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六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六

宋代 孔平仲

解榻秋露悬,竹凉侵卧内。幽姿可时睹,密干叠苍翠。

况乃回风吹,低昂各有意。长啸一含情,洒落富清制。

诗人孔平仲的古诗

晚凉 其二

宋代 孔平仲

晚凉睡觉坐前轩,悄寂无人共语言。近见南山片云起,满塘荷叶雨声喧。

食冰

宋代 孔平仲

又见颁冰出,曾看白雪收。清辉分积玉,爽气忽高秋。

尽室虽同享,吾亲独异州。淮南地卑湿,安得代兰羞。

送周元翁赴省试

宋代 孔平仲

静如秋潭月,秀比玉山岑。濂溪比积善,遗泽乃在今。

一鸣先众人,再鸣慰我心。茁芽旧固好,浚养日愈深。

岁暮冰雪气,关山车马音。去者辙相结,岂止旅思侵。

期君贾馀勇,枭俊将成禽。策功居第一,受赏绾千金。

高堂迟捷布,华发正盈簪。

八音诗 其五

宋代 孔平仲

金弦调阴阳,诸公尽梁栋。石室校图书,英才皆屈宋。

丝侵鬓边发,濒老知无用。竹径理旧居,蔬畦阅新种。

匏刳以酌酒,自唱出歌送。土燥叶可收,水清鱼益众。

革屦随藜杖,徜徉步方纵。木末见栖鸦,暝归街鼓动。

送登州太守出城马上作

宋代 孔平仲

匆匆送客出城闉,霜意方高日渐醺。青嶂倚空先有雪,黄沙匝地半和云。

旌旗明灭随车远,鼓角悲凉隔水闻。正是无憀一回首,两行白马映红裙。

兄长寄五诗依韵和寄诗各有所怀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忆昔西寻山下园,芙蓉香里醉园然。幽篁迸笋无馀地,老木交阴不计年。

彻幕旋迎秦望雨,汎杯旁引鉴湖泉。旧游寂寞今谁到,应有秋苔长绿钱。

一胜篇

宋代 孔平仲

我与承君棋,结局赢一路。太多亦何用,停则无胜负。

天清与地宁,妙绝占此数。正如贾坚射,不中乃奇处。

郡集虎渡亭宾主十人 其一

宋代 孔平仲

筑馆当阳月,驱车及上旬。盈分车美酒,排旨聚佳宾。

阙里推高第,姬朝倚乱臣。全医参老手,驽驾望清尘。

佛地前缘旧,尧曦普照均。瀛洲何足羡,天日坐中人。

题清斯堂

宋代 孔平仲

河流与淮接,于此一堂成。水色已可爱,主人心更清。

鱼潜晚日静,柳落秋空明。本自无尘土,何须歌濯缨。

知郡太博临宴公宇诗以为谢唐林夫在席

宋代 孔平仲

眷深贤守已忘形,肯屈旌旗到小亭。坐有嘉宾仙骨秀,门无俗客暮山青。

荐樽施遣供蔬甲,秉烛相随看菊铃。欲识主人书馆淡,短檠灯火漆函经。

小庵初成奉酬元师

宋代 孔平仲

伐竹诛茅挂织蒲,半规小榻一方炉。不随健鹘摩空去,且免穷猿失木呼。

自有琴书增道气,别开世界在仙壶。幽人欲到知何意,若说真庵彼岂无。

酬聂察推

宋代 孔平仲

昔年随宦在筠阳,总角频趋数仞墙。绿水近经王俭府,锦衣今见买臣乡。

能谈旧事情何厚,忽枉新诗味更长。闾里优游正多暇,幸君时访读书堂。

郡集虎渡亭宾主十人 其四

宋代 孔平仲

盛比芳林会,欢非洛汭旬。国城推帅长,龟数集朋宾。

益一参卿列,增三补谏臣。天泉开象纬,日煇散光尘。

束帛蒙恩厚,玈弓校力均。论言虽幼学,柳恽实兼人。

寄孙元忠 其七

宋代 孔平仲

雄姿逸态何崷崒,自是君身有仙骨。彩服日向庭帏趋,百年未见欢娱毕。

拖玉腰金致主身,起居八座太夫人。尔家最近魁三象,文采风流今尚存。

咏无核红柿

宋代 孔平仲

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为柿已软美,嗟尔骨亦柔。

风霜变颜色,雨露加膏油。大哉造化心,于尔何绸缪。

荆筐载趋市,价贱良易求。剖心无所有,入口颇相投。

为栗外屈强,老者所不收。为枣中亦刚,饲儿戟其喉。

众言咀嚼快,惟尔无所忧。排罗置前列,圆熟当高秋。

且以悦一时,长久岂暇谋。咄哉溃烂速,弃掷将谁尤。

咏柁

宋代 孔平仲

厥初谁创物,似此亦难求。摆合千寻浪,回旋万斛舟。

行如一卧扇,力敌九氂牛。出没居相半,东西势自由。

高风当绝倚,浅濑亦徐收。轧轧微鸣晓,峨峨迥浸秋。

随湾掉转尾,避石掣开头。自有施功地,何尝厌下流。

八日

宋代 孔平仲

花下饮馀留晚辔,溪边行处把春衫。东风作恶波微起,不得移舟滴水岩。

月三章 其二

宋代 孔平仲

夜如何其月正美,起视万物如明水,山魈避人鬼火死。

中庭有客立不移,何暇眼力看箕尾。

有感时梦锡寻医而思求免官

宋代 孔平仲

去岁城门坐彻晚,前年火阁饭晚宵。当时已是嫌羁束,今日那堪转寂寥。

绿水红莲非旧客,清风明月想同寮。不知比我离高密,谁向长亭折柳条。

冬晓

宋代 孔平仲

城上犹吹角,官厅已罢更。粗疏知我性,懒惰亦人情。

入被严霜冷,横窗半月明。翻身更甘寝,鸡唱第三声。

孔平仲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