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叶本初同其仲兄济范没于海诗以哭之且慰其长兄济东 其三

叶本初同其仲兄济范没于海诗以哭之且慰其长兄济东 其三

清代 缪公恩

仲子温恭最象贤,李君尔雅更韶年。如何携手骑鲸去,同向三壶證水仙。

诗人缪公恩的古诗

途间怀洪稚存书壁

清代 缪公恩

乡关迢递阻离思,冀马南风鸟北枝。嗟我又来黄叶路,忆君同听白杨时。

凉云落照三秋别,野草平沙万里悲。他日花骢重此过,休忘索和壁间诗。

江浦留别 其一

清代 缪公恩

浪游到处感离群,几度骊歌讵忍闻。十六年来犹故我,五千里外忆诸君。

白门望眼迷烟树,吴下愁心隔暮云。别绪匆匆吟不得,那堪红雨更纷纷。

书洪稚存近作后

清代 缪公恩

乾坤大如此,晴雨又何奇。上下阅千古,荣枯任四时。

云空飞逸气,月皎见清思。燕赵吾桑梓,能歌慷慨词。

雪兰

清代 缪公恩

风促同云捲雪狂,飘来兰畹压幽芳。素心本具冰霜操,飞向窗前作冷香。

宿双峰寺

清代 缪公恩

南峰烟接北峰阴,树影迎车暮色沈。夜磬一声闻梵贝,春潭千尺净尘心。

幻缘结梦何时醒,妙境宜人得契深。山月满窗清不寐,长吟无复睡魔侵。

黄河待渡值重阳

清代 缪公恩

待济长河古驿旁,舆夫报我是重阳。人争野渡秋烟冷,目极平沙岸草荒。

小市漫沽村酒薄,颓垣也有菊花香。长堤谁是登高伴,滚滚洪流望渺茫。

晓晴登辉山绝顶 其四

清代 缪公恩

零落林花万绿肥,青光相间瀑泉飞。仆夫劝我下山去,几度支筇未忍归。

早醒

清代 缪公恩

微醺醒后烬炉香,纸帐寒宵布香凉。岁逼常愁双鬓短,梦回不耐五更长。

欲教夜气涵天性,偏是诗魔扰睡乡。怪底冻鸡啼较早,误人颠倒著衣裳。

送周君敦庵 其一

清代 缪公恩

江绕青山山绕城,清溪古柳拂波平。河桥到处飘青幔,多少依依挽客情。

与从弟德基话旧

清代 缪公恩

瞬息韶华慨逝波,世情几许眼前过。也知名士尝题凤,不信书生解化鹅。

混俗祇今聊复尔,谋生到此竟如何。自来白发无公道,偏向愁人顶上多。

过东村

清代 缪公恩

芳草沿溪一径斜,绿荫垂柳是谁家。重来不见桃源树,何处东风问落花。

检张瀛客先生遗诗 其一

清代 缪公恩

断简离披剩一编,最怜窥豹未能全。白云化去缑山鹤,春露秋霜二十年。

哭林翁四首 其四

清代 缪公恩

理气真源已尽窥,惜乎宛转合时宜。金针未得斯人度,几卷残书付与谁。

归舍 其二

清代 缪公恩

长昼无人静闭门,雨馀庭树锁黄昏。月轮影落平池里,吟得新诗教小孙。

万泉河纳凉 其一

清代 缪公恩

水阔添新涨,沙平散晚烟。断云拖雨去,明月正当天。

永夜静坐颇得幽閒之趣因成二首 其一

清代 缪公恩

人愁冬夜寒,我爱冬夜永。尘事白昼纷,意念深宵静。

默默一编书,荧荧一镫影。无殊平旦时,令人发清省。

刘守愚先生自海上得奇石因纪古风八韵余既次和未尽所言复为长歌

清代 缪公恩

混沌既凿开㟏岈,不周山倒愁女娲。伟绩奏成馀残块,棋布山巅或水涯。

闾山趾有补天石,此石眷属应一家。谁知沦落在海澨,沐日浴月葆精华。

天风海涛作知己,藉以芳草见烟霞。天生灵物岂终隐,不使万古埋泥沙。

我有父执刘守愚,读书博物为通儒。暂去司铎驻锦水,遂以捧檄勘海隅。

平生好奇惯搜剔,披检荆棘穷崎岖。忽得此石拜且舞,呼兄呼丈载以车。

古苔斑剥土花润,鹧鸪点閒龙文纡。秦皇鞭迹殷馀血,望夫粉黛娇模糊。

形质兼备瘦皱透,上皇山石恐不如。忆昔汗漫杭一苇,半在吴头半楚尾。

金焦北固峙海门,烛目怪石比比是。猛兽奇鬼相攫拿,片云孤帆欲飞起。

泗滨石磬设堂皇,灵壁砚山置棐几。少年弃掷不知惜,念言回首徒然耳。

今读君诗忽神王,赓以短章意未畅。更因海峤忆经游,廿年尘迹空惆怅。

羡君得石良足多,神毫濡墨为长歌。胸无灵珠吻复拙,石乎石乎当奈何。

学廨漫吟 其二

清代 缪公恩

断云拖雨过高城,帘捲虚斋素壁明。绿树绕檐人寂寂,独凭小榻听禽声。

送黎乐安归越南八首 其八

清代 缪公恩

赠君玉玦当刀环,去去行旌大惠山。为嘱西风秋夜里,好吹清梦度榆关。

杏山

清代 缪公恩

牧马萧萧齧草芽,乱峰历历夕阳斜。气沈宝剑埋黄土,骨冷青燐走碧沙。

此日有人多击壤,当年何地不吹笳。春来犹见山前杏,笑向东风烂漫花。

缪公恩

缪公恩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30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