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缪公恩
微雪初晴下夕舂,薄寒渐减气和雍。虚阶土润轻尘少,小榻人閒倦态慵。
烟度柳丝风细细,冰消池水月溶溶。一瓯薄醉浑无事,卧听青云寺里钟。
寄尚铁峰 其三
望子轺车秋复春,明蟾十五度如轮。如何学得东山卧,不向西南问故人。
过东村
芳草沿溪一径斜,绿荫垂柳是谁家。重来不见桃源树,何处东风问落花。
抱关岭
冈峦磅礴复回环,石磴崚嶒未环扳。后所屏藩开巨镇,长城襟带拥雄关。
双溪夹绕奔沧海,一岭横盘锁乱山。故垒风云怀往事,尚教吟望壮衰颜。
静亭再从兄见有蜾蠃负螟蛉者为他蠃所夺此蠃飞鸣弃去似有所憾赋五 ...
螟蛉寄桑上,有蠃遥负归。他蠃夺之去,此蠃乃高飞。
鼓翼有怨声,其声一何悲。蠃兮子勿悲,其故子未思。
见夺因枝远,胡不谋近枝。蠃兮子勿悲,负子将何为。
此语似不情,此意深可思。不见梁间燕,待饲常呢呢。
一朝羽翼成,高举无归时。又不见雏鸡,逐群随伏雌。
爪距少健强,相对生睚眦。二者非假借,情态犹参差。
有子苟不肖,不如竟无之。慈乌天性少,反哺安可期。
蠃兮子勿悲,负子将何为。
送黎乐安归越南八首 其三
太和堂上正三春,把笔倾杯两意亲。毡笠羊裘心自远,知君不是等閒人。
雨晴同松坡步月河上
急雨初收暑气清,寺门新涨碧痕生。半规素月潭心落,中夜潜龙梦里惊。
细藻纵横迷树影,微风披拂起波声。老僧已入维摩定,一任禅镫暗复明。
图仕女晓绣因题
梁燕声催晓梦回,新妆绣幕宝奁开。閒将花鸟收针谱,春色都归指上来。
义门和即事诗次答
风流自是旧王家,促膝清言北斗斜。玉粒惭无香稻饭,竹炉赖有碧螺茶。
大能稽古从吾好,小不逢时漫自嗟。投我新诗盈卷轴,乱飞五色笔头花。
忆镇江府经历司署
几竿修竹绕吾庐,冷署无人静读书。昨日江船新下网,楝花风里上□鱼。
夜晴
濛濛如雾复如烟,滴沥声中夜不眠。忽被北风收拾去,碧空云净月当天。
春日漫成
天际云收日正晴,阶前花映纸晴明。欲沽春酒榆钱小,为绾东风柳线轻。
坐久忽看移树影,吟高偶觉和禽声。诗成浑未思工拙,不为閒争旦夕名。
阻风燕子矶
夜色凄其水气寒,怒潮风急拍天宽。可怜燕子矶头月,多少愁人倚棹看。
春晴兼忆倪李诸君
云破青霄作午晴,日光乍暖碎晴声。依依柳线迎风软,点点榆钱落地轻。
芳草迷空春欲暮,绿波隔浦水初平。故人一别无消息,可向辽东忆此情。
过易水
易水潇潇日夜流,霜锋未发一身休。可怜怒叱燕丹去,不及秦州乌白头。
书洪稚存近作后
乾坤大如此,晴雨又何奇。上下阅千古,荣枯任四时。
云空飞逸气,月皎见清思。燕赵吾桑梓,能歌慷慨词。
晓行蒲河道中
雪压征尘冷不飞,村墟处处闭柴扉。一鞭遥指辉山影,缥缈双峰锁翠微。
宿双峰寺
南峰烟接北峰阴,树影迎车暮色沈。夜磬一声闻梵贝,春潭千尺净尘心。
幻缘结梦何时醒,妙境宜人得契深。山月满窗清不寐,长吟无复睡魔侵。
秋夜独坐有怀三弟伟
凉云漠漠作清阴,静听閒庭众籁吟。落叶打窗秋渐老,疏钟敲梦漏初深。
燕台夜雪三年别,闽海西风万里心。为嘱冥鸿劳寄语,有人天末望乡音。
暮晴感怀
小院无尘静不哗,萧萧庭树集归鸦。乍开晴色收残雨,为捲西窗看落霞。
暮霭渐迷深径草,凉风欲老绕篱花。閒愁底事难驱遣,多是怀人感物华。
题张力庵崇川花谱吟 其二
旧事吟成枉断肠,平生我不诩情长。东风不管花开落,芳草连天自夕阳。
缪公恩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302篇诗文
立夏前偶成
过宿迁感怀二首 其一
满天星
次春日六韵
杏山
忆旧 其七
虞姬墓词
寄薛君公望
纂辑诗钞自识
凌晨出东门
万泉河登楼感兴
归自南村
镫下菊影 其三
昭君 其二
乞活城
谒和圣柳下惠墓
途中 其三
学廨漫吟 其一
题雁有怀舍弟 其二
平原吊颜鲁公 其二
归途度岁
都中晤洪稚存即留别 其二
题雁有怀舍弟 其一
途中 其二
北门晚步
怀李绮琴
永夜静坐颇得幽閒之趣因成二首 其一
多风漫吟
题落花蝴蝶
登辉山
题画蝶赠成丈宝林
寺中值雨 其二
得李鲁山金清山见和之作却答
途间怀洪稚存书壁
忆二陆故居
题晚径归樵
镜中菊影 其一
暮行山中
黄河待渡值重阳
太湖
刘守愚先生自海上得奇石因纪古风八韵余既次和未尽所言复为长歌
春夜漫吟
送黎乐安归越南八首 其八
官学斋前植柳
与从弟德基话旧
有怀 其二
寄答梁鹤庄 其四
芦洲独钓图
翁仲
浑河即目
风定晚波平云去秋空净应有息机人独契林泉性
斋中即事和上逵韵
送叶逸林南归写兰于扇赠之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