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灯花次余仲栗韵

咏灯花次余仲栗韵

明代 黄佐

天涯芳草翠连空,惟有寒灯相对红。金粟光芒如向月,银缸开谢肯随风。

赤城霞起明窗里,太乙星移绛帐中。忽忆炬莲随佩马,十年恩宠向谁浓。

诗人黄佐的古诗

梦中与人评严陵因赋

明代 黄佐

谁把云台较钓台,帝星犹让客星回。桐江今夜芦花月,曾与羊裘照影来。

暮春赠别李仪部四首 其四

明代 黄佐

荔子红时风满枝,彤云飘忽望京师。瑶坛晓日銮舆度,珠树微凉彩仗移。

北阙已新周典礼,南宫曾识汉官仪。十年畎亩丹心在,跂尔承恩向玉墀。

咏志二十首 其十八

明代 黄佐

阴阳迭升降,宇宙安所终。谁从广成子,超然入无穷。

南山倚招摇,于焉息微躬。白䓘释我劳,中谷挹条风。

南禺有鹓雏,愿言种梧桐。岂知八桂树,乃在番隅东。

琴操一首赠别徐可大

明代 黄佐

岳峰高兮石离之,高贤藏兮民知之。中有田兮侧有茨,褐之父兮耕治之。

烝而云兮倏而雨,雨滂滂兮峰之下。田亩亩兮以禾黍,云兮归兮吾待汝。

人日和陈天游韵 其一

明代 黄佐

骀荡春光满隐窝,放狂判到鬓窝皤。柳条色映青丝骑,柏叶杯翻白纻歌。

莺燕不嫌三径僻,风烟偏在五陵多。年来无地寻花胜,世道应随东逝波。

崇德楼怀古八首为彭城马子津赋 其四

明代 黄佐

宝瓶出楼阴,亭亭干斗杓。璿衡齐七政,璀灿明九霄。

轸我匡时心,谁令元气调。酒浆不可挹,大东有遗谣。

庚子二月入京述怀四首 其二

明代 黄佐

赤帝驱胡地,苍姬奠鼎年。仁涵繁露外,礼缦庆云边。

灞棘悬孤垒,皋兰控万弦。词臣频献颂,谁敢勒燕然。

十载行二首赠王子崇 其二

明代 黄佐

十载之前与君同,弹冠谢策明同宫。十载之后与君异,薜萝幽栖谢朝市。

燕雀岂知乌鸟情,麋鹿耻随龙虎争。浩然溟涬同此生,羡君衣彩天边行。

三十六竽彩凤鸣,东王西母连云軿。圣皇达孝天下平,寿万万年流颂声。

和表弟李大尹绰韵

明代 黄佐

采菊今彭泽,栽桃昔陆川。即看韦在佩,休道直如弦。

缓缓寻芳草,悠悠理钓船。舞雩风咏好,况复莫春天。

幽居洞

明代 黄佐

珞珞郑太玉,编茅此幽居。使隐逐羽客,鹤来聆道书。

密竹海日照,幽花松露濡。彼美逍遥子,抟扶安所如。

送费都事日饶州

明代 黄佐

南宫建礼趋庭日,北阙承恩奉日时。潞渚晓行垂柳径,鄱阳秋思碧梧枝。

传家节操闻鸾掖,华国文章出凤池。回首五云天咫尺,泰阶平处是昌期。

斋宿和廖鸣吾

明代 黄佐

龙池花木锁春阴,静向环中一阴心。隐几绪风传促漏,开帘孤月出遥岑。

歌翻清庙无疏越,梦入钧天有大音。却忆卜郊虚二载,紫坛今喜翠华临。

赠王履约佥都巡抚郧阳

明代 黄佐

扬帆郧子国,拄笏章华台。芊楚笏安在,往事成飞埃。

渺渺一气中,龙光明九垓。帝迹发郢甸,蒿宫倚天开。

幕府岂云远,钩陈环上台。中丞建玉节,磊落非凡材。

耀日宾盖出,籋云天马来。露冕烟山春,熊轼生风云。

万里自兹始,临岐重徘徊。菀菀垂柳枝,嘤鸣正相催。

吴趋发浩倡,且荐金陵杯。

雨中得吕氏读诗记答李三洲四首 其四

明代 黄佐

游丝千尺绊行尘,黄鸟嘤嘤似劝人。尊酒当年同李白,融融风日洛桥春。

南归途中杂诗二十二首 其二十二

明代 黄佐

新年芳草恋春晖,梦里还家愿不违。岭上白云回首近,缁尘犹未染莱衣。

草堂夜坐有怀梁南皋用韵集杜二首 其一

明代 黄佐

琴瑟几杖柴门幽,请公一来开我愁。夜如何其初促膝,岁云莫矣增离忧。

飘零已是沧浪客,角壮翻同麋鹿游。走觅南邻爱酒伴,江花未尽会江楼。

春日登峡山寺

明代 黄佐

东风初动水云区,古峡苍苍万籁虚。牛斗泛槎瞻北极,凤雏栖竹记南禺。

致君岂惮陈金镜,将母宁辞谢玉除。此去采真逢露冕,九重春色问何如。

三江毛尚书致仕归姑苏留别次韵

明代 黄佐

笑别鹓行问鹤田,归来林壑故依然。月明震泽秋应早,柳映阊门地亦偏。

黄阁未曾登扈圣,青山相对更怀贤。东曹此日情何限,目断冥鸿在远天。

粤台怀古四首分韵得幽字 其一

明代 黄佐

胜地经秦汉,高台近斗牛。片云浮郁水,孤月满灵洲。

事往市朝变,秋来林壑幽。霸图何足问,吾得采真游。

秋日宴凤来亭呈同游符陈二使君

明代 黄佐

危亭开宴逼秋穹,五马同游一马骢。岐路即看千里近,劝酬真觉四愁空。

楚山北向青如簇,肄水南来曲似虹。笑指九成台上凤,来仪应在碧梧中。

黄佐

黄佐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62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