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无相上人

寄无相上人

明代 纪坤

不见旻公又几年,闻从吴岳向西川。云颓秦陇黄霾日,山夹巴江绿到天。

鸿雁无家谁乞食,豺狼满地可安禅。故人今夜寻荒刹,黯对琉璃正不眠。

诗人纪坤的古诗

登内黄城楼

明代 纪坤

忧天亦觉杞人愚,此际忧来不可袪。风日苍黄群盗满,山河破碎一城孤。

通儒谋国多书卷,上相筹兵祗地图。宗庙神灵应闵念,昭陵石马几时趋。

闻河南流寇将窥畿辅移家郡城

明代 纪坤

惨澹阴风万木号,黑云低压古城壕。全家避乱禅心扰,满市浇愁酒价高。

燕雀处堂聊旦夕,龙蛇起陆更弓刀。传闻玉帐河魁将,正倩儒生讲六韬。

宿刘氏别业二首 其二

明代 纪坤

灯火明篱落,开门手共携。呼童催晚酌,索砚写新题。

芳景连寒食,浓春满大堤。翻邀乘兴返,明日听黄鹂。

题天士画册十二首 其十一 蟹

明代 纪坤

狼藉曾嘲朱勔,横行亦比相如。此物忽灵忽蠢,先生所画谁欤。

题苏武牧牴图图尾细书马远字其真赝亦无以辨之

明代 纪坤

散牧羝羊四五群,自持秃节卧寒云。汉廷卿相无穷事,十九年中幸不闻。

南游不遇过交甫遗佩处戏题

明代 纪坤

想像精灵隔淼漫,暮云深处佩珊珊。明珠价贵知难赠,但乞神仙一面看。

渡黄河作

明代 纪坤

黄河天上来,其源吾不知。东南会大海,吾亦未见之。

但观孟津口,汹涌已若斯。放眼三十里,日耀黄琉璃。

自我出门游,所见无此奇。中流鼓长舵,兴逸不可羁。

安得水仙术,长啸呼冯夷。赤脚踏鼋鼍,挥策驱蛟螭。

径乘桃花水,东海寻安期。不然溯流上,唤取赤鲤骑。

五城十二楼,直上昆崙嬉。攀花弄珠树,漱液酌玉池。

群仙相招邀,天外飘云旗。俯视见此木,水折如盘丝。

惜哉两不遂,书剑方奔驰。盘涡呼邪许,托命于篙师。

九歌河伯篇,慷慨吟楚词。危帆飘一叶,此去当依谁。

蝶 其一

明代 纪坤

园林随意美芳菲,乱刮仙人五色衣。几日团团花上茧,一时便趁好风飞。

送景星赴乡试

明代 纪坤

不能随我隐,尔亦自有见。举世尽鸿冥,何日息龙战。

挟策干诸侯,游士吾所贱。读书二十年,当为明廷献。

世事虽靡常,公道此未变。果为珊瑚枝,铁网终能罥。

竖儒守一经,讵足拯离乱。傥可梯青云,或冀理一县。

抚字缓催科,且恤百里患。杯水沃车薪,终胜助以扇。

黄花取次开,老眼摩挲看。此愿果否偿,送尔泪如霰。

九日慈仁寺西阁登高以满城风雨近重阳分韵拈得城字

明代 纪坤

九日高空放午晴,僧楼借眺此閒行。老松偃蹇真吾党,寒菊萧疏不世情。

一霎凉飙苏酒病,满窗虚籁助吟声。潘郎莫怯催租吏,未必追呼到凤城。

十刹海访无相上人适游方归以所画名胜巨册索题分拈得庐山杨子江黄 ...

明代 纪坤

大海无端倪,师从何处写。窅然空阔意,自写观海者。

唁许总戎于内黄间道归里途中书所见二首 其二

明代 纪坤

处处残骸拄,腥风拂面过。天心宁好杀,人事或干和。

一骑飞摇鞚,中宵唤渡河。傥然哀痛诏,急遣减催科。

村居偶作

明代 纪坤

鲰生本未玷朝班,但息名心便得閒。故友全疏惟伴佛,荒村可隐不须山。

陶潜相遇羲皇上,葛亮凭居伊吕间。亲见将军建旗鼓,左轮几度染朱殷。

哭董天士四首 其二

明代 纪坤

五岳填胸气不平,谈锋一触便纵横。不逢黄祖真天幸,曾怪稽康太世情。

扫榻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料应尘海无堪语,且试骖鸾问紫清。

自相国庄至夫人庄戏为一绝相国庄冯道故居夫人庄道妇家也

明代 纪坤

青史空留字数行,书生终是让侯王。刘光伯墓无寻处,相国夫人各有庄。

登景州塔隋开皇中故迹也 其一

明代 纪坤

云梯面面礼弥陀,犹是开皇窣堵波。诸佛慈悲竟何事,坐看十度换山河。

姜辰三招饮戏题 其一

明代 纪坤

雄心消尽礼金仙,枯坐蒲团四五年。结习不知全净未,随君试坐散花天。

黄金台故址

明代 纪坤

燕昭求俊又,遗迹留荒台。古来士不遇,过此恒徘徊。

我闻莘野人,千驷轻浮埃。岂有天下士,可以黄金媒。

偶然得乐毅,磨室故鼎回。安知骑劫辈,非即缘兹来。

风尘日澒洞,专阃资真才。眷怀廉耻将,慷慨徒衔哀。

题天士画册十二首 其十 草虫

明代 纪坤

戏蝶游蜂上下,深黄浅绿扶疏。此老胸怀磊落,如何也注虫鱼。

芙蓉词效昌谷体

明代 纪坤

芙蓉脉脉愁空江,秋波对影成江双。江滴清泪彻水底,红沁龙女玻璃窗。

垂杨压岸烟痕重,月堕中央寒不动。离魂江缕袅如丝,千回萦绕鸳鸯梦。

相思木斲寡女船,夜深孤泊前滩前。秋灯黯澹坐微叹,芦花头白风飒然。

纪坤

纪坤

 明河间府献县人,字厚齐。崇祯间诸生。诗学苏轼。遭逢乱世,多感时伤俗之语。有《花王阁剩稿》。► 8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