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浑河即目

浑河即目

清代 缪公恩

漠漠青云掩赤霞,长河风急捲银花。空林落叶秋无主,一片残阳噪晚鸦。

诗人缪公恩的古诗

过十三山

清代 缪公恩

一鞭晓过锦川城,驴背风来料峭轻。吹尽暮云天宇净,十三山上月初明。

刘守愚先生自海上得奇石因纪古风八韵余既次和未尽所言复为长歌

清代 缪公恩

混沌既凿开㟏岈,不周山倒愁女娲。伟绩奏成馀残块,棋布山巅或水涯。

闾山趾有补天石,此石眷属应一家。谁知沦落在海澨,沐日浴月葆精华。

天风海涛作知己,藉以芳草见烟霞。天生灵物岂终隐,不使万古埋泥沙。

我有父执刘守愚,读书博物为通儒。暂去司铎驻锦水,遂以捧檄勘海隅。

平生好奇惯搜剔,披检荆棘穷崎岖。忽得此石拜且舞,呼兄呼丈载以车。

古苔斑剥土花润,鹧鸪点閒龙文纡。秦皇鞭迹殷馀血,望夫粉黛娇模糊。

形质兼备瘦皱透,上皇山石恐不如。忆昔汗漫杭一苇,半在吴头半楚尾。

金焦北固峙海门,烛目怪石比比是。猛兽奇鬼相攫拿,片云孤帆欲飞起。

泗滨石磬设堂皇,灵壁砚山置棐几。少年弃掷不知惜,念言回首徒然耳。

今读君诗忽神王,赓以短章意未畅。更因海峤忆经游,廿年尘迹空惆怅。

羡君得石良足多,神毫濡墨为长歌。胸无灵珠吻复拙,石乎石乎当奈何。

寄朝鲜李鲁山金清山高兼之诸君

清代 缪公恩

吟望东瀛璧月圆,诗成附鹤寄诸仙。开函应是才三月,忆别何期竟五年。

会有干旄联旧雨,宁无翰墨续前缘。尺书不尽相思意,珍重封题独惘然。

镜中菊影 其一

清代 缪公恩

谁移篱菊近妆台,高捲珠帘宝扇开。瘦影尽教归朗照,秋光收入座中来。

题晚径归樵

清代 缪公恩

一肩归自夕阳边,石磴云岑独往还。试望前村深树里,谁家犹有未炊烟。

寄怀友人

清代 缪公恩

碧空银汉锁天津,万里西风独惘神。愿诉愁心付明月,殷勤寄与倚栏人。

风定晚波平云去秋空净应有息机人独契林泉性

清代 缪公恩

雪冻山上云,雪埋山下路。空山寂无人,寻梅在何处。

叠前韵

清代 缪公恩

檐溜声中晓梦迷,青虹忽见远林西。残云翳日花光淡,宿雨凝烟树影低。

素壁行蜗新有篆,绿阶生藓净无泥。奚童为报山泉长,旧筑渔矶没入溪。

新秋偶吟

清代 缪公恩

大火西流暑渐收,忽惊节物又清秋。露蝉声咽风生柳,篱豆花开月满楼。

诗卷难传无限事,酒杯能遣几多愁。忽来数点潇潇雨,一片凉云淡不流。

忆渡太湖

清代 缪公恩

我亦扁舟汎五湖,芙蓉七十夜模糊。何时一问龙威洞,玉柱金庭事有无。

五月颇寒口号一绝

清代 缪公恩

五月居然未释裘,凄风细雨共飕飕。富春老子非多事,谁谓因名下钓钩。

寄尚铁峰 其三

清代 缪公恩

望子轺车秋复春,明蟾十五度如轮。如何学得东山卧,不向西南问故人。

书桃花扇传奇后 其二

清代 缪公恩

旧院长桥往事空,青山黄土梦魂中。南朝多少伤心事,付与桃花扇底风。

观表忠观碑

清代 缪公恩

保乂雄威著海涯,丰碑犹自锁烟霞。不知西子湖边树,可似当年陌上花。

登凤凰山远望大江

清代 缪公恩

凤凰山对凤凰台,曳屐攀援破台苔。长堑当年称地险,石门终古向天开。

孤帆云尽横江去,九镇春深细雨来。莫望长安愁日暮,乡关乘兴且徘徊。

水阁纳凉同董均可步管丈秋崖元韵

清代 缪公恩

一泓秋涨半池荷,小榭临流起荷波。水气潜随花气散,蝉声远杂树声多。

残霞影落连朱槛,新霁烟深锁翠萝。纳爽不知天竟晚,已看高阁转银河。

晓晴登辉山绝顶 其四

清代 缪公恩

零落林花万绿肥,青光相间瀑泉飞。仆夫劝我下山去,几度支筇未忍归。

岁暮南村归

清代 缪公恩

冈峦积素雪漫漫,古径凝冰策马难。得句欲吟吟不得,北风酸鼻逼人寒。

途间怀洪稚存书壁

清代 缪公恩

乡关迢递阻离思,冀马南风鸟北枝。嗟我又来黄叶路,忆君同听白杨时。

凉云落照三秋别,野草平沙万里悲。他日花骢重此过,休忘索和壁间诗。

悼亡绝句 其九

清代 缪公恩

剩粉零膏手泽新,青箱翠匣锁轻尘。最怜弱女偏珍惜,不肯开奁付与人。

缪公恩

缪公恩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302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