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其六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其六

明代 黄佐

南旺湖边沙柳春,鹅黄凫藻相鲜新。棹歌歌遍江南曲,袅袅长风吹白蘋。

诗人黄佐的古诗

送翁少参归蜀

明代 黄佐

北上曾倾盖,南归但倚楼。旬宣临粤土,俊杰起泸州。

菽水情偏共,兰金分亦投。甘为清净退,真脱网罗求。

奉檄缘家食,悬车谢国谋。人歌棠所茇,天照柏为舟。

白峒开三径,黄花傲九秋。潘舆驰燕喜,郫酒侑鸾讴。

宝岫云随望,支江月映流。羡君从此去,扶病赋离忧。

白莲二首 其二

明代 黄佐

不见红衣映绿苔,夜长疑有鹭苔来。蕊珠宫冷香云湿,鱼藻池深素锦开。

太乙驭风摇翠楫,苔琼乘月出瑶台。露华似慰相如渴,分得金茎满玉杯。

南雄返棹集陶句二首 其一

明代 黄佐

行行循归路,靡靡秋已夕。遥遥望白云,露凄暄风息。

一形似有制,万花相寻绎。江山岂不险,自古叹行役。

息驾归閒居,梅柳夹门植。曲肱岂伤冲,披褐欣自得。

时还读我书,弱子戏我侧。提壶接宾侣,抗言谈在昔。

林园无俗情,云鹤有奇翼。孰敢慕甘肥,素襟不可易。

衢村书屋三首为范宪副题 其三

明代 黄佐

天衢何坦坦,乃在东瓯隅。主人在言归,豸服纡金朱。

杖策玩鱼鸟,下帷理琴书。举俗爱芬华,谁能有此庐。

退耕混沮溺,出即卫皇舆。白云蔚高山,浩然怀卷舒。

雨后精舍小憩

明代 黄佐

凤竹娟娟净,鸥波澹澹生。纷华非我事,顿悟竟谁成。

室里乾坤大,腔中日月明。曲肱曾未枕,万壑正春声。

泰泉纪游次京兆陈公韵

明代 黄佐

飞盖龙丘阳,投辖鹤台阴。泰泉閟真源,乘秋可高寻。

烟萝开野酌,寒翠生衣襟。采蒲历窈窕,怀菊经崎嵚。

安期与崔公,千载同素心。云螭一以驾,碧山苔藓深。

松风如有情,飋飋瑶华音。因之抚元化,庶以求吾忱。

于穆谅在兹,鱼鸟自飞沉。晤言得真筌,万象居然森。

白驹倏难絷,伫望空遥岑。

元夕次梁子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黄佐

粤山依静渚,陆海沸青宵。火树流丹夐,荒郊拾翠遥。

骖驔风外辔,窈窕月中桥。向晚游尘寂,犹闻芗泽飘。

罗浮酥醪观

明代 黄佐

安期生,饮天浆。醉后一嘘噏,水露化作酥醪香。飙骖陵羽已飞去,玄丘漠漠雪茫茫。

葛洪得丹砂,炼向安期家。河车转运随日华,丹城亦得觞九霞。

天端比翼不可见,碧涧菖蒲开紫花。

草堂夜坐有怀梁南皋用韵集杜二首 其二

明代 黄佐

东流之外西日微,羲和叠送将安归。江中淘河嚇飞燕,天上浮云如白衣。

即事非今亦非古,暂时相赏莫相违。因知贫病人须弃,独立苍茫自咏诗。

厓山怀古六首 其二

明代 黄佐

宋室逢厓事可知,燕台犹梦整天欹。黄冠不到江南路,长使遗民叹黍离。

江村书舍为滇人魏德如赋

明代 黄佐

勋业看朝镜,诗书伴夜檠。下帷芳草色,闭户远潮声。

飞跃形吾道,渔樵乐此生。鹍鹏终变化,滇国本南溟。

题寒江小景

明代 黄佐

大地阳初复,寒江雪独深。古崖空老树,渔艇忽拿音。

崇德楼怀古八首为彭城马子津赋 其三

明代 黄佐

南山当我前,翩跹如凤凰。和风日夕至,草木皆文章。

仿佛九苞羽,来为王者祥。荡胸俱凉翠,众鸟空榆枋。

草堂避暑四首 其一

明代 黄佐

林壑谒苍苍,层崖曲抱塘。闭门蛙鼓竞,欹枕鸽铃长。

霞珥混斜照,炎威连大荒。冥心对鹥鹭,将尔共沧浪。

别萧潘二通判于淡岩作

明代 黄佐

五马翩翩度远岑,日浮苍翠满离襟。同寅合共循良传,异国仍多故旧心。

客思渐随芳草远,春光偏入野棠深。明朝鼓柁营阳道,回望零陵烟树林。

文渊阁登望嘉靖乙酉

明代 黄佐

八柱高檠远汉,四檐长纳明霞。渺渺碧山云树,重重紫禁烟花。

林惟乔送糟鲥鱼

明代 黄佐

旅食吾曾侍禁垣,鲥鱼当夏足盘飧。十年梦隔山龙阙,腊月缄来海隺村。

风味有馀惟曲蘖,馨香无减似兰荪。野怀却忆江门句,炒蚬犹堪奉至尊。

迎祥寺后游次韵四首 其二

明代 黄佐

辇毂环龙象,耽游未拟回。金貂何处所,珠鸟至今来。

芳树含青霭,丰碑净绿苔。琼帘自舒卷,谁见化人开。

迎祥寺后游次韵四首 其四

明代 黄佐

白马开三乘,祥鶤运九衢。乾坤经浩劫,陵谷尽浮图。

柳径涵川净,枫林带藓枯。倦游仍立马,寒日动平芜。

雨中得吕氏读诗记答李三洲四首 其一

明代 黄佐

山雨潇潇花蕊红,卷帷呼酒倩谁同。骖鸾一去传消息,多在青罗碧玉中。

黄佐

黄佐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62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