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南北朝 江总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
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
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
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
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江总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译文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
传说合浦有一株杉树,随风远向北方洛阳飞。
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
胡马感北风尚知嘶鸣,南冠羁居却不能回归。
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
目送云彩向家乡飘去,离开琴弦手指仍自挥。
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
秋蓬飞荡失去原住所,光阴转芳草多次芳菲。
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长声叹息旅途关山月,风尘沾满天涯客子衣。

江总遇长安使寄裴尚书注释

裴尚书:裴忌,字无畏。陈宣帝时历位都官尚书。
“传闻” 两句:据晋刘欣期《兖州记》合浦东有一一杉树,叶落,随风入洛阳城内。
南冠: 夏秋楚人之冠。后来也作为远使或囚犯的代称。
“去云”两句:用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句意。

江总遇长安使寄裴尚书创作背景

  陈文帝天嘉四年(563),作者正流寓岭南,恰逢长安有使者至,便写此诗寄交在朝中任尚书的裴忌,表述了自己在异乡愁苦万端而急盼思归的心情。

江总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赏析

  起首两句是“兴”,即唤起。合浦(今属广东)指作者流寓之地,洛阳非实指,意思是合浦之杉叶尚能遥飞到洛阳,自己却流落异域,人不如叶。诗人知道岭南的杉叶飞到洛阳是不可信的,所以用“传闻”二字;然而愿望却在挑动诗人,并激发了诗人的想象力。虚幻与常识的起迭,失望与希望的对流,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在乱世尤其表现得突出,因而这两句也有它的社会内容。
  “北风”两句是对“传闻”两句的曲折承接,从南与北的地理的间隔上,又暗寓着南北朝在政治上的对立。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是诗人的迫切愿望,但国土的分裂使他无法实现这愿望,因而“南”、“北”这两个字,也成为诗人的敏感性的词眼。
  前四句是诗人的独白,五、六两句才转入赠诗的对象。诗人和长安使之间应当有对话的,却以目送手挥来代替。诗人要着重表达的是离别时的情绪。这两句原是化用嵇康赠人诗的句意,但加上“徒送”的“徒”,就加强了感伤的效果。江总原来也是以使臣身分而到岭南,这时眼睁睁地望着长安使从他身边离去,自己却仍然留滞着。一去一留,其中就有多多少少要说的话,如同小河下面的潜流。
 “秋蓬”句是比自己,“春草”句是说自己在客地已经度过几个春天。但春草的年年芳菲,徒然增添了自己的惆怅。《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唐代王维《送别》也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句,用意都有共通处。
  末两句以关山逗客子,以月光逗风尘:明月本是普照大地的,但对诗人来说,能够让光照到的也唯有衣衫上的风尘而已。
  全诗前八句用比喻,对仗也很工整,却不雕琢,这一方面固然表现出作者的才力,一方面也因作者是南朝后期的人,诗的格律正在逐渐趋向成孰稳定。

诗人江总的古诗

诒孔中丞奂诗

南北朝 江总

我行五岭表。
辞乡二十年。
闻莺欲动咏。
披雾即依然。
畴昔同寮宷。
今随年代改。
借问藏书处。
唯君故人在。
故人名宦高。
霜简肃权豪。
谁知怀九叹。
徒然泣二毛。
步出东郊望。
心游江海上。
遇物便今古。
何为不惆怅。
初晴原野开。
宿雨润条枚。
丛花曙从发。
一鸟雾中来。
淹留兰蕙苑。
吟啸芳菲晚。
忘怀静躁间。
自觉风尘远。
白社聊可依。
青山乍采薇。
钟牙乃得性。
语默岂同归。

明庆寺诗

南北朝 江总

十五诗书日。
六十轩冕年。
名山极历览。
胜地殊留连。
幽厓耸绝壁。
洞穴泻飞泉。
金河知证果。
石室乃安禅。
夜梵闻三界。
朝香彻九天。
山阶步皎月。
涧户听凉蝉。
市朝沾草露。
淮海作桑田。
何言望钟岭。
更复切秦川。

咏双阙诗

南北朝 江总

象阙连驰道。
天字照方疏。
刻凤栖清汉。
图龙入紫虚。
屡逢膏露洒。
几遇祥烟初。
竞言百尺丽。
宁方万丈余。

庚寅年二月十二日游虎丘山精舍诗

南北朝 江总

纵棹怜回曲。
寻山静见闻。
每从芳杜性。
须与俗人分。
贝塔涵流动。
花台偏领芬。
蒙茏出檐桂。
散漫绕牕云。
情幽岂狥物。
志远易惊羣。
何由狎鱼鸟。
不愿屈玄纁。

