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朱熹
端溪有潜虬,孕此金玉质。混沌一窍开,千年泻寒液。
公济惠山蔬四种并以佳篇来贶因次其韵 蕨
西山采蕨人,蓬首尚倾国。怀哉远莫致,引脰气已塞。
倾筐忽堕前,此意岂易得。良遇不可迟,枯筇有馀力。
温泉
夜闻择之诵师曾题画绝句遐想高致偶成小诗
一幅潇湘不易求,新诗谁遣送闲愁。遥知水远天长外,更有离骚极目秋。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敬夫有诗因次其韵
穿林踏雪觅钟声,景物逢迎步步新。随处留情随处乐,未妨聊作苦吟人。
风雪未已决策登山用敬夫春风楼韵
披风兰台宫,看雨百常观。安知此山云,对面隔霄汉。
群阴匝寰区,密雪渺天畔。峨峨雪中山,心眼悽欲断。
吾人爱奇赏,遽发临河叹。我知冱寒极,见晛今当泮。
不须疑吾言,第请视明旦。蜡屐得雁行,篮舆或鱼贯。
春日即事
郊园卉木丽,林塘烟水清。闲栖众累远,览物共关情。
憩树鸟啼幽,缘原草舒荣。悟悦心自遣,谁云非达生。
训蒙绝句 先难
为学须教效自形,但专一意使功深。哀哉狭隘频求效,仰止仁人后获心。
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 其二
十年寂寞抱遗经,圣路悠悠不计程。误子南来却空去,但将迂阔话平生。
奉陪彦集充父同游瑞岩谨次莆田使君留题之韵
踏破千林黄叶堆,林间台殿郁崔嵬。谷泉喷薄秋逾响,山翠空濛昼不开。
一壑祇今藏胜概,三生畴昔记曾来。解衣正作留连计,未许山灵便却回。
题尤溪宗室所藏二妃图 其二 湘君
夫君行不归,日夕空凝伫。目断九疑岑,回头泪如雨。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八 倦游
故人千里别,约我仍丹丘。云何一解散,书到令人愁。
此山岂不幽,何必赋远游。
芹溪九曲诗 其九
九曲悠悠景最幽,巉岩峡石束寒流。源深自是舟难到,更有龙池在上头。
题画
青鸾凌风翔,飞仙窈窕姿。高挹谢尘境,妙颜粲琼蕤。
登霞抗玉音,结雾吹参差。神钧舞空洞,玄露湛霄晖。
山中玉斧家,胡不一来嬉。真凡路一分,冥运千年期。
督役城楼
天高无游气,林景澹馀晖。感此霜露节,但伤风土非。
季秋时序温,百卉不复腓。祗役郊原上,暄风一吹衣。
仕身谅无补,课督渐饥羸。还忆故园日,策杖田中归。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 其四 吟哦室
蒲团竹几睡瞢腾,客问君今几折肱。身世两忘无可答,起寻诗句绕阶行。
训蒙绝句 三省二首 其一
曾子尚忧三者失,自言日致省身功。如何后学不深察,便欲传心一惟中。
忆斋中二首 其一
高斋一远眺,西南见秋山。景翳夕阴起,竹密幽禽还。
赏惬虑方融,理会心自闲。谁料今为客,寥落一窗间。
怀山田作二首 其二 梅花
冰溪流已咽,阴岭寒方结。忽值早梅春,未恐芳心歇。
的皪终自妍,殷勤为谁折。千里寄相思,相思政愁绝。
登罗汉峰
休暇曹事简,登高恣窥临。徜徉偶此地,旷望披尘襟。
落日瞰远郊,暮色生寒阴。欢娱未云已,更欲穷幽寻。
行披茂树尽,豁见沧溟深。恨无双飞翼,往诣蓬山岑。
天湖四乙丈坐间赏梅作送刘充甫平甫如豫章
竹外横枝老屈盘,冰壶遥夜玉窗寒。两公明日江南路,雪后园林子细看。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 其二
寄题李东老渊乎斋
次吕季克东堂九咏 其六 月台
寄谢刘彦集菖蒲之贶二首 其一
次韵择之舟中有作二首 其二
石子重兄示诗留别次韵为谢三首 其三
次子有闻捷韵四首 其四
答王无功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答择之
次韵傅丈武夷道中五绝句 其一
答袁机仲论启蒙
狮子峰
醉下祝融峰作
拟古八首 其六
次韵谢刘仲行惠笋二首 其一
刘平甫分惠水栀小诗为谢二首 其一
读书要三到
刘子澄远寄羊裘且有怀仁辅义之语戏成两绝为谢以发千里一笑 其一
祠事斋居听雨呈刘子晋
行视武夷精舍作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二
铅山立春六言二首 其二
仰思二首 其一
次韵潮州诗六首 濠上斋二首 其一
观祝孝友画卷为赋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五言四咏 其五
题刘平甫定庵五咏 其一 定庵
训蒙绝句 一贯
九曲棹曲
西源居士斸寄秋兰小诗为谢
德兴县叶元恺家题
次刘明远宋子飞反招隐韵二首 其一
赋归吾洞
云谷二十六咏 其五 莲沼
同张明府登凌风亭怀韩无咎
次韵择之夜宿进贤客舍
过盖竹作二首 其一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其一
次韵陈休斋莲华峰之作
石子重兄示诗留别次韵为谢三首 其二
秋月
奉答景仁老兄赠别之句
香茶供养黄檗长老悟公故人之塔并以小诗见意二首 其一
述怀
示四弟
次韵傅丈武夷道中五绝句 其二
训蒙绝句 唤醒
训蒙绝句 乐
武夷精舍杂咏 精舍
登閤皂山 其二
题刘平甫定庵五咏 其四 井泉
闻善决江河
题祝生画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五
寻白鹿洞故址爱其幽邃议复兴建感叹有作
读道书作六首 其五
夜雨二首 其二
感事有叹
白鹿洞书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