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余曩官都下有一铁瓶甚古贮汤宿火以供朝谒归

余曩官都下有一铁瓶甚古贮汤宿火以供朝谒归

宋代 姜特立

冶铸求来不记年,贮汤宿火早朝天。
如今冷落浑无用,且与鸱夷伴醉眠。

诗人姜特立的古诗

赋张舍人抱啸堂五首

宋代 姜特立

余子纷纷见每卑,鸾凤鸡鹜谩相随。
当时一笑无人解,此意宁容俗士知。

木芙蓉 其二

宋代 姜特立

商气正惨慄,商花忽红芳。有如乍贫妇,犹饰盛时妆。

众目惊赏心,所见非所望。此后少朱荣,寂寞橘柚黄。

送方叔二首

宋代 姜特立

梅山近日风光好,桃叶桃根总可人。
自喜暮年多乐事,非君谁与共花茵。

火合创壁厨

宋代 姜特立

壁厨殊易成,制度亦敬简。
二边各一柱,四齿横两板。
重重叠书册,造次可抽拣。
犹胜堆案头,儿女恣翻混。
邺侯悬牙签,况复余性懒。
聊欲备阙遗,时时遮老眼。

出西湖至天竺

宋代 姜特立

宝叔山前翠打围,涌金门外水涟漪。
出关便有渔讴起,底事公卿都不知。

赋汪先辈昆仲听雨轩

宋代 姜特立

堂堂两苏公,秀峙自西蜀。
一朝入京师,声价喧寥廓。
联翩取膴仕,鸣凤在阿阁。
方干赤霄上,忽向青云落。
黑风吹紫荆,天涯两飘泊。
始感韦郎诗,对床寻旧约。
篇章屡致意,念此友于乐。
生死竟乖违,归来已非昨。
汪君胡为此,一官未渠缚。
兄弟自师友,闭门方苦学。
便作听雨革,无乃计已错。
早荣或有悔,晚达亦不恶。
问学须渊源,文字要追琢。
岁久道自富,时来功不薄。
但学苏公贤,嘲诮且莫莫。

汪尚书挽章二首

宋代 姜特立

昔年宦路意相倾,四纪中间一寄声。
贤嗣登门如对面,新诗缄兴见输情。
安舆方拟来岩邑,急讣俄传上玉京。
叹息于今尠人物,短章吟罢泪沾缨。

和王粹中

宋代 姜特立

昔年曾踏软红尘,回首修门七换春。
官职不多还不欠,交情无旧亦无新。
有花日日招嘉客,问字时时接近邻。
且愿梅山新秫熟,许君长作醉归人。

长句赠弟邦达主簿

宋代 姜特立

有弟辞我去,明日隔风烟。
茭青日头云,忆别二十年。
上有古峰峦,下有深涧川。
我昔去家时,过此涕泪涟。
汝今复经行,民不念鴒原。
人生皆有别,此别有何言。
我年七十四,去日箭脱弦。
汝虽后十年,鬓发已苍然。
世味只如此,恩义以为先。
会少别良多,杯酒且留连。
何以寿卯君,赠之新诗篇。

应致远谒放翁

宋代 姜特立

双溪雪消水生波,有客袖句来波过。
自言平生有诗僻,摆落世故工吟哦。
不愿垂腰连六印,不愿爰田封万户。
唯於前辈识苏黄,却向古人窥李杜。
呜呼断弦谁续髓,风雅送丧骚人死。
三山先生真若人,独将诗坛壁孤垒。
此翁笔力回万牛,淡处有味枯中膏。
有时奇险不可迫,剑门石角钱塘涛。
源充不嗣江西祖,自有正宗传法乳。
请君去直箭锋机,归来听我禾山鼓。

和丁使君八咏楼

宋代 姜特立

使君政事妙如神,更有新诗神神新。
方仰高深如海岳,岂知出没尚参辰。
爱公自昔称贤守,喜我如今有主人。
况是苏州许酬唱,丘丹应得寄閒身。

又赋如山

宋代 姜特立

如山堂上好登临,罗列堂前紫翠岑。
万古烟霞供坐啸,四时风月伴閒吟。
海鸥心性沧洲远,野鹿精神草树深。
却笑井蛙并辙鲋,只知缺甃与蹄涔。

林和叔山园九咏·娱老

宋代 姜特立

老来何事可娱嬉,堂枕崔嵬瞰绿漪。
自有山光并水色,不须花貌与蛾眉。

赴饮席家人供新衣

宋代 姜特立

劝我著新衣,深辞老不宜。
如今百事懒,不比舞雩时。

和弟邦佐邦达贺得节 其二

宋代 姜特立

吾祖平生学苦空,至今馀庆尚重重。佳城气象年来别,秀出南屏第一峰。

西江月(戊午生朝)

宋代 姜特立

富贵从来自有,人生最羡长年。骎骎八秩未华颠。更喜此身强健。
金印新来如斗,丝纶御墨犹鲜。枣如瓜大藕如船。莫惜尊前满劝。

人惠酴醾

宋代 姜特立

少年著意玩时芳,每爱风枝玉雪扬。老去此心浑忘却,不堪犹作故时香。

香菌出括苍山谷中其味香滑绝妙昔尝欲献之寿

宋代 姜特立

薰蒸应地德,香滑异园蔬。
天花非尔伦,金芝恐其余。
雅宜斋庖荐,不受羊羹污。
将欲献天子,谁为达区区。

伤老

宋代 姜特立

老翁足力北,踉跄如小儿。
须杖跄能行,动步忧欹危。
发秃生细毛,正似出胎时。
忽复长儿齿,辅车两相依。
还童既无术,衰谢跄其宜。
载念天地间,八十者几希。
如我真幸民,何必暗伤悲。
且饮北海酒,自吟东老诗。

送酒刘公达

宋代 姜特立

诗翁诗胆如酒胆,底事豪诗不豪酒。
麴生聊遣伴清尊,会有醉吟三百首。
姜特立

姜特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49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