春夜山庭诗

南北朝 江总

春夜芳时晚。
幽庭野气深。
山疑刻削意。
树接纵横阴。
户对忘忧草。
池惊旅浴禽。
樽中良得性。
物外知余心。

夏日还山庭诗

南北朝 江总

独于幽栖地。
山庭暗女萝。
涧渍长低筱。
池开半卷荷。
野花朝暝落。
盘根岁月多。
停樽无赏慰。
狎鸟自经过。

游摄山栖霞寺诗

南北朝 江总

小序祯明元年太岁丁未四月十九日癸亥。
入摄山展慧布法师。
忆谢灵运集还故山入石壁中寻昙隆道人有诗一首十一韵。
今此拙作。
仍学康乐之体。
霡霂时雨霁。
清和孟夏肇。
栖宿绿野中。
登顿丹霞杪。
敬仰高人德。
抗志尘物表。
三空豁已悟。
万有一何小。
始从情所寄。
冥期谅不少。
荷衣步林泉。
麦气凉昏晓。
乘风面泠泠。
候月临皎皎。
烟崖憇古石。
云路排征鸟。
披径怜森沉。
攀条惜杳袅。
平生忘是非。
朽谢岂矜矫。
五凈自此涉。
六尘庶无扰。

营湼盘忏还涂作诗

南北朝 江总

小序祯明二年仲冬。
摄山栖霞寺布法师。
只尔待终。
余以此月十七日宿昔入山。
仰为师氏营湼盘忏。
还途有此作。
可否同一贯。
生死亦一条。
况期灭尽者。
岂是俗中要。
人道离羣怆。
冥期出世遥。
留连入涧曲。
宿昔陟岩椒。
石溜冰便断。
松霜日自销。
向崖云叆叇。
出谷雾飘飖。
勿言无大隐。
归来即市朝。

岁暮还宅诗

南北朝 江总

悒然想泉石。
驱驾出城台。
翫竹春前笋。
惊花雪后梅。
青山殊可对。
黄卷复时开。
长绳岂系日。
浊酒倾一杯。

赋得汎汎水中凫诗

南北朝 江总

归凫沸卉同,乱下芳塘中。出没时衔藻,飞鸣忽飏风。

浮深或不息,戏广若乘空。春鹦徒有赋,还笑在金笼。

摄官梁小庙诗

南北朝 江总

小序诗纪云。
梁有小庙。
太祖太夫人庙也。
非嫡故别立庙。
南史曰。
侯景寇建邺。
诏以总权兼太常卿守小庙。
畴昔游依所。
今日荐樱时。
宪章诚有革。
岁月遂难思。
故人独之子。
官联更在兹。
虚檐静暮雀。
洞户映光丝。
平生复能几。
语事必伤悲。

赋得三五明月满诗

南北朝 江总

三五兔辉成。
浮阴冷复轻。
只轮非战反。
团扇少歌声。
云前来往色。
水上动摇明。
况复高楼照。
何嗟揽不盈。

横吹曲

南北朝 江总

箫声凤台曲。
洞吹龙钟管。
镗{釒答}渔阳掺。
怨抑胡笳断。

别永新侯

南北朝 江总

送君张掖郡。
分悲函谷关。
欲知肠断绝。
浮云去不还。

妇病行

南北朝 江总

窈窕怀贞室。
风流挟琴妇。
唯将角枕卧。
自影啼妆久。
羞开翡翠帷。
懒对蒲萄酒。
深悲在缣素。
托意忘箕箒。
夫壻府中趋。
谁能大垂手。

入龙丘岩精舍诗

南北朝 江总

法堂犹集鴈。
仙竹几成龙。
聊承丹桂馥。
远视白云峰。
风牕穿石窦。
月牖拂霜松。
暗谷留征鸟。
空林彻夜钟。
阴崖未辨色。
叠树岂知重。
溘此哀时命。
吁嗟世不容。
无由访詹尹。
何去复何从。

并州羊肠坂诗

南北朝 江总

三春别帝乡,五月度羊肠。本畏车轮折,翻嗟马骨伤。

惊风起朔雁,落照尽胡桑。关山定何许,徒御惨悲凉。

赋得谒帝承明庐诗

南北朝 江总

雾开仁寿殿。
云绕承明庐。
轮停绀幰引。
马度红尘余。
香貂拜黻衮。
花绶拂玄除。
谒帝升清汉。
何殊入紫虚。

怨诗二首 其一

南北朝 江总

采桑归路河流深,忆昔相期柏树林。奈许新缣伤妾意,无由故剑动君心。

咏李诗

南北朝 江总

嘉树春风早。
春风花落新。
但见成蹊处。
几得正冠人。
当知露井侧。
复与夭桃邻。
江总

江总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7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