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金应澍
古往今来一局棋,悲欢离合解棋颐。英雄滚滚同归尽,天地悠悠无了时。
苍狗白云随处幻,红羊黑劫不胜悲。老夫八十年来事,感兴惟馀一卷诗。
寓迥龙里花木颇盛,诗以咏之
城市山林趣,萧森气象舒。晚风开茉莉,初日照芙蕖。
时和放翁句,犹能驎士书。何时故乡返,五亩更安居。
善化令盛朴人司马赓,元宵张灯,招饮赋谢
梓乡底事会群仙,报道新春月正圆。信得使君分鹤俸,却教元夜启华筵。
嘉宾贤主高千古,绿酒红灯又一年。我是白头湘上客,愧承礼意更缠绵。
十月寄粤东示儿子
一纸平安寄,依依别意深。青山游子路,白发老人心。
岭上梅频寄,樽中酒细斟。此行非得已,不必论升沈。
戊子四月蒙恩嘉奖建坊适大孙率曾孙航海来梧,赋诗志喜
重叠佳音乐不支,频传飞电到支涯。受恩垂老惭非分,为善无多贵及时。
薄海一家逢运会,同堂五世快期颐。南交正喜歌丰稔,好趁清和进酒卮。
丙子春日偶成
时向东皋策杖行,堂前日日酒杯倾。忽来粉蝶知花放,更听斑鸠唤午晴。
白发青衫仍故态,斜风细雨又清明。文章事业期儿辈,剩有新诗咏太平。
闰四月四日,儿子来湘省亲,八月三日返江右,诗以送之
七年父子苦离别,一朝相见各欢悦。严父翻作慈母心,依依膝下情弥切。
望汝功名且由后,骨肉何时长聚首。慨然东望歌式微,囊空欲归归不得。
我年六十汝三十,勉旃好把家声立。今尚穷愁各一方,汝在江右吾三湘。
湘水迢迢又送汝,挥手相看泪如雨。相看客邸太悤悤,何如前日不相逢。
相逢客邸情切切,如何今日又离别。
丁丑冬日偶成
菊傲霜天梅耐雪,也同松柏后凋看。始知晚节淩霜雪,莫羡春风放牡丹。
五月四日抵里喜赋七律四章 其一
说到归舆喜欲狂,青春作伴好狂乡。迢迢远客三千里,忽忽离家十二霜。
水涨湘江辞岳麓,云开庐阜下浔阳。船头一笑蒲帆驶,坐看金焦两点苍。
接林至山陆春岩大梁来书却寄二首 其一
握别俄惊十九年,梁园觞咏聚年仙。如云往事经千劫,望月他乡各一天。
同调何堪嗟契阔,衰年更觉意缠绵。春风万里来芳讯,喜极翻疑梦里传。
辛卯新正杂诗
树拥川原壮,花园廨宇宽。青山当户出,沧海上楼观。
五管游曾遍,三湘梦已阑。讼稀尘牍少,莱舞有馀欢。
赏菊二首 其二
帘捲西风日未曛,桐孙扶杖更曛曛。非徒晚节精神艳,也要平时灌溉勤。
恰值重阳供采撷,居然五色斗缤纷。年年幸遂乡园乐,介寿东篱几度醺。
辛未十月见燕感怀
何事小春燕,差池振羽翰。炎凉今已阅,兴替昔曾观。
江上家仍在,天涯岁欲阑。新巢知早就,待我聚团圞。
用孟襄阳春晓五截韵二首 其一
江南梦回晓,客似倦飞鸟。春水碧于油,底事归舟少。
奉家兄里门来书二首 其一
字字披肝意倍亲,开缄尚喜墨痕新。深规后辈谋偏远,勉绍先型志好伸。
千古功名犹易得,一家孝友最难真。渭阳忽忆平津馆,宅相还欣有替人。
春仲游南园至广雅书局访缪筱珊太史兼以送别,口占二首 其一
水石得幽趣,诗书发古香。杜陵开广厦,陆贾艳归装。
夜雨过花径,春风忆草堂。白头相送处,情话最难忘。
静坐偶得
四大皆空相,心清悟昨非。尘根谁解脱,方寸可皈依。
鉴水必于止,看云胡不归。吟诗爱摩诘,随处有禅机。
庚辰七十自述二首 其二
江乡六载息吾肩,开到荷花又一年。閒里有书供啸傲,老来无病即神仙。
趋庭梁苑怀前度,捧檄佗城隔远天。且喜桐孙都绕膝,碧筒介寿乐陶然。
用孟襄阳春晓五截韵二首 其二
地僻不知晓,起听枝头鸟。萧然别有天,闲庭人迹少。
己丑正月八日喜晴广州寓庐即事二首 其二
地北天南印雪泥,只今回首总相思。人生聚散原难定,世事炎凉本易知。
寄兴还凭一壶酒,感怀幸有百篇诗。故园松菊年年忆,偕隐归来好及时。
三月二十四日有怀作
回首趋庭日,祥光聚一门。春烟多翠色,夜雨长苔痕。
后起幸无恙,诒谋欣尚存。儿年刚六十,白发溯渊源。
金应澍
字晴初,号澹盦,谔子。著有澹盦自娱草,邑志传耆旧。► 80篇诗文
秋日偶成同蒋季莲广文
辛未元旦口占
八十自寿二首 其一
甲戌湘上即事
七月二十五日重过九留前附洋船曾泊于此
中秋夜泊襄阳
辛巳早春
接林至山陆春岩大梁来书却寄二首 其二
春仲游南园至广雅书局访缪筱珊太史兼以送别,口占二首 其二
初夏即事二首 其一
庚辰七十自述二首 其一
六月四日为余六十初度,魏盘仲刺史
登长沙城楼
雨中送儿子登舟
甲子三月朔日抵武昌微屙有感
除夕偶成二首 其一
别秋燕
乙酉七月初五抵苍梧
壬申元旦
己巳春日感怀
癸酉送陆存陔通守
丙戌仲春感赋
中秋前二日送别作
甲申秋日寄示儿子
丁卯早春
己巳元旦
祝黄素庵大令七十寿时己巳七月初五
己丑正月八日喜晴广州寓庐即事二首 其一
除夕偶成二首 其二
庚午正月十五
八十自寿二首 其二
赠果亭侄
五月十一日梧州大水,避居城楼
赤溪署作
戊辰春仲偶成
季夏携儿子游粤秀山,跻山响楼,谒三君祠,登天海澄清阁,遂入学 ...
赠季莲广文
秋夜途中望月
客邸纪怀
客中积思成梦诗以志之
丙寅重九清晓登岳麓
武昌舟次送友
春月久雨寒甚
新秋杂感
乙丑初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