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别东岩偶成三首 其一

别东岩偶成三首 其一

明代 黄仲昭

东岩一到觉心清,便与高僧共结盟。宝地不堪今又别,山光树色总含情。

诗人黄仲昭的古诗

题四景山水为林君叔孟赋 其四

明代 黄仲昭

滕六飞花散九垓,乾坤万象变琼瑰。诗翁胸次春无限,溪上冲寒晓访梅。

下皋杂咏 其二十

明代 黄仲昭

辋川佳胜古来稀,犹欠吾庄一段奇。丹荔子栽今结实,薰风满树绛囊垂。

凌波仙子

明代 黄仲昭

拍天秋水浩无涯,尘袜凌波任溯洄。安得微躯轻似许,同过弱水看蓬莱。

题四景山水图为仙溪林廷宽赋 其三 秋景

明代 黄仲昭

幽人隐者流,翛然不外慕。空江罢钓归,寂寞秋山暮。

开樽风满楼,吟诗月当户。回看声利场,劳劳正行路。

题宋宗室郯勤孝王墓樟树图二首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何如兹树至今存,厚地深蟠百尺根。奕叶孙枝沾雨露,清阴千载庇丘原。

致仕归言怀效吴体四首 其三

明代 黄仲昭

白日不照吾肺肝,曲学阿世诚肝颜。诗书聊堪遗孙子,杞菊亦足供盘餐。

铜山铸钱彼为得,瓦瓮灌畦吾所安。自笑无能成巧宦,只合归伴沙鸥閒。

和陈吉甫韵二首 其二 春水

明代 黄仲昭

积雨平湖水接空,混茫不复辨西东。长桥柳色澄深翠,断岸桃花映浅红。

人喜兰亭流玉斝,我怀沂水浴清风。几回江上看湍急,直欲穷源路未通。

东黄四景为族叔祖方轩先生赋 长二 印池流泽

明代 黄仲昭

乌山一脉纡且长,吾宗奕叶居长阳。流水萦回自山下,到门汇入三池塘。

池塘一一方而小,昔有神僧呼印斗。知稼当年擢大魁,谓此钟灵实非偶。

祖宗积庆良已隆,流泽与此同无穷。一派今分东海上,诗书拟振前人风。

方君景大家赏菊分题得锦菊二首 其一

明代 黄仲昭

繁英千叠绝鲜明,列向华堂最可人。綵服舞时看不异,诗囊近处认难真。

月中漏泄天机巧,露里分明蜀锦新。摘泛霞觞香更好,用蕲慈寿等松椿。

游囊山寺追和柯竹岩先生韵四首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吾郡多奇胜,都无让古囊。松风回爽籁,岩桂散天香。

把酒莺啼树,横琴月到床。高情邈难写,一笑晚山苍。

和韵题周宪副墨菊二首 其二

明代 黄仲昭

老圃秋风见此花,玉人相对总无瑕。落英闻说堪延寿,好散苍生百万家。

题怡闲卷和都察院经历黄仲

明代 黄仲昭

声利劳人鬓易斑,红尘终日走间关。始知廊庙千钟禄,不及丘园一味闲。

载酒日游花屿上,携书时向竹林间。因君便欲辞轩冕,风月平分数亩山。

登辟支岩追次柯竹严先生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黄仲昭

层岩穷胜览,举首近晴空。城郭斜阳外,村墟断霭中。

野水连云白,残霞映树红。东南天更远,极目没冥鸿。

题府学正蒙斋黉宫春晓图

明代 黄仲昭

泮水三春破晓时,无边和气袭人衣。研朱细滴花间露,散帙初开竹外扉。

坛杏影斜残月坠,鸡窗声动曙光微。人生所学惟忠孝,努力相期共不违。

题壶山惜别图送友人周君归三山

明代 黄仲昭

壶阳腊月梅花发,花下吟诗一送君。求道立残门外雪,思亲望断岭头云。

旗亭此日难分手,尊酒何时更论文。明到故园如有忆,音书无惜寄来勤。

题魏宪长山水四首 其三 秋景

明代 黄仲昭

昔余早谢红尘鞅,诛茅结屋青山上。青山偃蹇如傲人,我意不与山相让。

日出群峰雾露馀,乾坤俯仰如冰壶。翠竹丹枫列图画,清泉爽籁鸣笙竽。

架有诗书尊有酒,尽洗胸中旧尘垢。升沈荣辱岂吾忧,耳目肺肠皆我有。

年来失计辞故乡,应召万里朝明光。圣恩特畀西江节,要令士俗回淳庞。

驰驱誓竭驽骀力,世路多虞苦难测。半生心事竟沈冥,依旧尘埃满胸臆。

昨宵飞梦乡山陬,看山转觉心含羞。寄语移文未须作,琴书非久归林丘。

梨岭道中十八首 其十八

明代 黄仲昭

花开不为春,路湿非关雨。空谷一声传,山川学人语。

效古十九首 其十六

明代 黄仲昭

西风起林末,物候何凄凉。芙蕖销华泽,蘋蓼扬辉光。

良人久离别,关山阻且长。新爱有佳人,旧欢从此忘。

贱妾若葵花,良人若太阳。太阳虽转移,葵花长仰望。

昨宵魂梦里,忽到良人傍。携手共言笑,欢乐犹未央。

须臾复不见,拊心重徬徨。本期鸳与鸯,一双长翱翔。

弃捐今若此,有泪空沾裳。

观斗雀

明代 黄仲昭

玉署沈沈春昼静,嘉木满庭烟翠暝。黄雀应知地势幽,呼朋引类纷成阵。

万物虽云各有营,尔形至渺良易盈。何事心中亦不平,昂头鼓翅忿且争。

两雄相持不相让,失势俱落空庭上。战声叶底乱啁啾,落羽风前飘荡飏。

须臾惊散各西东,怒气犹似横胸中。嗟尔由来气类同,胡为转眼难相容。

鸣呼世人竞利亦如此,何必临风深叹尔。

送曾郎中谢病还乡

明代 黄仲昭

半生尘土鬓成丝,谢事还家竟不疑。陶令谩因黄菊去,留侯曾与赤松期。

闲来轩冕应无梦,到处溪山定有诗。我未别君君别我,江东回首不胜思。

黄仲昭

黄仲昭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53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