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柳阴

柳阴

明代 黄衷

闲园迟日柳阴中,小坐还同小隐风。旧事纵谈樗里子,野情端近紫溪翁。

巢成总贺梁间燕,缴远空嗟汉上鸿。引□共愁农候晚,劳歌相和水西东。

诗人黄衷的古诗

江行 其八

明代 黄衷

立鹭眠鸥尽可怜,我行三日且江边。黄芦翠苇民生在,茅屋数家无早烟。

挽王封君

明代 黄衷

南国当时大隐名,容光道是少微精。乾坤已尽衣冠望,山水惟留杖屦情。

春雨西原迷石笋,秋风楚泽泣金英。郎君分义年家少,欲荐江蓠恨转生。

蟢子

明代 黄衷

屋角柔丝吐复收,谄夫于汝是同流。无端又报林间喜,不道闲人更隐忧。

秋兴和郑希大 其八

明代 黄衷

满城榕叶坐寒庭,却恨高贤叹独醒。僻性未能随候改,回风谁遣带秋听。

英雄佐世须行役,魑魅依人亦效灵。茅屋数椽南海曲,松阴开处粤山青。

乐昌泷

明代 黄衷

晨发乐昌道,阴厓簸寒风。泷流驶击箭,驱石如旋蓬。

轻舟苇叶末,命夺毫芒中。垂堂昔示戒,岂不镂孤悰。

往读泷吏篇,静怀慨韩踪。兹行恪新命,所际情匪同。

洒酒韩祠土,圣神迈重瞳。王尊道云古,讵能息微躬。

春官旧寅见期牛首之游不果赴

明代 黄衷

紫骝嘶断杏花烟,佳丽无如二月天。谩爱东曹兼吏隐,不堪南郭负仙缘。

流尘定锁题诗处,老衲应论借榻年。遥指聚星空怅望,芙蓉高閤化城边。

乙未寒食虎岭上冢怀樗亭弟

明代 黄衷

聒聒鸠妇鸣,群峰雨姿暗。车帷破酸风,十里始平旦。

自营数家村,节候忽已换。鸡豚递长育,松筠翠张幔。

无事惟掩扉,力病将麦饭。老泪千百条,麻衣几曾叹。

有弟在都门,归报岁云晏。岂不念兹晨,宦迹固汗漫。

缁尘马首高,安得奉清燕。怀哉复怀哉,道远心曲乱。

赏菊和坡山二首 其二

明代 黄衷

浮生今逐日行南,便拟移家住菊潭。世事但逢曹相饮,风流当就阿戎谈。

云霄末路成初服,道德私心愧盍簪。问我别来何所见,两狙相向泣朝三。

再赠梅轩

明代 黄衷

素衣澹澹漓江晓,海鹤形神秋更闲。太史南观曾禹穴,弥明西下自衡山。

藜灯今雨更生馆,道气多时老子关。古庾梅花看不足,须君新赋远游还。

六十自寿

明代 黄衷

玉川茅屋粤城中,桧杖萧然一中翁。藜藿肝肠谁铸铁,江湖筋骨谩如铜。

黄冠只弄黄湾月,绿醑长歌绿野风。自是白云无雨脚,山农休问济时功。

次韵送缓斋大贺四首 其四

明代 黄衷

玉函通北极,金鉴出西藩。细认台端路,何妨带涣恩。

閒居杂兴和丁选部四首 其一

明代 黄衷

野柽鸣飙秋满庭,䫿颾不似故园听。尘埃是处苍鹰击,气色谁家瑞鹊灵。

心验五穷知匪席,口经三噤信如瓶。欲携白木长镵去,自斸松根千岁苓。

病足初愈散步小院命洗竹五首 其五

明代 黄衷

绿谩芭蕉薄,红嫌月桂新。龙材不自惜,何物况孤臣。

再赠三峰

明代 黄衷

满林梧竹弄秋声,芳菊岐亭未放英。霜晓楼船迎度雁,山城衙鼓报迁莺。

九霄戎马抡才日,一道琴书入省程。野客江湖还伏枕,停云歌动不胜情。

鸲鹄

明代 黄衷

两两低飞趁曙晴,闲庭娇唤竹风轻。祇应惯见司空客,解语琵琶别调声。

至日和南皋四首 其四

明代 黄衷

闺中惟喜线收多,不道无如白发何。我欲乘春寻钓伴,黄湾晴处弄沧波。

白综述歌效王建体

明代 黄衷

吴宫步锦妍光属,照夜明珠当华烛。新宠蛾眉号爱卿,舞衣如雪掌中轻。

春莺宛转应翔燕,瑶环振蹑芙蓉生。霞觞未歇欢如许,斗柄斜河月过午,博劳叫曙酴醾坞。

行部宜城访长渠故迹无复知者

明代 黄衷

宜城古楚都,风土故秀媚。康狼与荆山,屹屹并西峙。

山中有夷水,滔滔日东注。秦当祸楚时,藉之以得志。

后人引长渠,祸也乃其利。沃壤三千顷,食者长渠惠。

国社已屡更,地力岂不废。卓哉孙曼叔,无乃举职吏。

源流悉讨寻,堙翳就疏治。功慱民匪劳,井邑多委积。

迩来四百年,天人两茫昧。停轺访遗老,顾指迷乱次。

初疑陵谷迁,蓬莱向为地。又疑虎豹区,藜蕨恐捐弃。

复疑强力民,播弄并吞势。方食辍箸想,人事有隳坠。

追惟癸未旱,全楚绝遗穗。今年旱更甚,所赖惟少备。

吏政无恒规,泽民当上最。兹渠废与兴,一一关国计。

长恸曼叔魂,安得汝共事。

山人馈薇

明代 黄衷

满贮筠笼翠凤翎,携将山雨且溟溟。何人为踏茶溪晓,定减春风一道青。

陶中丞惠历口占当谢

明代 黄衷

宝历遥烦使者轩,梅花村里访衡门。人间甲子年年改,何处看春似杏园。

黄衷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62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