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宫词十首 其六

宫词十首 其六

明代 江源

长信多秋色,西风生翠罗。一年将尽夜,翠辇不曾过。

诗人江源的古诗

徐用美邀赏海棠次冯佩之韵二首 其二

明代 江源

坐对名花酌紫霞,不须歌吹起邻家。谩怜有谱传丞相,独怪无名到浣花。

雨湿胭脂娇欲滴,月低台榭影初斜。化工幻出天然色,中酒佳人未足誇。

闲居杂言集陶三十首并序 其十三

明代 江源

谓人最灵智,卫生每苦拙。鼎鼎百年内,了无一可悦。

郁孤台次诸公韵 其二

明代 江源

观风重上郁孤台,景物于人独快哉。万井烟花都是画,百年怀抱亦须开。

虎头城对崆峒秀,羊角水通章贡来。我趁公馀时一眺,壮观休道小蓬莱。

丙午岁正月七日李大参德馨邀余偕宪副冯佩之佥宪庄仪甫为同年会燕 ...

明代 江源

惜别琼林十八春,江楼复喜燕芳辰。开怀不厌金尊满,取乐何妨锦瑟频。

雨洗西山青历历,风生南浦绿粼粼。从今会合还公暇,同榜相看只四人。

次顾别贺拟归韵四首 其三

明代 江源

五羊城外泛归舟,知尔从今释百忧。千载喜逢明主圣,一官何事壮年休。

机关眼底应先识,进退胸中已熟筹。宦海不堪回首望,风波白尽几人头。

舟中閒书所见

明代 江源

扁舟今日安仁道,隔水人家半草庐。背日帆樯更远近,临风花竹半萧疏。

山童扫叶时煨芋,村妇烧灯夜捉鱼。无□□清堪短述,故教毛颖醉中书。

壬寅二月八日偕侍御刘朋节游月河寺联句 其三

明代 江源

徙倚□林共晚晴,顿忘朝市有肥轻。壁间惟有笼纱句,云外那闻振锡声。

方丈地飘花雨乱,博山香袅篆烟清。

等闲莫叹耽游宴,千古兰亭乐事并。

悼亡二十五首 其十

明代 江源

死生难有再回身,更结来生未了因。

尽日伤心人不见,海棠风外独沾巾。

漫兴三首复次前韵 其三

明代 江源

待漏长安拂曙行,十年京国记平生。联诗东署公霜韵,煮茗西怜借瓦铛。

身外功名须勇退,笑中刀剑最相倾。渊明亦是知几者,纲目书中看品评。

冬至遣怀次毕宗仁用老杜韵

明代 江源

长恨流光暗里催,又逢小至客边来。衰颜纵酒生春色,壮志忧时未死灰。

日影或遗南苑地,阳和不到北枝梅。柴桑老子何萧散,烂醉乾坤几万杯。

江行杂咏十首 其六

明代 江源

路长寄书少,水涸归舟迟。渔子团栾乐,焉知人别离。

宿山塘次题壁韵

明代 江源

驿馆寥寥半壁灯,可堪独坐想平生。恼人无赖狂风雨,羁我不闲虚利名。

旧事十年孤枕梦,新愁一种百虫声。客怀展转不成寐,又听边楼杀五更。

次童都堂韵又一首

明代 江源

两鬓如霜力未衰,又持黄纸到荒陲。马前落日穿林麓,暑后悲风断柳丝。

敢谓甲兵期小范,欲将农圃学樊迟。十年未献安边策,今日徒悬补衮思。

早朝六首 其二

明代 江源

万国圭璋捧赭袍,春云送色晓鸡号。

风传漏刻星河曙,云卷珠帘剑佩高。

金殿烟霞浮黼扆,羽林冠盖竖旌旄。

君臣契合同尧舜,池上于今有凤毛。

拟唐人四时宫词二十首次官汝清韵 其九

明代 江源

见说君王在雪宫,南风一曲彻遥空。更将无逸消长日,不管相如赋最工。

云山清乐卷为胡主事乃尊题

明代 江源

未及衰年便挂冠,先生原不负青山。长竿野艇江湖外,黄菊清樽杖履间。

童稚阶前调鹤舞,阿儿天上侍龙颜。科头熟睡三竿日,无梦市朝鸳鹭班。

复次前韵 其四

明代 江源

争得东风病骨肥,带围初减不胜衣。身轻不及衔泥燕,时向昭阳殿里飞。

答内赠次前韵

明代 江源

九重朝遣使边邮,敢谓贤劳万邮游。堂上蘋蘩须自荐,客边饥渴莫深忧。

长安儿女三秋别,明月关山两地愁。问我今宵何处宿,居庸关上自旄头。

咏龙眼

明代 江源

荔枝龙眼真并驱,大乔小乔两名姝。先生后生伯仲耳,胡为呼汝荔枝奴。

魏文珍异特有诏,君谟遗落不作图。秋风弱弱吹正熟,枝头万颗骊龙珠。

黄金包子乍擘破,容色莹洁滑腻肤。百果羞缩不敢前,玉液入口风味孤。

我欲荐之九重备玉食,又恐如汉十里一置,五里一堠,人马俱毙长安衢。

宁教置身炎州幽侧地,不与杨梅庐橘争献承明庐。

独不闻苏子当年有至论,蛮荒非汝辱,倖免妃子污。

至今为汝数传诵,千载一洗旁挺诬。

长安有狭邪行

明代 江源

大都有捷径,轩盖众若云。佩玉摇玲珑,罗绮相鲜新。

为问过者谁,云是诸贵人。杨李皆近臣,韩虢皆近亲。

金吾避驰道,御史回车轮。侯门闹如市,气势薰秋旻。

岂知终南隐,朴素先秦民。衡门足栖迟,义路良可遵。

荣辱了不知,理乱亦不闻。穷居三十载,高卧南山春。

江源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52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