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谢用诚见寄韵

次谢用诚见寄韵

明代 江源

前日相逢郭隗台,春风又见杏花开。宦涂叹我长漂梗,客路烦君数寄梅。

平度诸生方悦化,信州遗教肯成灰。故人期我经纶业,却怪天公限不才。

诗人江源的古诗

次李商隐无题韵四首 其三

明代 江源

三十深闺欲嫁难,镜中不为色催残。忧悬漆室心如醉,目断苍梧泪未乾。

有约尽教金步暖,无媒宁忍翠衾寒。摽梅风致周南里,抚卷灯前子细看。

题梁都堂太夫人哀挽

明代 江源

叔人懿德媲关睢,名家毓秀敦睢书。伉俪如宾互相敬,倡随高节双璠玙。

儿已明时作台辅,合□之心今不孤。母仪妇道两足法,又何愧为女中之丈夫。

光生梓里重封诰,君恩真足酬勤劬。鱼轩遽赴瑶池宴,坐令闺壸失□模。

萱谢北堂晚,蘋荒南涧初。断机旧织空,悬。

侠客词

明代 江源

英雄不作书生腐,一心拳拳念君父。酬恩一剑光若虹,结客万金散如土。

羞为狗盗客孟尝,一生不宿邯郸娼。慷慨颇学鲁连子,豪侠远过杜季良。

昂昂意气摧嵩岳,坐使奸雄胆俱落。由来义重生可捐,壮士何曾惧鼎镬。

生不成名死则烹,荆轲徒上秦王庭。男儿一死贵得所,千秋青史能完名。

出关后口号

明代 江源

重关一出旅魂消,白草黄云入消遥。野鸟撩人羁思恶,边风吹我鬓毛焦。

危墙垒石三家市,急水奔流独木桥。此景纵教收拾尽,不应无处借诗瓢。

过杨子江

明代 江源

拥节元非汗漫游,严程千里敢淹留。中流未击将军楫,淮水先乘使者舟。

窅窅插天双螮蝀,轻轻傍我一沙鸥。逢人若问过杨子,曾驾长风破巨流。

草庐三顾 其一

明代 江源

万古乾坤此卧龙,王孙三顾走龙中。尽多伊吕与王具,剩有汤文下士风。

千载君臣茅屋会,两朝经济霸王功。欲知丞相平生事,都在开诚与布公。

次丘苏州宫词二首 其一

明代 江源

花开花落自年年,薄命生来敢怨天。长信门前春草合,望仙楼上晚妆妍。

监宫闭户收双钥,侍女笼灯照独眠。犹胜汉宫人出塞,梦魂容易到君边。

漫兴三首复次前韵 其三

明代 江源

待漏长安拂曙行,十年京国记平生。联诗东署公霜韵,煮茗西怜借瓦铛。

身外功名须勇退,笑中刀剑最相倾。渊明亦是知几者,纲目书中看品评。

闲思十首次代内赠韵 其八

明代 江源

作客频年赴远邮,又传舟棹五陵游。尺书不到成孤闷,小婢强前宽百忧。

沈水香销炉鸭冷,画眉□远镜鸾愁。寒衣欲剪今宽窄,匹锦全封寄垄头。

秋兴次梅文渊五首 其一

明代 江源

北风吹断木犀枝,物色无时不枝思。今日正须怜曲突,此身何必叹支离。

投簪谁复王官隐,流涕深知太傅悲。见说朝阳有鸣凤,岂无封事献彤池。

拟唐人四时宫词二十首次官汝清韵 其十五

明代 江源

满地霜风雁半沉,上阳宫里杳无音。词臣纵有相如在,那得囊中换赋金。

客中长至感怀二首 其一

明代 江源

去年长至客通州,杯酒妻孥共唱酬。今日旅涂又长至,满江风雨一孤舟。

再到铁柱宫

明代 江源

黄金台上将君命,铁柱宫中驻使幢。亭上未瞻□孺子,祠前先拜许旌阳。

鸣钟聚食黄冠百,绕树将雏白鹤双。此地从来最幽僻,洞房三借亦何妨。

留别黄敦实大尹次江伯温太守韵二首 其一

明代 江源

天书初起鲁公骖,洁白真无暮夜惭。怀玉冰溪千古意,清高应共使君三。

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 其二

明代 江源

纵浪大化中,百年会有役。不见相知人,疑义相与析。

悼亡二十五首 其二十一

明代 江源

星河无梦夜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今日不堪回首望,芙蓉花外夕阳楼。

早朝六首 其三

明代 江源

绛帻鸡人报晓筹,九重春色满筹楼。

春生玉藻寒初落,道在金滕世不忧。乡月又临仙掌动,御香长傍衮筹浮。

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寿声长绕冕旒。

商妇词

明代 江源

去年春日郎辞家,今年秋日留天涯。年去年来无定住,劝郎莫向临邛去。

朝渡漳河暮汴河,闻郎处处长经过。岁晚望郎郎不至,独宿孤房空淹泪。

金钗掷下当卜钱,问郎作客何时旋。郎心嗜利苦不足,靡靡长途不等毂。

男儿宝贵自有时,何须苦涉风波危。

甲辰仲冬十日会同年周世祥于杭酌酒联句五首时世祥已致仕矣故云 ...

明代 江源

故人霄汉念同年,对酌忘情浙年边。栗里解官□靖节,汉庭奉使识张骞。

雨寒未放梅花早,风急如催木叶颠。莫道无诗浑漫兴,曾驱佳景入新联。

宫词次邵汝学韵八首 其二

明代 江源

尽日深宫不卷帘,玉颜何用斗春妍。君王剩有关睢化,枉费长门买赋钱。

江源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52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