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林惟承掌教安福

送林惟承掌教安福

明代 黄佐

黄河发阳纡,源从天稷来。观澜欣自领,懿此圣胚胎。

松楼从予游,卓有不群材。知天得肯綮,胸次罗九垓。

文章出馀绪,炳焕干斗台。德足为国华,敛之在灵台。

有如潭中龙,蜚动需春雷。安成山南北,杞李连台莱。

含萌待施化,此去归栽培。蹇予老栖霞,黄花傲霜开。

渺然自兹别,骊歌荐鸾杯。洙泗道非遥,溯自江门隈。

鹏飞九万里,入望心徘徊。

诗人黄佐的古诗

归自京师赴常斋钟子夜宴二首 其二

明代 黄佐

炉烟袅袅篆垂垂,扫径开尊恨到迟。亭榭风烟仍月夜,江湖花鸟况春时。

金尊玉鲙堪留客,醉舞狂歌果为谁。却忆去年羁旅地,粤云南望只成悲。

咏志二十首 其八

明代 黄佐

城隅有奇树,昔为霜所枯。东风为夕至,枝条竞芬敷。

达官驾高马,万夫行避途。威光夺霆电,意气倾皇都。

逢时恣嘘噏,政道犹蒲卢。何哉仲尼志,浮海思乘桴。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八

明代 黄佐

枯木噪寒雀,开门欢正来。炭炉火未冷,思心欲成灰。

草堂避暑四首 其一

明代 黄佐

林壑谒苍苍,层崖曲抱塘。闭门蛙鼓竞,欹枕鸽铃长。

霞珥混斜照,炎威连大荒。冥心对鹥鹭,将尔共沧浪。

喜雨次陈茶山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黄佐

献岁初逢雨,随车且泽民。小楼听到晓,幽谷见回春。

燕雀依巢静,鱼龙出浪频。沧洲理烟艇,蓑笠定随人。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明代 黄佐

日出洪城紫雾开,风生江渚锦帆回。滕王绘蝶频相赠,犹带西山爽气来。

暮春赠别李仪部四首 其三

明代 黄佐

石门云树浩悠悠,鸿雁拚飞并彩舟。君去可堪还北望,此心无尽亦东流。

月明桂馆烟花晓,风落榆关笳鼓秋。倾倒渌尊频看剑,江湖何处有离忧。

崇德楼怀古八首为彭城马子津赋 其三

明代 黄佐

南山当我前,翩跹如凤凰。和风日夕至,草木皆文章。

仿佛九苞羽,来为王者祥。荡胸俱凉翠,众鸟空榆枋。

雨中得吕氏读诗记答李三洲四首 其四

明代 黄佐

游丝千尺绊行尘,黄鸟嘤嘤似劝人。尊酒当年同李白,融融风日洛桥春。

寿封君王乐葵

明代 黄佐

乌纱白发拜枫宸,酒酌麟蒲岁岁春。秀色满庭倾向日,种葵真似种槐人。

幽居洞

明代 黄佐

珞珞郑太玉,编茅此幽居。使隐逐羽客,鹤来聆道书。

密竹海日照,幽花松露濡。彼美逍遥子,抟扶安所如。

梦后闻梅花香甚走笔二首 其二

明代 黄佐

罗浮清梦正深期,东阁当年忆赋诗。枝上一阳回白雪,膝边三弄协朱丝。

彤云有影承金殿,湛露无声下玉墀。移植若从升北极,暗香应绕万年枝。

送王学录之大理通判二首 其一

明代 黄佐

除书春晚下贤关,去去潘舆喜奉攀。知尔公馀登玉局,碧天无际照苍山。

秋夜梦后作

明代 黄佐

疏槐宫院罢朝天,淮海干戈有岁年。未厌西风吹几杖,每依南斗望楼船。

新丰车马黄尘里,故国园林白露前。归梦忽醒寒漏迥,绮窗斜挂玉婵娟。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其五

明代 黄佐

朔风日日吹黄埃,忽闻李白歌声来。德州春事可人意,江上杏花无数开。

陈京兆浮丘心远亭分得落字

明代 黄佐

浮丘倚阑渚,郁水环山郭。中流结衡宇,炎歊尽销落。

伊人天与游,委怀合冲漠。投簪隐朝市,緤组尹京洛。

卷舒贵自我,虞罗岂云获。丘隅协鸟性,濠梁遂鱼乐。

翛然驰寸心,万古纷回薄。高云映樽俎,凉雨洒葵藿。

陶情良在兹,抚物欣有托。愿为鸿与鹄,相将翔寥廓。

平饶埔钜寇次督府百川张公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黄佐

剑气横空氛祲蠲,天南今见斗牛躔。运筹已决留侯胜,厘卣仍褒召虎贤。

鳄海夜涵千里月,凤山朝簇万家烟。凯歌声里欢无极,遥对枫宸祝万年。

送程太史舜敷二首 其二

明代 黄佐

供奉当年紫禁东,扁舟吾已谢鹓鸿。烟花北望开秦苑,江海东流绕汉宫。

婺郡趋庭双舄远,粤台倾盖一尊同。白头迟尔青冥翼,兴在骊驹感慨中。

灯夕立春

明代 黄佐

东风澹澹月团团,灯市逢春倍觉欢。汉苑烟花曾驻马,秦楼歌舞更骖鸾。

传柑错忆红云殿,缕菜惊看白玉盘。官柳野梅俱在眼,莫教长笛倚阑干。

琴操三首 其一 玄云操

明代 黄佐

油油玄云,蔽日之光。有昏者椓,之天之纲。禺原膴膴,可耕以粟。

驷马高车,无我囊三木。若虞设罗,色斯駴而。彼巢于幕,于嗟殆而。

黄佐

黄佐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62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