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又一律

又一律

清代 缪公恩

峭壁起层层,凌空倚玉屏。荒台馀石镞,断塔咽风铃。

此日生春草,何年落大星。低徊无限意,惟有乱山青。

诗人缪公恩的古诗

夏日漫成

清代 缪公恩

茅亭窗外放新荷,小沼薰风起细波。赤日行空浑不识,垂杨满地绿阴多。

题晚径归樵

清代 缪公恩

一肩归自夕阳边,石磴云岑独往还。试望前村深树里,谁家犹有未炊烟。

悼亡绝句 其九

清代 缪公恩

剩粉零膏手泽新,青箱翠匣锁轻尘。最怜弱女偏珍惜,不肯开奁付与人。

题潇湘图

清代 缪公恩

篷窗镫火夜维舟,天水涵虚静不流。欲吊湘君何处是,几竿斑竹一湖秋。

叶本初同其仲兄济范没于海诗以哭之且慰其长兄济东 其三

清代 缪公恩

仲子温恭最象贤,李君尔雅更韶年。如何携手骑鲸去,同向三壶證水仙。

刘守愚先生自海上得奇石因纪古风八韵余既次和未尽所言复为长歌

清代 缪公恩

混沌既凿开㟏岈,不周山倒愁女娲。伟绩奏成馀残块,棋布山巅或水涯。

闾山趾有补天石,此石眷属应一家。谁知沦落在海澨,沐日浴月葆精华。

天风海涛作知己,藉以芳草见烟霞。天生灵物岂终隐,不使万古埋泥沙。

我有父执刘守愚,读书博物为通儒。暂去司铎驻锦水,遂以捧檄勘海隅。

平生好奇惯搜剔,披检荆棘穷崎岖。忽得此石拜且舞,呼兄呼丈载以车。

古苔斑剥土花润,鹧鸪点閒龙文纡。秦皇鞭迹殷馀血,望夫粉黛娇模糊。

形质兼备瘦皱透,上皇山石恐不如。忆昔汗漫杭一苇,半在吴头半楚尾。

金焦北固峙海门,烛目怪石比比是。猛兽奇鬼相攫拿,片云孤帆欲飞起。

泗滨石磬设堂皇,灵壁砚山置棐几。少年弃掷不知惜,念言回首徒然耳。

今读君诗忽神王,赓以短章意未畅。更因海峤忆经游,廿年尘迹空惆怅。

羡君得石良足多,神毫濡墨为长歌。胸无灵珠吻复拙,石乎石乎当奈何。

悼亡绝句 其七

清代 缪公恩

短梦初惊曙色微,半宵言笑是耶非。为怜弱质愁风露,月黑山深那得归。

秦邮寓中绝句 其三

清代 缪公恩

翘首西楼月又生,蛾眉七度对离情。不知此夜纤纤影,照到征人第几程。

春夜漫吟

清代 缪公恩

九十春光一月过,东园花信竟如何。层云不动天将雪,小沼初融水欲波。

剪烛无眠谋小醉,披书有契发长哦。不愁鬓发随时短,却喜推敲得句多。

粉针

清代 缪公恩

移得秋英傍绣床,鸳鸯剌罢理残妆。误将腻粉黏针线,挑出花心瓣瓣长。

镜中梅次张力庵韵

清代 缪公恩

馀雪侵窗独闭门,盆梅奁镜对黄昏。十分皎洁涵清照,一片虚灵浸冷魂。

姑射琼姿奔月窟,汉妃珠影落江村。传神已是含全像,莫认残妆半面痕。

梦洪大亮吉忆旧时同出此途感吟二首 其二

清代 缪公恩

万里何缘入梦中,照人颜色旧时同。醒来不是当年事,寒气侵衣起朔风。

叠前韵

清代 缪公恩

檐溜声中晓梦迷,青虹忽见远林西。残云翳日花光淡,宿雨凝烟树影低。

素壁行蜗新有篆,绿阶生藓净无泥。奚童为报山泉长,旧筑渔矶没入溪。

题画 其三 寻梅图

清代 缪公恩

寻春携侣问烟霞,蜡屐冲泥鸟道斜。笑指溪边深竹里,东风已绽一枝花。

怀芗坪三弟

清代 缪公恩

纸窗风瑟瑟,逼幕峭寒生。忽听中宵雁,深关万里情。

戍楼低晓月,画角动春城。吟望闽天远,凭谁问海程。

送叶逸林南归写兰于扇赠之 其一

清代 缪公恩

风尘弹指十年馀,秋月春花忆旧庐。沧海片帆君自去,故人萧索竟何如。

至双峰寺留宿 其一

清代 缪公恩

新雨湿柔沙,清溪绕岸斜。一轮残日影,几片远天霞。

薄霭生秋草,微风拂径花。牛羊归牧笛,散入野人家。

梦洪大亮吉忆旧时同出此途感吟二首 其一

清代 缪公恩

故人旌节驻黔中,十八年来事不同。今日重行黄叶路,愁人依旧白杨风。

长干曲 其一

清代 缪公恩

采莲清溪口,不似在横塘。相逢不相识,且莫诉中肠。

送别友人

清代 缪公恩

海风吹雨满山城,小艇蒲帆送客行。花落沙堤春草绿,水深野港暮潮平。

一樽酒尽难言别,千里人归太瘦生。北雁有书须远寄,莫教江树锁离情。

缪公恩

缪公恩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30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