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江源
青楼高高临九逵,绣户锁窗珠逵垂。寝君兮白象床,御君兮青绫帏。
乐君兮珠玉萧,饮君兮黄金卮。鸦玄粉白无不有,人生欢乐须及时。
少年不肯为君住,黄河东逝日西驰。朱颜易衰头易白,劝君且莫轻别离。
次叶浩然韵四首 其三
终日衡门掩薜萝,百年身世此萝过。科头熟睡三竿日,抱膝长吟五噫歌。
萧散人间真自得,荣枯身后更谁多。先生诗思浓如酒,倡和须寻水部何。
菊花次李先生若虚韵
此花不是故开迟,羞与百花同一时。留得中和天性在,淩寒犹放两三枝。
成化庚子岁长至后八日余偕冯秋官佩之过同寅邵文敬第夜坐联句八首 ...
才气淩云舌卷雷,风骚不似建安来。奇兵借酒心犹怯,嘉客忘年坐不推。
千里佳期今夕共,三人清赏此生该。轩辕道士今何处,坐觉衡山雾雨开。
秋兴次梅文渊五首 其五
奉使东南岂浪游,廿年君宠可能酬。也知天予此身大,敢道吾生泡影浮。
边塞何年还卫霍,庙堂今日相伊周。江湖日日愁思结,谁任安危为主忧。
次李硕夫韵答陈仲芳乡思之作
太平天子协重华,似我非才亦宠嘉。郎署十年惭致主,使车千里敢言家。
行囊不贮蒲萄种,远信空裁茧纸花。直比长安时极目,蓟云燕树杳无涯。
悼亡二十五首 其十八
天上人间两渺茫,离人别此倍堪伤。舞鸾镜匣收残黛,见此踌躇空断肠。
客中感怀十首 其五
兴尽南游卒未回,云山多处忽登台。故园书动经年绝,欲问平安无使来。
徐用美邀赏海棠次冯佩之韵二首 其一
紫绵一树绚明霞,清赏招邀孺霞家。西蜀移来原有种,东风开后更无花。
金屏绣幄红光漏,宿晕残妆烛影斜。定惠幸遭题品后,纷纷红紫莫争誇。
复次前韵 其五
风透交疏午梦凉,君王何事不分香。庙堂别有非熊卜,昨日龙旗猎渭阳。
答吕秉之郎中
节俭何劳咏素丝,回仙声价重清时。思亲恋阙年年梦,蓟北江南处处诗。
着足龙门翻恨晚,低头东野未嫌迟。皇华四马叨同使,日夕应追骥尾驰。
夜宿黄塘舟中言怀 其二
独客忧长路,孤舟溯浅流。残灯江上梦,芳草雨中愁。
野火明山郭,寒更出驿楼。吟囊今易满,风景是诗钩。
过平刑关
平刑关上此经过,径路棱层绿过多。眼底有山皆峻峭,人间无地不风波。
马蹄退缩临危栈,雉子惊飞伏浅莎。欲勒纪行诗数首,不知崖石倩谁磨。
秋日会昌停行
终日肩舆不少停,一停过去一停迎。路盘青嶂顶头出,人在白云堆里行。
蔽日深林含宿霭,隔溪啼鸟弄春声。宦游奇绝此为冠,句不敲推信口成。
闺情复次前韵 其七
象床鸳被郁金香,人去天涯妾梦长。闻说狂夫有书信,起来颠倒着衣裳。
复次无题四首答李时荣黄门 其二
深院无春燕不来,罗帏日晚但蚊雷。金城路远书难寄,玉枕寒生梦易回。
归汉胡笳空写恨,伤秋纨扇独怜才。高楼极目相思阔,敢道芳心久已灰。
感事次江伯温韵
昨泛星槎归粤南,十年时事颇能谙。自从韩范归廊庙,边幅何人负重担。
悼亡二十五首 其十
死生难有再回身,更结来生未了因。
尽日伤心人不见,海棠风外独沾巾。
次林司训赠行韵
不用逢人说独贤,酒杯诗卷亦神仙。幕天席地刘伶趣,爱国忧君杜子篇。
白水青山行客景,凄风淫雨早秋天。热官十载成何事,不及先生一冷毡。
次榆林驿壁韵
奔走十年名利场,云萍踪迹底须伤。谩怜西域张骞老,不效穷涂阮籍狂。
日落榆林堪驻马,曙分枫陛忆含香。吾儒事业随穷达,谁谓留侯独善藏。
闲坐书怀二首 其一
千年宇宙皆吾事,万里乾坤到处家。坐看满城弦管沸,松州犹未是天涯。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525篇诗文
竹枝词三首 其一
题宣府十五铺壁二绝 其一
次同寅陈吉夫雪诗韵四首 其四
闲居咏怀集陶二首 其二
寄妻父蒋先生四首 其一
和敖先生雪诗韵二首 其一
次顾太守思亲望乡诗韵二首 其一 思亲
悼亡二十五首 其四
约轩为余进士题二首 其二
闺情十绝次金诚之先生韵 其五
商妇词
海珠燕别联句并序
客怀三首 其三
闲思十首次代内赠韵 其五
次内翰王世赏见寄韵 其四
张飞庙
送萧宗鲁赴任二首 其二
寄李德馨同年
闺情复次前韵 其九
次顾别贺拟归韵四首 其三
永新谭节妇祠次姚大参韵
出塞曲八首 其四
同李总戎游大悲寺
永安道中
出塞曲八首 其一
闲居感兴六首 其三
送徐都堂诗
客中思亲八首 其六
次张绣衣用和述怀韵五首 其四
夜会联句
送王太仆卿
螺川舟中与世赏内翰小酌联句三首 其一
客怀三首 其二
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 其十九
出塞曲八首 其三
丑女怨
宿应州公馆
宫词十首 其二
次郑侍御从俭见寄韵
玉溪书楼次太守顾天锡韵
客中长至感怀二首 其一
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 其九
寄桐庐尹何汝玉
闺情复次前韵 其四
次杨景昌韵二首 其一
送周世祥致仕还乡
雩都舟中作
桃源分司次沈仲律先生题壁三首 其三
复次前韵 其十一
宫词十首 其四
宿偏桥驿
复次前韵 其六
桃源图二首为周惟中赋 其一
松州即事四十韵
次黄山谷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