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客中四时词 其三

客中四时词 其三

明代 黄仲昭

荷落一池风,菊开三径雨。无穷离别怀,况听寒虫语。

诗人黄仲昭的古诗

题仙溪陆世徵活水亭次郡守丁石崖韵 其一

明代 黄仲昭

亭前静坐暗闻香,活水流花入小塘。闻说个中长若此,幽奇不独在春阳。

谢友人惠锦菊月下白菊二株三首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鲜葩灿灿吐奇芬,截得天机锦绮文。病眼摩挲吟看久,愁怀应减两三分。

题常思岭兰若二首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蓬莱何处觅仙家,小刹闲吟兴亦赊。门外有山都是竹,庭前无地不栽花。

半生牢落多行路,几度经过此啜茶。日暮又投山驿去,回看楼阁倚云斜。

寄华岩寺默堂上人诗四首 其三

明代 黄仲昭

夏日寻幽到上方,清阴满地午生凉。雨过山色重重好,风度荷花阵阵香。

诗景百般行处有,尘缘万种坐来忘。云扃叩遍无人见,惟有残书满石床。

同昭武刘太守王贰守万通守游西峰寺三首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林外应疑无路入,道傍惟见有僧迎。行行渐觉招提近,隔崦时闻吠犬声。

赠松楼玉上人歌和张坦斋韵

明代 黄仲昭

上人风度温如玉,况复文雅超凡俗。闭户翻经戒行修,登堂见客容仪肃。

有时泚笔临古书,有时引水浇新竹。或从泉石共徜徉,或与云月相追逐。

老予借榻两经春,青眼相看情愈笃。校书永昼每烹茶,酌客清宵频剪烛。

同袍幸有坦斋翁,时听清吟散烦燠。上人亦学参诗禅,讲论时时见心曲。

修纂于今已毕功,分手将归故山麓。短歌一阕写离怀,回首南山烟树绿。

题葡萄为林君伯正赋

明代 黄仲昭

老藤偃蹇露颗悬,恍惚骊龙抱珠眠。只恐风云一朝会,奋迅直上苍苍天。

题水纯礼户部山水图三首石室薰风 其三 玉湖霁雪

明代 黄仲昭

天孙夜剪银河水,散作琪花满水卉。平湖万顷如月明,老龙惊舞澄潭里。

我昔钓雪苍苔矶,饱吸清气归吟脾。羸马别来成底事,但觉尘土缁人衣。

何日扁舟棹晴雪,湖心洗我襟怀洁。

癸酉仲秋得老母家书有感

明代 黄仲昭

慈闱一别几寒温,冀北闽南总断魂。昨日音书凭雁到,分明珠□□成痕。

游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韵赋棹歌十首 其十

明代 黄仲昭

九曲桑麻翠渺然,数家鸡犬隔晴川。奇踪到此都看尽,还比人间别一天。

效古十九首 其八

明代 黄仲昭

凤栖在碧梧,鱼游在绿水。婉娈相因依,始终长若此。

初与君结好,期与君偕老。胡为弃前盟,隔绝千里道。

引领望轩车,山空歌浩浩。君若方春阳,妾若幽谷草。

阳光不煦妪,草色将枯槁。惟有贞白心,为君长自保。

病中与郑君思亨姜君思正索菊花二首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春初卧病及秋深,篱菊阑珊碧草侵。赖有故人相爱厚,一株无惜慰忧心。

送同年李廷章侍其尊府亚卿先生致政归安成得还字

明代 黄仲昭

恳上封章动圣颜,许随鹤发到乡关。花边献寿流霞煖,膝下承欢舞袖斑。

桥梓荣沾新雨露,衣冠光映旧溪山。五云深处群仙候,好逐春风雁北还。

题同寅洪宪副文坛风月卷次韵 其一 次李若虚韵

明代 黄仲昭

红烛清尊岂偶逢,十年同听禁垣钟。豪谈发处风生席,白战酣时月映松。

应务羡君才独裕,济时愧我术偏庸。人生适意应为福,底用凌烟阁上封。

效古十九首 其五

明代 黄仲昭

中城有危楼,万象势尽低。飞檐象华采,杰栋凌云霓。

楼中有少妇,良人久乖暌。有时歌声起,秋风共凄凄。

秦筝清且哀,调与歌声齐。宛转不能已,青天红日西。

眼前孰知音,弦歌徒悲悽。却羡比翼鸟,一双长并栖。

东黄四景为族叔祖方轩先生赋 其一 文笔钟灵

明代 黄仲昭

石幢亭亭苍玉立,数寻遥倚西立碧。宛如大笔架立曲,壮观莆城闻自昔。

吾家聚族幢之东,人豪迭出称儒宗。咸谓斯幢作文笔,千年秀气兹焉钟。

风景依然尚如此,孕秀钟灵殊未已。云仍努力绍书香,罔俾前修得专美。

园居六咏为河南方伯丰公庆赋 其六 藕池秋月

明代 黄仲昭

藕池秋夜静沉沉,月上层霄分外明。影透青蘋游鲤散,光临红蓼睡鸥惊。

金波荡漾微风度,玉鉴澄涵碧水平。对此想应心有契,月同皎洁水同清。

贺延平刘宫霞得男二首次林见素韵 其一

明代 黄仲昭

郁葱佳气絇晴霞,维岳钟英少霞家。汤饼筵开春意蔼,沉檀香袅煖烟斜。

灵椿虽老尤增翠,萱草从今更着花。天上麒麟重孕秀,徐卿二子未须誇。

题四景山水为林君叔孟赋 其一

明代 黄仲昭

门掩青山尽日閒,纷纷朝市懒相干。交游满眼知音少,笑拂瑶琴独自弹。

题夏太常竹送周翠渠知广德州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上苑琅玕高百尺,天恩浩荡饱曾沾。一枝带得銮坡雨,洒向南州散酷炎。

黄仲昭

黄仲昭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53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