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出塞曲八首 其七

出塞曲八首 其七

明代 江源

岁岁戍河源,天寒衣不完。始觉边兵苦,谁为天子言。

将军奏战绩,中国竭财源。请下轮台诏,馀生入玉门。

诗人江源的古诗

闲思十首次代内赠韵 其五

明代 江源

转眼光阴速置邮,天涯岁晚尚东游。妇人敢怠闺中职,夫子须先天下忧。

织锦谩论新旧恨,封书聊慰别离愁。傍人未会侬深意,却道因风寄白头。

送王太仆卿

明代 江源

章江门外春雨晴,溶溶鸭绿新水生。有客拂衣朝帝阙,官船暂系章江亭。

旁人问我客者谁,天子近臣太仆卿。九载循良二千石,薇垣柏府俱蜚声。

临轩昨日简才俊,綵鸾衔诏来承明。羡君之行如登仙,惜君之去难为情。

同官视我如骨肉,和风甘雨春冥冥。沙头欲别未忍别,仆夫为我迟行旌。

三酌五酌复十酌,尊前倾倒醉复醒。区区离别不足赋,聊歌短述君须听。

愿君岩廊作柱石,致君尧舜如虞廷。

竹枝词三首 其一

明代 江源

郎游巴西复巴东,雪消江涨舟淩空。昨来寄得平安字,更说艰难愁杀侬。

次临江布政分司题壁韵 其二

明代 江源

剪灯雨馆检书看,今古关心事百端。若得归休是真乐,山中何必炼还丹。

松鹤卷为刘太守题

明代 江源

半亩松阴覆草亭,数声鹤泪彻秋冥。五侯池馆多歌舞,不及君家此味清。

悼亡二十五首 其五

明代 江源

一世生离恨有馀,白云愁色满苍梧。欲知此恨消难得,见尽扶桑水到枯。

赠娄侍御南都提学

明代 江源

策名飞步冠群贤,献纳司存雨露边。

两地山川分节制,九流人物待陶甄。

公车未结王生袜,壮志仍输祖逖鞭。闻说公乡尽南望,春风双佩好朝天。

次叶浩然韵四首 其三

明代 江源

终日衡门掩薜萝,百年身世此萝过。科头熟睡三竿日,抱膝长吟五噫歌。

萧散人间真自得,荣枯身后更谁多。先生诗思浓如酒,倡和须寻水部何。

客中感怀十首 其六

明代 江源

夜深搔首叹飞蓬,十载长安似梦中。山上有山归未得,南随越鸟北燕鸿。

寄李德馨同年

明代 江源

客馆张灯拟论文,我来何事不逢君。九江道里愁听雨,五老峰前独看云。

联句尚怀高阁会,探花曾逐□年群。端阳更拟洪都约,白酒红菱角忝新。

九盘山

明代 江源

玉节煌煌此地来,攀援今日欲来灰。崇冈九转羊肠险,危磴三惊马足颓。

山雾障天时作雨,野泉奔涧日鸣雷。始知蜀道难如此,不是王阳亦拟回。

春宫词

明代 江源

细草东风满宫绿,春色薰人倦装束。小姬莫漫捲帘看,咫尺长门限黄屋。

绛缕重封旧守宫,朱颜不与花争红。人闲昼静重门闭,雨打梨花睡正浓。

成化庚子岁长至后八日余偕冯秋官佩之过同寅邵文敬第夜坐联句八首 ...

明代 江源

相逢不用赋无衣,何幸清风此地依。十载赐桃同省宴,三秋驰节自关讥。

灯前冻语风霜在,梦里尘心岁月归。

喜奉东楼歌白雪,吾人未觉赏心稀。

次庄定山韵二首一以忆定山先生一以赠用美寅长 其一

明代 江源

春风庭草上青袍,双眼乾坤见此豪。叹我浮名成底事,黄尘回首定山高。

悼亡二十五首 其十

明代 江源

死生难有再回身,更结来生未了因。

尽日伤心人不见,海棠风外独沾巾。

梅文渊南还病目不及送因书此遗之

明代 江源

吾兄复命归南台,自叹病目不能开。邂逅无因一饯送,都城祖席孤离杯。

百年会合知有几,红颜白发恒相催。浮世难逢此开口,不但离索令心哀。

临岐顾我良独厚,议论慷慨开余怀。已而揖我便分手,苍忙上马扬鞭回。

伟矣源清老乡友,卓哉敦实真吾侪。千里烦君一致意,情长纸短书难裁。

钟山淮甸青且碧,锦囊赋咏多佳哉。南都十月想已到,好音多寄双鱼来。

桑中曲

明代 江源

五马骤从东,桑中无路通。使君休调笑,君妇恐如侬。

和敖先生雪诗韵二首 其二

明代 江源

斜斜整整不胜繁,猎骑缤纷走湿原。古径墁平人迹灭,老松擎重鹊巢翻。

台前拒敌谁留柏,堂北淩寒更有谖。不独霸桥诗思苦,蓝关迁客正销魂。

题吉水分司月月红一首

明代 江源

月月红开如有约,四时颜色染丹砂。沉香亭北妒妃子,结绮楼中失丽华。

芍药便从春后老,海榴只合暑前誇。虽然堪赏还堪恶,恐夺霜台石竹花。

复经宣府涂中

明代 江源

风霜日日困边隅,王事宁辞此病躯。上谷山川重在目,沙场尘土半沾须。

弯弧射虏怜骁将,决策安边属老儒。归马萧萧谙旧路,前程何必问官奴。

江源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52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