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孤树上人

赠孤树上人

明代 纪坤

衣钵萧然手自携,偶逢破寺剪蒿藜。一龛自藉莓苔坐,白昼有时鼪鼬啼。

贫乏斋粮惟煮菜,老无语录恐灾梨。澜翻三藏如瓶泻,可要人间王简栖。

诗人纪坤的古诗

九日慈仁寺西阁登高以满城风雨近重阳分韵拈得城字

明代 纪坤

九日高空放午晴,僧楼借眺此閒行。老松偃蹇真吾党,寒菊萧疏不世情。

一霎凉飙苏酒病,满窗虚籁助吟声。潘郎莫怯催租吏,未必追呼到凤城。

十刹海访无相上人适游方归以所画名胜巨册索题分拈得庐山杨子江黄 ...

明代 纪坤

大海无端倪,师从何处写。窅然空阔意,自写观海者。

题天士画册十二首 其二 孤峰老柏

明代 纪坤

孤峰溜雨瘦到骨,老柏僵寒皴作鳞。莫怪笔锋太奇峭,先生只算自传神。

哭董天士四首 其三

明代 纪坤

百结悬鹑两鬓霜,自餐冰雪润霜肠。一生惟得秋冬气,到死不知罗绮香。

寒贳村醪才破戒,老栖僧舍是还乡。只今一暝无馀事,肯要青蝇作吊忙。

拜月词

明代 纪坤

芙蓉怯冷啼清露,银河络角明蟾渡。敛裙偷拜悄致词,姮娥应见郎游处。

夜深微转北斗杓,轮斜渐隔西邻树。东方欲曙白濛濛,玉镜晻然堕烟雾。

蒋其祥订游西山同人促归不及待怅然留别

明代 纪坤

我家古瀛海,平地无寸山。北行到京国,始见翠扫天。

往来咫尺地,不及穷跻攀。友朋日相笑,俗病何由痊。

岂知阻登陟,不尽因痴顽。清晖娱耳目,奇福天所悭。

苍松白石下,兹事皆前缘。蜡屐约西迈,脂牵仍南还。

侧想九节杖,直上万仞巅。俯视见百里,一气如浮烟。

豆人而寸马,蠕蠕相后先。慨焉念故人,逐队行其间。

斜阳渡圣水,疲马不可鞭。

清明泛舟卫河以花似锦时高阁望草如茵处小车行分韵得花行二字 其 ...

明代 纪坤

水绕红阑卖酒家,当垆小女总如花。东风亦似招人饮,飐出青帘柳外斜。

崇祯癸酉下第还里后作四首 其四

明代 纪坤

伊昔游京华,怪我山林态。今日返田园,怪我乡音改。

学步亦云劳,无益徒成悔。所幸匍匐归,吾足故仍在。

看妇事机杼,呼僮课樵采。惟赖皋与夔,努力营四海。

偕董天士蔡家河游眺

明代 纪坤

不知新绿满平芜,野老提壶偶芜呼。游兴久阑聊一出,战尘不到便堪娱。

从来挟策无高士,迩日谈兵厌腐儒。犹怪先生春箑上,数行小楷写阴符。

崇祯癸酉下第还里后作四首 其三

明代 纪坤

儒生困寒饿,侘傺恒嗟吁。国家钟鼎养,岂以供尔娱。

艰难求俊彦,将使忧患纾。假尔十万师,手握铜虎符。

风尘满河洛,自信能平无。不如安尔分,从我持犁锄。

登景州塔隋开皇中故迹也 其二

明代 纪坤

徘徊绝顶欲何之,悽绝斜阳欲落时。烟树苍茫一怀古,低头遥拜亚夫祠。

题天士画册十二首 其十二 云山

明代 纪坤

如块如沤如豆,半天俯视群山。飘缈孤云一片,知君神往其间。

姜辰三招饮戏题 其二

明代 纪坤

红镫绿酒近三更,饮到微酣故态生。赖是黄鹂相唤住,不然拍案又论兵。

题天士画册十二首 其一 空山秋雨

明代 纪坤

苍厓无路烟雾晦,黄叶满林风雨寒。此是人踪难到处,公于何地倚筇看。

题天士画册十二首 其八 秋林读书

明代 纪坤

端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

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

羽冲见示下第诗有岂其真有命搔首问苍苍句戏书答之

明代 纪坤

万蚁酣战槐南枝,吾曹不辨谁枝雌。苍苍下视皆蚁耳,得失安望天公知。

刘郎乃欲叫阊阖,问所不解何其痴。昨夜北河鱼大上,村人提网纷纷驰。

鲂鱮多逢折柳贯,笭箵或亦空手持。撇波一掷随所遇,其间宁有神灵司。

事无必得必不得,老夫所见皆如斯。先生傥不焚笔研,偶然而中当有时。

已呼小竖市新酿,兼令老婢烹银鬐。速来与尔浇垒块,酒酣且赋黄花诗。

感怀二首 其一

明代 纪坤

说剑谈兵二十年,不成一事已年颠。空虚渐悟芭蕉喻,解脱才参柏子禅。

几度远公邀入社,至今灵运未生天。近来又觉金经幻,只藉残花自在眠。

宿刘氏别业二首 其一

明代 纪坤

雨湿烟痕重,花藏暝色深。放船忘远近,泊棹偶园林。

桑下曾三宿,桃源试再寻。主人殊不恶,水阁尚鸣琴。

芙蓉词效昌谷体

明代 纪坤

芙蓉脉脉愁空江,秋波对影成江双。江滴清泪彻水底,红沁龙女玻璃窗。

垂杨压岸烟痕重,月堕中央寒不动。离魂江缕袅如丝,千回萦绕鸳鸯梦。

相思木斲寡女船,夜深孤泊前滩前。秋灯黯澹坐微叹,芦花头白风飒然。

哭董天士四首 其四

明代 纪坤

十年相约谢风尘,天地无情陨此人。乱世逃禅聊解脱,衰年哭友倍酸辛。

关河泱漭连兵气,齿发苍浪寄病身。泉下有灵应念我,白杨孤冢亦伤神。

纪坤

纪坤

 明河间府献县人,字厚齐。崇祯间诸生。诗学苏轼。遭逢乱世,多感时伤俗之语。有《花王阁剩稿》。► 8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