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访黄宪墓

访黄宪墓

明代 黄衷

道气终窥千顷陂,贤流得拟子渊宜。人间师表今安仰,梦里形神倘见之。

姓氏吾惭江国远,王纲公际汉风移。修灵恐逐堂封尽,未奠蘋花空所思。

诗人黄衷的古诗

再和答坡山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此身元称褐袍宽,何物曾堪待所欢。无分东山携紫袖,有时西墅岸缁冠。

百年药裹供垂暮,八月莼丝谢早寒。莫倚长林叹摇落,芳华强半带愁看。

观物 其三

明代 黄衷

争巢灌木鹰何鸷,认主深庭燕不离。旧社未逢题燕客,五陵思杀射鹰儿。

三湘咏

明代 黄衷

慷慨游南州,黾勉辞旧粤。旌摇九疑云,帆挂七泽月。

苍梧魂不归,竹泪亦不没。问鵩怀长沙,哀忠酹清汨。

巫山信超遥,郢树杳恍惚。茗估贩春芽,泽卤渍江鳜。

衡峰报回雁,岳麓纪前碣。谁运鼻端斤,敢惮足下刖。

骊珠自播弄,山鬼何勃窣。向来青草桥,丛祠几芜莈。

述兴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癸卯夏四月,丁酉雷以飓。浮屠震八级,飞电市僧寓。

覸彼蹶童膺,神书如艾炷。丹迹隐可辨,暸暸触神故。

孱躯幸苟全,明灵果仁煦。午枕窹复惊,抚躬惕而惧。

缅思含灵徒,淑慝难比数。戏弄孺子情,天且示谴怒。

纵恶苟不惩,玄网肯虚措。予非甄别司,作诗告行路。

柳阴

明代 黄衷

闲园迟日柳阴中,小坐还同小隐风。旧事纵谈樗里子,野情端近紫溪翁。

巢成总贺梁间燕,缴远空嗟汉上鸿。引□共愁农候晚,劳歌相和水西东。

院北池亭次韵留咏诸公

明代 黄衷

月槛风扉夏不扃,台端谁信有闲亭。一泓止水涵天净,无数繁花得雨醒。

江汉迢遥通凤沼,乾坤浩渺失鸥汀。坐看三楚还形胜,知是神州几翰屏。

楚邸致新茶

明代 黄衷

开籯淡淡楚山馨,入眼纤纤谷雨青。便试朝宗江汉水,不烦遥涉为中泠。

归次石门望白云山

明代 黄衷

惊心鬓影临春水,落耳乡音卖晚花。断屿白沙孤艇小,远林红荔一溪斜。

早农有喜将登谷,归客无期偶及瓜。满径槐风披药草,白云山下即吾家。

丹阳登舟

明代 黄衷

山城返照上楼台,迤洒遥从北固回。委巷人归沙市散,邮亭吏报夜冰开。

暂分江火鸣铙去,讵忆风霜振策来。客思不缘贪浩渺,王程宁为岁华催。

沙冈为徐伯川赋

明代 黄衷

窈窕纡新径,平虚散晚庵。世情孤竹外,诗兴小梅南。

鸂鶒晴姿澹,鸳鸯暖梦酣。未谙花溅泪,漫伫月从谈。

稷下才何忝,隆中老更堪。屏居无俗客,遥放数峰参。

至日和峰湖却寄子章弟

明代 黄衷

气候天南不似冬,鬓容临镜却冬蓬。江山骨肉孤舟别,阊阖簪裾万国同。

莲漏渐辞长夜刻,兰丛儗觑小春红。老予独有惊时感,缓带行吟款款风。

顾考功母宜人哀词

明代 黄衷

凉风起天末,游子在万里。遥遥圭组怀,岂不眷衰齿。

昨梦拜北堂,念子曷归止。手把白玉玦,感之泪盈眦。

今朝黄耳来,家书相报示。初日惨不晖,仓惶见天圯。

百年抱长恸,哀怨从兹始。

寄唐龙江学宪

明代 黄衷

孺子湖边把酒卮,悠悠尘路共怀离。千年绿野知何在,一曲黄湾稍自私。

月到恰同闻雁候,人行刚过折梅时。白头世味惟孤枕,祇为云间有所思。

奉和素翁平宁感事二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数至泉宫忽兆蛇,为刘何议出鼌家。形如蜂目生还忍,命类鸿毛死亦差。

燬栋却悲巢日燕,游车谁式斗时蛙。钟陵神在江涛怒,天上论功自降麻。

病足初愈散步小院命洗竹五首 其三

明代 黄衷

虚劲钦孤操,狂丛浪自多。讵忧风露损,方寸有萦萝。

舟中和张天益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江空滩急榜歌声,西上奚囊一叶轻。云影自从秋里薄,山姿岂必雨前更。

愁心附雁知何去,逸迹凭诗记所经。蔀屋晨烟犹未业,缓箫鼍鼓不胜情。

寄毛东塘大司马时开府南宁

明代 黄衷

海内贤流独擅名,八闽曾许拜前旌。中朝望地常悬席,南纪高勋吏仰成。

分阃等威唐晋国,承华宾客汉桓荣。运筹多暇应觞咏,邕管梅花玉雪明。

赠胡方伯

明代 黄衷

鸿渐徵仪羽,龙飞纪甲辰。西曹抡法笔,东市少冤民。

彭蠡冲襟静,匡庐爽气新。王风馀制作,卿月近精神。

素业康侯裕,丛祠叔子伦。梅花迎按节,棠树怅移春。

冬日诚堪负,冰壶讵可亲。八闽分控带,左辖盛弥纶。

只儗开延阁,何须问要津。独惭王述老,奔走属车尘。

食红梅

明代 黄衷

错落青林摘火珠,牙根滋味厌甘腴。瓦盆可共无朱老,付与寒山返哺乌。

次韵送缓斋大贺四首 其四

明代 黄衷

玉函通北极,金鉴出西藩。细认台端路,何妨带涣恩。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