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

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

唐代 皎然

东林期隐吏,日月为虚盈。远望浮云隔,空怜定水清。
逍遥方外侣,荏苒府中情。渐听寒鞞发,渊渊在郡城。

诗人皎然的古诗

买药歌送杨山人

唐代 皎然

华阴少年何所希,欲饵丹砂化骨飞。江南药少淮南有,
暂别胥门上京口。京口斜通江水流,斐回应上青山头。
夜惊潮没鸬鹚堰,朝看日出芙蓉楼。摇荡春风乱帆影,
片云无数是扬州。扬州喧喧卖药市,浮俗无由识仙子。
河间姹女直千金,紫阳夫人服不死。吾于此道复何如,
昨朝新得蓬莱书。

晚春寻桃源观

唐代 皎然

武陵何处访仙乡,古观云根路已荒。细草拥坛人迹绝,
落花沈涧水流香。山深有雨寒犹在,松老无风韵亦长。
全觉此身离俗境,玄机亦可照迷方。

秋日毗陵南寺送潘述之扬州

唐代 皎然

孤客秋易伤,嘶蝉静仍续。佳晨蝉已屡,欢会常不足。
禅地非路岐,我心岂羁束。情生远别时,坐恨清景促。
望中千里隔,暮归西山曲。萧条月中道,彩蒨原上绿。
不见同心人,幽怀增踯躅。

答道素上人别

唐代 皎然

春色遍远道,寂寞闽中行。碧水何渺渺,白云亦英英。
离人不可望,日暮芳洲情。黄鹤有逸翮,翘首白云倾。
欲为山中侣,肯秘辽天声。蓝缕真子褐,葳蕤近臣缨。
以兹夺尔怀,常恐道不成。吾门弟子中,不减惠休名。
一性研已远,五言功更精。从君汗漫游,莫废学无生。
忍草肯摇落,禅枝不枯荣。采采慰长路,知吾心不轻。
幻情有去住,真性无离别。留取老桂枝,归来共攀折。

伏日就汤评事衡湖上避暑

唐代 皎然

大火方燥石,停云昼亦收。将从赏心侣,寸景难远游。
拥几苦炎伏,出门望汀洲。回溪照轩宇,广陌临梧楸。
释闷命雅瑟,放情思乱流。更持无生论,可以清烦忧。

和阎士和李蕙冬夜重集

唐代 皎然

郡理日闲旷,洗心宿香峰。双林秋见月,万壑静闻钟。
珮玉行山翠,交麾动水容。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从。

南池杂咏五首。寒竹

唐代 皎然

袅袅孤生竹,独立山中雪。苍翠摇动风,婵娟带寒月。
狂花不相似,还共凌冬发。

赤松(一作赤松涧)

唐代 皎然

缘岸蒙笼出见天,晴沙沥沥水溅溅。
何处羽人长洗药,残花无数逐流泉。

酬元主簿子球别赠

唐代 皎然

故人方远适,访我陈别情。此夜偶禅室,一言了无生。
览君缄中宝,如搴清玉瑛。胡为蕴高价,岁晚徒营营。
辞秩贫且病,何人见艰贞。出无黄金橐,空歌白苎行。
威迟策驽马,独望故关树。渺渺千里心,春风起中路。
近闻新拜命,鸾凤犹栖棘。劝君寄一枝,且养冥冥翼。
甘泉多竹花,明年待君食。

夏日集裴录事北亭避暑

唐代 皎然

前林夏雨歇,为我生凉风。一室烦暑外,众山清景中。
忘归亲野水,适性许云鸿。萧散都曹吏,还将静者同。

与邢端公李台题庭石联句

唐代 皎然

共题诗句遍,争坐藓文稀。(馀缺) ——皎然

访陆处士羽(一作访陆羽处士不遇)

唐代 皎然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送沙弥长文游京

唐代 皎然

白版年犹小,黄花褐已通。若为诗思逸,早欲似休公。
迈俗多真气,传家有素风。应须学心地,宗旨在关东。

妙喜寺逵公院赋得夜磬送吕评事

唐代 皎然

一磬寒山至,凝心转清越。细和虚籁尽,疏绕悬泉发。
在夜吟更长,停空韵难绝。幽僧悟深定,归客忘远别。
寂历无性中,真声何起灭。

送崔判官还扬子

唐代 皎然

轻传祗远役,依依下姑亭。秋声满杨柳,暮色绕郊坰.
烟水摇归思,山当楚驿青。

采实心竹杖寄赠李萼侍御

唐代 皎然

竹杖裁碧鲜,步林赏高直。实心去内矫,全节无外饰。
行药聊自持,扶危资尔力。初生在榛莽,孤秀岂封殖。
干雪不死枝,赠君期君识。

戏呈薛彝

唐代 皎然

山僧不厌野,才子会须狂。何处销君兴,春风摆绿杨。

晨登乐游原,望终南积雪

唐代 皎然

凌晨拥弊裘,径上古原头。雪霁山疑近,天高思若浮。
琼峰霁积翠,玉嶂掩飞流。曜彩含朝日,摇光夺寸眸。
寒空标瑞色,爽气袭皇州。清眺何人得,终当独再游。

答张乌程

唐代 皎然

莫道谪官无主人,秣陵才令日相亲。
前溪更有忘忧处,荷叶田田间白蘋.

同李著作纵题尘外上人院

唐代 皎然

百缘唯有什公瓶,万法但看一字经。从遣鸟喧心不动,
任教香醉境常冥。莲花天昼浮云卷,贝叶宫春好月停。
禅伴欲邀何著作,空音宜向夜中听。
皎然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449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