仲昭

风高霜叶稀,潦尽寒潭碧。斜阳罢钓归,浊酒聊自适。

冷笑世途人,劳劳不遑息。

下皋杂咏 其十二

明代 黄仲昭

未甘奔走混风尘,买断青山学隐沦。牟麦登场蚕作茧,林泉终老未须贫。

黄仲昭

黄仲昭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53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