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图仕女晓绣因题

图仕女晓绣因题

清代 缪公恩

梁燕声催晓梦回,新妆绣幕宝奁开。閒将花鸟收针谱,春色都归指上来。

诗人缪公恩的古诗

万泉河纳凉 其二

清代 缪公恩

河上雨初过,风微起细波。徜徉不归去,为爱晚凉多。

忆镇江府经历司署

清代 缪公恩

几竿修竹绕吾庐,冷署无人静读书。昨日江船新下网,楝花风里上□鱼。

忆莫釐峰

清代 缪公恩

莫釐峰上倚朱阑,七十芙蓉照水寒。欲向鸱夷问西子,烟波无语绿迷漫。

忆亡内 其一

清代 缪公恩

人世春如梦,繁花依旧春。如何花满树,不见种花人。

刘守愚先生自海上得奇石因纪古风八韵余既次和未尽所言复为长歌

清代 缪公恩

混沌既凿开㟏岈,不周山倒愁女娲。伟绩奏成馀残块,棋布山巅或水涯。

闾山趾有补天石,此石眷属应一家。谁知沦落在海澨,沐日浴月葆精华。

天风海涛作知己,藉以芳草见烟霞。天生灵物岂终隐,不使万古埋泥沙。

我有父执刘守愚,读书博物为通儒。暂去司铎驻锦水,遂以捧檄勘海隅。

平生好奇惯搜剔,披检荆棘穷崎岖。忽得此石拜且舞,呼兄呼丈载以车。

古苔斑剥土花润,鹧鸪点閒龙文纡。秦皇鞭迹殷馀血,望夫粉黛娇模糊。

形质兼备瘦皱透,上皇山石恐不如。忆昔汗漫杭一苇,半在吴头半楚尾。

金焦北固峙海门,烛目怪石比比是。猛兽奇鬼相攫拿,片云孤帆欲飞起。

泗滨石磬设堂皇,灵壁砚山置棐几。少年弃掷不知惜,念言回首徒然耳。

今读君诗忽神王,赓以短章意未畅。更因海峤忆经游,廿年尘迹空惆怅。

羡君得石良足多,神毫濡墨为长歌。胸无灵珠吻复拙,石乎石乎当奈何。

昭君 其一

清代 缪公恩

莫嗟薄命事和戎,忍泪扶鞍出汉宫。长信月明清露冷,有人团扇泣秋风。

吊谷城项王冢

清代 缪公恩

谷城山下路苍苍,独对高峰吊愤王。当日拔山矜意气,祇今残陇牧牛羊。

风声悲似骓嘶月,岚色寒犹剑吐芒。空养全锋誇得鹿,长陵秋草几斜阳。

暮晴感怀

清代 缪公恩

小院无尘静不哗,萧萧庭树集归鸦。乍开晴色收残雨,为捲西窗看落霞。

暮霭渐迷深径草,凉风欲老绕篱花。閒愁底事难驱遣,多是怀人感物华。

五月颇寒口号一绝

清代 缪公恩

五月居然未释裘,凄风细雨共飕飕。富春老子非多事,谁谓因名下钓钩。

夜坐偶吟

清代 缪公恩

心境时光俱黯然,烧残银烛悄无眠。月沈庭树埋清影,风度茶炉散冷烟。

往事几经回短梦,旧愁仍逐入新年。凭谁为我销尘念,忽听疏钟落枕前。

夏昼 其一

清代 缪公恩

绿树垂垂覆草堂,隔帘花气袭人香。吟馀高卧天怀静,半榻清风午梦长。

忆旧 其四

清代 缪公恩

从来歌吹说维扬,我念琼花不再芳。今夜窗前看明月,却疑明月是雷塘。

悼亡绝句

清代 缪公恩

入厨洗手自三朝,病里羹犹手自调。为报慈帏增早膳,一时疴痛似全消。

多风漫吟

清代 缪公恩

愁绝芳林日日风,萧斋坐我寂寥中。捲帘懒向苔阶看,花雨平堆一寸红。

题张力庵崇川花谱吟 其二

清代 缪公恩

旧事吟成枉断肠,平生我不诩情长。东风不管花开落,芳草连天自夕阳。

哭林翁四首 其二

清代 缪公恩

寻山问水尚精神,矍铄哉翁近九旬。一笑掀髯心自得,不离奇处是天真。

秋暮怀洪稚存

清代 缪公恩

秋风何萧萧,木叶纷以飞。时序忽已更,缅彼百卉腓。

出步空庭前,残阳明短扉。俯仰空踟躇,悠然有所思。

故人久行役,乃在天之涯。忆昔大河边,行色共悽悽。

接谈倾盖间,遂订白首期。空山项王坟,荒草荀令碑。

白杨啸晚风,其声亦何悲。与子话平生,泣下各沾衣。

旅食黄金台,两度伤别离。子乃化鹏去,我还趋庭帏。

音问一以隔,闻入三秦畿。西北气候早,七月黄沙吹。

帷幕多凉风,夜深镫火微。愿言思故人,弹铗歌来归。

韶日

清代 缪公恩

霭霭和光景物韶,宜人为最是韶朝。垂杨枝共东风软,小沼冰随腊雪消。

瓦雀争鸣喧暖日,纸鸢得意入晴霄。化机活泼天怀畅,曳屐閒行过石桥。

哭寿安表弟

清代 缪公恩

霜落金台柿叶丹,秋镫相对夜初寒。君能身作芝兰客,我只竽吹苜蓿盘。

有母存孤生已幸,无儿承后死应难。空馀匣里端溪砚,鸲鹆双枯泪眼乾。

自遣 其一

清代 缪公恩

静中日月似年长,世事閒观淡欲忘。天地有情容我拙,春秋多暇为诗忙。

聊将薄俸谋甘旨,敢以疏材企栋梁。案上好书樽内酒,山园时荐野蔬香。

缪公恩

缪公恩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30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